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
耐久性
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姓名:杨光
摘要:
本文将要讨论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合耐久性问题而混凝土的强度又分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混凝土的耐久性又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本文从工程角度分析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问题,并总结提高其性能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水灰比,强度,耐久性,骨料,砂。

石,腐蚀,碱集反应
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过去为及时解决居住需要和促进工业生产,建造过不少质量不高的民用房屋和工业厂房。

结构设计虽然采用可靠度理论计算,实质上仅能满足安全可靠指标的要求,而对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考虑不足,且由于忽视维修保养,现有建筑物老化现象相当严重。

故在以后的建设中必须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正文: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集料、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而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是指结构在所使用的环境下,由
于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结构的长期演变,最终使混凝土丧失使用能力。

即所为的耐久性失效,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很多,有抗冻失效,碱-集料反应失效,化学腐蚀失效,钢筋锈蚀造成结构破坏等。

下面作具体分析。

一,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中的主要方法是
1.1水灰比和水泥的强度等级是决定混凝土的强度的主要因
素,水泥石混凝土中的活性因素,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在相同的情况下,水泥的强度越高,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

而同一种水泥,其强度则和水灰比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拌制混凝土时若水分过多,则在混凝土硬化过后,多余的水分参与在混凝土当中形成水泡和蒸发后形成气孔。

这将大大减少混凝土抵抗荷载的实际有小断面,并且可能在缝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显现,减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但是太小的水灰比又不便于泵送,而且可能已不能捣实而出现空隙,气氛等,同样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故而在制造混凝土时一定要注意要采用合适的水灰比,不能确定时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在重要的工程当中还了可以加入一定的硅粉用来改善混凝土的气孔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

1.2.另外也应该注意在再养护时候的湿度和其温度适宜也
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种主要方式,温度、湿度是通过对水泥水化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而起作用的。

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的水化作用引起的。

养护温度高可以增大初期水化速度,混凝土初期强度也高。

在养护温度较低时候,由于水化速度缓慢,具有充分的时
间去扩散,从而使水化物在水泥石中均匀的分布,有利于后期强度的发展。

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大部分结冰,水泥颗粒不能和冰发生化学反应混凝土强度停止发展。

湿度对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否正常进行有显著影响:湿度适中,水泥水化能顺利进行,使混凝土强度得到充分发展。

如果湿度不够,混凝土会失水干燥而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进行,甚至停止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为了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必须在成型后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1.3混凝土的强度还与骨料(砂,石)的表面积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中常常用到卵石之类的表面比较光滑的石料作为骨料,这样的石料是不便于骨料与水泥粘结的,在采用了表面比较粗糙的,而且多棱角的骨料过后可以改变粘结结构,使骨料与水泥更好地结合,从而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1.4.最后采用粗砂和细沙搭配使用和混凝土中要尽量减少针状和片状的颗粒出现,也是改变混凝土的强度的主要方法,因为在采用同一种沙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较大的间隙,减小了沙粒之间的密实度,而采用不同粗细的沙粒时,粗细可以相互填充,从而减小了沙粒之间的空隙,增加了水泥的密实度,使其强度增加,而症状和片状的颗粒承压能力弱很容易就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方法
2.1,要生产出好的耐久混凝土最重要的就少先必须要有那就性能较好的水泥,
2.2,适当控制孔结构,含气量,水灰比,混凝土的龄期,集料的孔隙率及其间的含水率等。

也是提高水泥耐久性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是通过影响混凝土的抗冻醒来影响耐久性的。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结构处于冰点以下环境时,部分混凝土内孔隙中和集料的孔隙率及其间的水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形成各种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混凝土的破坏。

混凝土发生冻融破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剥落,严重时可以露出石子。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和气泡含量多少密切相关。

而水灰比则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中间的气孔缝隙的。

所以适当的控制以上的各个因素对提高其抗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参入硅粉。

矿渣等来改变其气孔结构和与混凝土内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抗冻醒的目的。

2.3,避免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与集料中活性组分发生的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开裂,甚至破坏。

因反应的因素在混凝土内部,其危害作用往往是不能根冶的,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大隐患。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需具备三个条件,即有相当数量的碱,相应的活性集料,水份。

反应通常有三种类型:碱-硅酸反应,碱-碳酸盐反应,慢膨胀型碱-硅酸盐反应,所以在制作混凝土的时候应采用①尽量避免采用
活性集料。

②限制混凝土的碱含量;③掺用混合材。

等方式来避免碱-集料反应以达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目的。

2.4化学侵蚀当混凝土结构处在有侵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时,会引起水泥石发生一系列化学,物理与物化变化,而逐步受到侵蚀,严重的使水泥石强度降低,以至破坏。

因而在生产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颜料中所含有的钾钠氯离子的量,以避免在混凝土中放声反应而影响耐久性。

2.4减少钢筋的锈蚀以提高耐久性,钢筋的锈蚀,其一表现为钢筋在外部介质作用下发生电化反应,逐步生成氢氧化铁等即铁锈。

其二氯离子对钢筋表面钝化膜有特破坏作导致钢筋被破坏。

见效锈蚀常用的方法有环氧涂层钢筋,采用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工艺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环氧树脂防腐涂层,这种钢筋保护层能长期保护钢筋使其免遭腐蚀。

此外,在混凝土表面涂层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涂料应是耐碱、耐老化和与钢筋表面有良好附着性的材料。

还可掺加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率,特别是毛细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还可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耐锈钢筋、阻锈钢筋等。

2.5使用方面的因素。

有些旧建筑物已经使用好几十年了,已满足不了现代发展的使用要求,这些建筑物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中,由
于费用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单位往往忽视对建筑物早期的防腐处理和必要的维修加固,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总结:
从上述分析可知,利用合理的原料,以及混凝土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孔结构,密实度,还有制造混凝土时候的添加剂都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