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色(着色)工艺、阳极配槽及染料添加

染色(着色)工艺、阳极配槽及染料添加


④染色时间: 染色时间通常为5-15分钟,染 深色的时间宜长一些,如深色可延长 至30分钟,染色时间的长短,最好 依据所需色泽的深浅来决定,浅色一 般上色较快,染色时间过短不易控制, 因此可降低染料浓度,适当延长染色 时间,反之,深色产品应提高染料浓 度,以便提升生产效率,但又不可让 染色时间太短,所以合理的染色时间 应该根据经验试染后严格掌控。
3.有机染料染色条件的规范 ①染色溶液的浓度范围依据下列条件确 定(一般情况:浅色:0.1~1g/L
深色:2~5g/L 黑色:8~11g/L) A.依据阳极氧化膜的工艺条件(酸浓度、电 流密度和温度); B.氧化膜的种类; C.氧化膜的厚度; D.所需色泽的深浅度; E.所选染料的性质(染料本身的上色速度)
阳极配槽、染料添加 及染色(着色)工艺
备课:熊小云 讲师:熊小云 辅导:熊副理 日期:2008年5月28日
氧 化 膜 层
铝材基层 氧化膜结构示意图
一、染色对氧化膜的要求: 因为染色是在铝阳极氧化膜的膜孔 中进行的,一方面要求膜层具有足够的 孔隙率,另一方面要求膜孔内壁保持一 定的活性,所以不是所有的阳极氧化膜 都能染上合适的颜色,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1.铝在硫酸溶液中得到的阳极氧化膜无 色而多孔; 2.氧化膜层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应大于 7um),较薄的氧化膜只能染很浅的 颜色;
4.染色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工件经阳极氧化后必须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 特别是工件的狭缝、盲孔处,避免残留酸碱慢 慢冒出表面使染色发花; ②工件在阳极氧化清洗后,应该立即进行染色, 其时间间隔不可超过1小时,因氧化膜的吸附能 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会影响染色质量; ③染色时工件不可重叠,尤其是平面部位,否则 由于遮盖易形成阴阳面; ④装挂工件夹具的挂杆应绝缘,不可与槽体直接 接触,以免工件与不锈钢染槽产生电偶腐蚀;
二、着色(染色)的原理(机理) 1.有机染料染色机理: ①物理吸附:分子或离子以静电力方式的 吸附称为物理吸附。氧化膜的组成是非晶 态的氧化铝,上面生长着呈喇叭状向外张 开的多孔型结构,呈现出优良的物理吸附 性能当染料分子进入膜孔时,就被吸附在 孔壁上。 ②化学吸附:以化学力方式吸附的叫做化 学吸附。此时有机染料分子与氧化铝发生 了化学反应,由于化学结合而存在于膜孔 中。
另外还要依据生产效率、成本高低及对品质的 影响程度等来确定选择其合理的标准浓度。 ②染色液的温度 染色可冷染或热染,主要根据染料的性质 及工艺要求而定,通常有机染色液必须加热, 此时染色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一般控制 在50-70℃,温度太低,染色颜色浅,耐晒 度下降;温度太高时,在染色的同时还会发生 封孔效应,易使染色膜发花。 温度往往对染色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较 高的温度下获得最大的吸光值或最深的色调比 低温染色的时间要短得多,所以操作时最好采 用恒温控制。
六、染色不良问题发生的原因及改善方法
不良 现象 不 上 色 发生原因 1.染料已被分解 2.PH值太高 3.氧化膜太薄 4.放置时间过长 5.染料不当 1.氧化膜沾上油污脏物 2.染料成分太低 3.氧化膜太薄 4.工件松动和位置不当 5.着色液有油污 6.染料溶解不当 改善方法 1.调换染料 2.调整PH值 3.提高膜层厚度 4.及时染色 5.选用合适染料 1.加强防护措施 2.提高染料浓度 3.提高膜层厚度 4.夹紧工件,调正位置 5.调换着色液 6.改进染料溶解
1.色彩及色系: ①色彩可按有彩和无彩、暖色和冷色、有 光和无光区分如图:
暖 色 有 光 有 彩 冷 色 有 光 有 彩 / /
无 彩/无 光
/ /
②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 成红、橙、黄、绿、蓝、青、紫 在这七种颜色中,有三种是最基 本的,用任何其它颜色也调不出 来的色,红、黄、蓝三色,在色 彩学上称之为三原色,它们相互 调配能产生许多其它的色,故三 原色又被称之为一次色,原色具 有纯度高、鲜明的特点。
不良现象
发生原因
改善方法
染色表面 1.氧化膜质量不良 易擦掉 2.染色液温度低 3.氧化膜粗糙
1.重新氧化 2.提高染色液温度 3.氧化温度太高
1.染液浓度高 染色过暗 2.染色液温度高 3.染色时间过长
1.冲稀染液 2.降低温度 3.缩短时间
七、染液的维护与添加: 由于有杂质的污染是不可避免,又没有彻 底的解决方法,用了一段时间后,染料的 染色力就会下降。只有定期的添加染料和 部分的更新染料,才能使染液的色系相对 稳定,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一般要依照 现场货源和生产量进行适量添加,并且要 作好染液的维护。为了使染液有长的使用 寿命,下列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2.染色液的配置方法 ①先用少量热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调成糊状, 再取20倍量的热水,边搅拌边加入到糊状 染料内,必要时加热煮沸30分钟,直至完 全溶解为止,确定没有未溶的残余物后冷 却过滤,再加以纯水稀释,按规定用氨水 或醋酸调整染料PH,加温到所需温度, 经试染合格后方投入正规生产;
