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共有六大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必须在答题卷上写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B 11Ag 108 Cu 64一、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理论研究证明,未来元素周期表可容纳164种元素,能否将其填满,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极其艰苦的历程。

理论上164号、114号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根据你所学知识,下列有关预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164号元素是金属元素B.164号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其碱性比114号的强C.164号元素位于ⅣA族D.164号元素存在稳定的气态氢化物,且还原性比SiH4弱2.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B.H2SC.-CH3 D.NH4I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萃取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C.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D.酸式滴定管装入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蒸馏水润洗三次,不得用标准溶液润洗4.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B.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得1mol O2转移4 mol电子。

C.I L 0.1mol/L的FeCl3溶液中,H+的数目约为6.02×1015D. 7.8 g Na2O2固体中共含离子数目为0.4N A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Ⅰ:△H >0,P 2>P 1B .反应Ⅱ:△H >0,T 1<T 2C .反应Ⅲ:△H >0,T 2>T 1;或△H <0,T 2<T 1D .反应Ⅳ:△H <0,T 2>T 1 6.关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 13H 16B .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C .该有机物分子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D .该有机物分子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7、 已知化合物A (844H Si C )与立方烷(88H C )的分子结构相似,如图:则C 4Si 4H 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 、3B 、4C 、5D 、68.、经测定由C 3H 7OH 和C 6H 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A .78%B .22%C .14%D .13%二、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9.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0.16mol CO 2和3.6g 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炔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10.一种新型的净水剂聚合氯化铁铝,化学式为[AlFe(OH)n Cl 6-n ]m ,n<5,m<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下列有关聚合氯化铁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于净化水时,比用相同物质的量的氯化铝铁对水的pH 改变小B .其中的铁显+2价C .可看作是一定比例的氯化铁与氯化铝水解的中间产物D .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11.由一个氧原子,一个氮原子,7个氢原子和若干个碳原子组成的有机物,其碳原子的个数至少为A.2B.3 C.4D.512.常温下,取pH=2的两种二元酸H2A与H2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测得pH变化与加水稀释倍数有如图所示变化,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B.pH=4的NaHA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A2-)>c(H2A)>c(OH-)C.含NaHA、NaHB的混合液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2-)+c(HB-)+c(H2B)+c(B2-)D.Na2B的水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B2-)>c(OH-)>c(H+)13.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可用CO2来制备甲醇等物质。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能有效地减少CO2气体的排放。

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D.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以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14.硼氢化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燃料电池(DBFC), 由于具有比能量高、产物清洁无污染和燃料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9.5gNaBH4B.电极a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C.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D.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2H2O-8e-=BO2-+8H+15. PbO2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 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

反应中生成的O2 和Cl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分解释放O2后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 1:2:4混合的PbO2,Pb3O4,PbOB. 1:2混合的PbO2,Pb3O4C. 2:1:4混合的PbO2,Pb3O4,PbOD. 1:1混合的Pb3O4,PbO16.某工厂利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电路板,一实验小组对该厂生产电路后所得的废液进行分析。

取50.0 mL废液,向其中加入0.64 g Cu,金属铜全部溶解。

另取50.0 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析出沉淀43.05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Cu2+B. 该工厂原来使用的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 mol/LC. 若向500 mL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在标况下产生NO气体4.48 L,则原废液中Fe2+和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D. 可以使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该废液中是否含有Fe2+卷二17、(9分)(1) CH3COOH是一种弱酸,而氯乙酸(CH2ClCOOH)的酸性强于乙酸,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引电子基团,能使一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有的基团属斥电子基团,能减弱一OH上H原子的活性,这种作用称“诱导效应”。

由此可推断出:①HCOOH显酸性,H2O呈中性,是因为HCOOH中存在电子的基。

②CH3COOH酸性弱于HCOOH,是因为CH3COOH中存在电子的基。

③同温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2ClCH2COONa溶液的pH将比CH3CH2COONa溶液的pH(填“大”或“小”)。

(2)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氧化镍NiO晶体中就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缺陷:一个Ni2+空缺,另有两个Ni2+被两个Ni3+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此化合物中Ni和O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

某氧化镍样品组成中个数比Ni∶O=97∶100,①写出该氧化镍样品的化学式。

②试计算晶体中Ni2+与Ni3+的离子个数之比。

18.(10分)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绿色氧化剂。

(1)液态过氧化氢可微弱电离,得到两种等电子微粒。

请写出电离方程式(2)两个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的容器A和B,向A中加入少量MnO2;向B中加入H2SO4和足量MnO2。

充分反应后,B中放出气体的量是A中放出气体的2倍,写出A中的反应方程式写出B中的反应方程式(3)向盛有一定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用少量稀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滴加过程中的现象是:①浅绿色溶液变成深棕黄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是:②开始有少量气泡(O2)出现,片刻后反应变剧烈有大量气泡出现,请分析反应迅速加快的可能原因19.(12分)已知:CH2=CH-CH=CH2和CH3-CH=CH2分别可以写成:和;“双烯合成反应”又称为“Diels-Alder反应”,如:.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反应:,则物质A的结构式为:_____;在浓磷酸作用下,B与乙醇共热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2)在反应:中,D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高分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将物质E与过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3)和都是无色液体,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①银氨溶液、②淀粉溶液、③溴水、④酸性KMnO4溶液;(4)从现代化学观点看,“Diels-Alder反应”的优点是:_____.20(11分)化学兴趣小组使用下图装置,进行测定SO2转化成SO3的转化率的实验探究。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 ℃,沸点是44.8 ℃;发生装置中所涉及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 H2SO4(98%)= Na2SO4+ H2O + SO2↑(1)根据实验需要,应该在Ⅰ、Ⅱ、Ⅲ处连接合适的装置。

请从下图A~F装置中选择最适合装置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Ⅰ、Ⅱ、Ⅲ处连接的装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中在加热催化剂与滴加浓硫酸的顺序中,应采取的操作是。

(3)将SO2通入含1.5 mol氯酸(HClO3)的溶液中,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5×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尾端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5)用a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测得装置Ⅲ增重了b g,则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用含a、b的代数式填写)21.(12分) 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