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用绘图方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显微镜是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每位同学继续学习细胞的结构所必须掌握的;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操练才能熟练掌握。
为此在教学中,采取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检查,看操作是否规范,并检查是否调出清晰的物像,然后交换。
这样安排,每位学生可有4次甚至更多的操练机会,同时在检查伙伴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可以更快地掌握。
学生初学时用显微镜时,很容易一眼睁一眼闭,养成习惯后很难纠正。
所以在本节课学生操练过程中,教师反复提醒要求学生两眼睁开,调节清楚后,一眼观察,一眼画看到的物像,养成正确的习惯,为后续课程画细胞结构打基础。
学生绘画技术不平均,教师应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忠实的画出所看的物像,不要进行过多的修饰。
学生对于显微镜呈现特点较难理解,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体验到显微镜成倒像,之后教师设问引起学生注意、在观察中思考得出显微镜成倒像的特点。
通过用不同的目、物镜组合观察植物细胞装片,让学生练习计算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体验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个数大小的关系特点,然后经市通过提问、学生思考进行强化。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不规范操作很容易造成一起损坏。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规范操作;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把显微镜放回到箱中,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和遵守实验室纪律。
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建议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认识并熟记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及功能。
如果学生条件较好,可以补充介绍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显微镜成像特点。
如果可能可以提供一些显微镜的资料,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训练与评价
1)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2)能说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3)能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并记录所看到的内容
4)能说出显微镜的成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