②配置染色液不能用硬水,因硬水中 含钙离子、镁离子和其它盐,另自来 水不适于用作配槽,因自来水中往往 混有磷酸盐、硅酸盐和氟化物,因此 倾向于生成络合物的离子易被氧化膜 吸附,即使浓度很低都会完全抑制上 色。
②选定染料进行调配拼色时应注意的事 项: A.必须用同一类型的染料来调配,只有 染料亲和力、扩散力、坚牢度、耐晒度 等性能相似的同一类染料拼色才能保证 良好的染色质量; B.拼色时,尽量选用双色调配,最多选 用三个染料调配,以免难于混匀,染料 成份不一致容易引起发生逃色等弊病。
五、有机染料染色液的配置及 其染料、染色的工艺规范: 1.有机染料染色的工艺流程: 前处理→阳极氧化→清洗→ 中和处理→清洗→染色→清洗 →封孔处理→烘干
部分 着不 上色 或颜 色浅
不良现象
发生原因
改善方法
染色后表 1.氧化膜孔内有水汽 面呈白色 2.返工件褪色液太浓 水雾状 3.返工件褪色时间太 长
1.染液PH值低 染色后发 2.清洗不良 花 3.染料溶解不完全 4.染液温度太高
1.甩去水汽 2.调整褪色液浓度 3.缩短褪色时间
1.调整PH值 2.加强清洗 3.加强染料溶解 4.降低染液温度
①、利用耐腐蚀的物料制造染色槽。 ②、宜利用纯水配槽。 ③、当槽液停止使用时,槽子要盖好。 ④、阳极氧化后要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污染染液。 ⑤、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染料要进行打风或其它 方式的搅拌,防止发霉。 ⑥、配槽时应立刻添加适量防腐(霉)剂。 ⑦、及时打捞掉槽的产品。 染料发霉处理方法: ①、用10微米的过滤布过滤染液。 ②、把染液加热到95-100℃时间大约是一小时。 ③、再次进行过滤。 ④、如有需要,调整PH值后再使用。
③染色溶液的PH值 PH值在染色过程中有两种影响: 一是对染料本身水溶的亲和性能影响很大; 二是对被染物氧化膜的表面性能有影响,染料 PH过高时(>8)可能会产生氢氧化物沉淀 , 填塞膜孔导致染色困难;PH过低(<4)会引 起膜层的溶蚀,染液最佳PH一般为5-6之间, 但部分染料PH要依据其特性,保持合适的PH 值范围,一般而言,PH值越高,上色越慢; PH值低,则上色较快,为了在染色生产时PH 不致变化太大,常常在染料中加入缓冲剂,一 般使用8g/L醋酸钠和0.4g/L的醋酸的混合液 来缓冲PH值,调整PH一般用醋酸和氨水;
③活性染料:又称反应染料。它由 反应性基团、染料母体和桥基三 部分组成,染料母体有偶氮、酞 菁结构,特点是色泽鲜艳、匀染 性好,耐晒度高。
四、色彩及色彩的组合与调配: 由于市售的各种染料品种不同, 色标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客户所需的颜色不可能用单一的一 种染料,就能染成满意的色彩,故 往往需要将染料合理调配或适宜的 色谱。 色调的调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 情,需要深刻了解色与光的关系, 并且还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
3.氧化膜应有一定的松孔和吸附性(故 硬质阳极氧化膜层以及铬酸常规氧化膜 层均不适于染色); 4.氧化膜层应完整、均匀、不应有划伤、 砂眼、点腐蚀等缺陷; 5.膜层本身具有合适的颜色,且没有金 相结构的差别,如晶粒大小不一或严重 偏析等。因此对铝合金材料也有一定的 要求。合金成分中硅、镁、锰、铁、铬 等含量过高时,往往会引起氧化膜暗哑, 则在染色时产生色调变化。
2.无机染料染色机理 无机染料染色通常在常温下进 行。染色时将氧化后的工件按照 一定的次序先浸渍在一种无机盐 溶液中,再依次浸入另一种无机 盐溶液中,使这些无机物在膜孔 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 有色化合物。如:氧化后的工件 先后经亚铁氰化钾与三氯化铁浸 泡,可得到蓝色的亚铁氰化铁。
三、染料的分类及染料的选择 1.染料的分类: ①有机染料有:酸性染料、碱 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 媒染染料、溶剂染料等 ②无机染料:采用化学药品之 间相互反应而得到色泽,
2.色彩及色系的调配: ①色彩(色系)组合的规律,如图:
原色(一次色) 红 间色(二次色) 复色(三次色) 橙
黄 绿

红 紫
黄 橙
黄灰 蓝灰 红灰
A.将三原色中的任何两色作等量 混合而产生的颜色称之为间色; 即橙、绿、紫,它们又被称为第二 次色,如橙=红+黄 绿=黄+蓝 紫=红+蓝
B原色和间色或两间色调配而产生 的颜色称为复色,复色是第三次 色,如橙黄(黄灰)=橙+绿 橙紫(红灰)=橙+紫 紫绿(蓝灰)=紫+绿 C补色/余色 三原色中的一原色与 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即互为 补色关系,互补的两色并列时相 互排斥对比强烈,色彩呈现跳跃 和鲜明的效果。
不良现象
发生原因
改善方法
1.氧化膜沾上灰尘 染色后有 2.染液内有不溶杂质 色点 3.氧化膜沾上酸或碱 43.氧化后工件放入清水槽 4.加强防护
1.调高PH值 2.提高氧化槽液温度等 3.延长染色时间 4.调整封孔槽PH值 5.延长封孔时间
1.染液PH值太低 染色后易 2.氧化膜孔隙小 变色 3.染色时间短 4.封孔槽PH值太低 5.封孔时间太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