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成功不可复制议论文

关于成功不可复制议论文

关于成功不可复制议论文
百合花永远不会成为玫瑰,紫罗兰永远不会成为菊花。

自然界中,又有哪一种花能和
另一种花散发出同样的香气,长成一样的风姿呢?
每种花的香艳无法复制,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也无法复制。

人生各有不同,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都会有独领风骚的机会。

经过奋斗,有人
跳着芭蕾舞出名而走出欧洲;有人狂热地跳着伦巴,跳出了鹏程万里。

于是,立刻有些人
开始效仿,挤身芭蕾、伦巴之列,复制自己的人生的辉煌。

可结果呢?当鼓点响起,多少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多少人因为盲目的复制而迷失了
自己人生的航向?别人的成功,复制得来吗?
复制成功简直是痴心妄想,是海底捞月,是昙花一现,是镜花水月。

所以,我们应该在人生这个赛场上,找准自己正确的位置,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开辟
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不是极力地去效仿别人成功之道。

菲尔·奈特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因此踏响了自己的人生鼓点。

源源不断的烈焰般的
热忱,固若磐石的钢铁意志,终于在“后备箱式” 柜台上,奏响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凯歌。

李时珍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因此才能满怀豪情壮志,攀千山,涉万水,遍尝百草,最后心血凝成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试想,如果他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效仿他人,复制他人的成功,能有1000美元
起家缔造了百亿美元的体育王国的佳话和祖国医学界璀璨明珠的诞生?
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道理是同样的。

中国在腾飞,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事业繁花似锦,中国的
前景熠熠生辉。

然而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源于哪里?源于改革开放,源于我们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试想,如果我们效仿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能有今天举世瞩目的“可上九
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泱泱中华大国吗?
成功不可复制,我们每个人还是努力活好自己、做好自己。

用自己的奋斗汗水,实现
属于自己的成功。

复制成功者的成功经历,踏着成功者的脚印阔步前行,实现与成功者比肩之目标,或
许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然而,成功是否可以完全复制?他山之石是否真的可以攻玉?或许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人们只需沿袭前人成功的经历,那必然
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机
遇与挑战都是不尽相同的。

此时的客观环境非彼时所能企及,同样,彼时得天独厚地人文
优势也非此时所能重现。

故此,如若我们依旧不理会大环境的变化,忽略人与人之间性格
的迥异性,并继续一意孤行地简单复制前人的成功经历,那在行为方式上必然存有东施效
颦之嫌,在最终结果上也同样会犯南辕北辙之谬误。

前人的成功经历不可完全复制,但却能有所借鉴。

一个人的成功缘自于诸多因素的综
合作用,其中包括借鉴他人成功的部分经验。

借鉴不应来自于某一单独的个体,而是应该
集众家之所长。

但凡对我们进步有所帮助的“养料”,都不应予以轻易放弃。

纵然借鉴
他人的成功经验可减少我们前进途中的艰难险阻,但这种借鉴必须建立在有所选择的基础
之上。

盲目地照单全收,随意地全面肯定,这不但不能提升我们前进的速度,反倒会因
“水土不服”而打乱我们的既定“行程”。

带着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摒弃一切不必要的
盲目崇拜,最大限度地汲取众家之所长,同时坚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理念,那样
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他人的成功不可复制,那我们昔日的成功是否能够不断重现?对此,笔者所能给出的
答案必定是不能的,至少是不完全可以。

人类社会的进步缘自于不断地推陈出新,事物的
发展总是遵循着螺旋式上升之规律。

在此等情形下,人们往日的辉煌或已无法再次重复,
若想恢复昔日辉煌之情景,那就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水平,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

但很可惜,由于人性弱点使然,惰性、自以为是都将成为我们继续进步的主要绊脚石。

人们总喜欢陶醉于昔日成功喜悦之中,并竭力忘却那些失败的痛苦往事。

人们总会将偶而
的成功视作为至宝,并借此辉煌将自己包裹起来。

铭记成功,忘却失败,这只会使自己深
陷固步自封的泥潭久久无法自拔。

一味地否定客观存在的正确性,固执己见地坚持曾经屡
试屡错的错误方法,并不时专注于一切能够“东山再起”的机会,这都将导致错误的再度
重现。

树枝可以移植,成功也能复制吗?
当牛顿苹果树枝纷纷落户中国各大校园时,不知学子们是如何看待这些被精心培育的
小树苗们。

我想其中一定不乏带着戏谑态度的看客,他们嘲笑于那些流连在苹果树下异想天开的
人们。

而谁又知道也许他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他们带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通过效仿他人
的所作所为而获得成功,梦想着奇迹会同样出现在自己身上。

而最终这种流于表面而从未
吸取精髓的生搬硬套终究会以失败告终。

又不是所有人,被苹果砸到就能成为牛顿;又不是所有人,辞官归隐便可达到陶渊明
的豁达;又不是所有人,学习皱眉颦蹙就会成为西施。

这道理实在太浅显易懂。

但现在,
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成功的误区,怀抱着所谓的成功法则,踩着成功人士的脚印,小
心翼翼的向前迈进。

结果没有靠近理想,反而越走越远。

而现代人的复制成功的思想,也不仅仅源于自身。

而有时也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

因为太过快节奏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缺乏创新的思想,变成了只会复制粘贴麻木的傀儡,就连成功都有了所谓的法则,实在让人悲哀。

而我想,也会有一群人,在经过苹果树下时,也会驻足沉思。

他们不是在想何时才能被苹果砸到而成为牛顿,而是想到,为什么牛顿被苹果砸中后,可以有如此的探索精神,研究出万有引力。

他们也许会受到些许的鼓舞,会去稍稍领略到牛顿成功的精髓。

我想牛顿一定不是第一个被苹果砸到的人,而为什仅仅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我想差别便在于他义无反顾的探索精神。

而这正是现代年轻人所缺乏的。

我想这便是校长移植苹果树枝的初衷吧。

有位着名的企业家说:“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

”有位着名的人类学家说:“估量命运的秘诀就是不可估量。

”因为,我们总在不断的改变。

如果真能准确地预测未来,未来还有什么价值呢?我们所能吸取的只有成功人士身上和普通人不同的意志品质,要学会找出精髓而并不只是流于表面的完全照搬。

未来是一张白纸,任时间任意涂抹,我宁愿步行,也不会去坐火车、汽车。

我要任意遨游,不要有轨道,不要有道路。

要去追寻自己的天地而不是去跟随他人的脚步。

因为我明白,成功永远不可能被复制。

人生亦不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