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颅脑的影像解剖与常见变异PPT课件
颅脑的影像解剖与常见变异PPT课件
• 大脑镰 • 小脑幕
–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 保护脑组织
脑实质
• 端脑
– 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 间脑
– 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
• 脑干
– 中脑、脑桥、延髓
• 小脑
主要解剖标志
• 中央沟
– 脑凸面中部最深的脑沟,分 隔额、顶叶
– 有一条(中央后沟)或两条(中 央前、后沟)脑沟伴行
中央前回 宽而厚 躯体运动中 枢
• 腺垂体呈中等信号 • 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 垂体后叶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分泌颗粒
脑的正常解剖
• 海绵窦
– 垂体窝两侧,冠状面呈三角形 – 侧壁硬脑膜构成,平直或略凹 – 穿行第三、四对颅神经和第五对颅
神经的第一、二支。第六对颅神经 位于海绵窦腔内 – 海绵窦后界的重要解剖标志包括半 月神经节及Meckel’s腔
脑的正常解剖
• 胼胝体发育
–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压部进 行
–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往膝部
和/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脑的正常解剖
• 侧脑室
–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和 下角
–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 某些神经功能障碍时,铁的沉积与年龄不 符,可作为疾病的指征
脑的正常解剖
• 垂体
– 大小,高男性<7mm,生育期女性可达9.7mm – 形态,垂体上缘平直或微凹,垂体柄居中
• 垂体柄
– 正常直径<=4mm
– 常以与基底动脉比较判断,90%的正常人基底动脉比垂 体柄粗
脑的正常解剖
• 垂体
– MR矢状和冠状面显示垂体最佳 – 新生儿垂体T1WI高信号 – 成人
脑的正常解剖
• 侧脑室
– 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 部,向前经室间孔与第 三脑室脉络丛相连,向 后经三角区弯向下角
–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和 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 内无脉络丛
脑的正常解剖
• 透明隔
–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隔板两 外侧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脑室体部
–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隔间腔
中央后回 窄而薄 躯体感觉中 枢
主要解剖标志
• 外侧裂
– 冠状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上为 额叶,下为颞叶
•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内侧 为岛叶
• 半球纵裂
–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脑的正常解剖
• 额叶
–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 顶叶
–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 颞叶
– 外侧裂下方
• 枕叶
• 正常情况下,铁沉积增加导致在不同年龄 出现不同部位的不同程度低信号
– 苍白球 6个月
– 黑质网部 9-12个月
– 红核
18-24个月
– 齿状核 3-7岁
脑的正常解剖
• 铁沉积导致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在T2WI信 号明显丢失,表现为低信号, T1WI 不敏感
• MR显示铁沉积的能力直接与其浓度及主磁 场强度的平方有关
脑的正常变异
• Verga’s腔(第六脑室)
– 透明隔间腔向后续过室间孔,形成Verga’s腔, 又称第六脑室,为穹隆间腔。借穹隆柱与透明 隔间腔隔开。第五、六脑室常共同出现,并互 相连通
脑的正常变异
• 透明隔缺如
– 先天性发育不良eg.视-隔发育不良(MR冠状面 上的方形额角)
– 后天性长期脑积水的结果
脑的正常解剖
• 透明隔
–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的位 置有关。穹隆为后置位 时,透明隔最大;穹隆 为前置位时,透明隔最 小
脑的正常解剖
• 基底节
– 两侧大脑半球下部的灰质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豆状核
纹状体
屏状核 外囊和最外囊之间的细带状灰质
杏仁核 位于颞角顶,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脑的正常解剖
• 基底节信号与铁在核内的沉积有关
颅脑影像解剖与常见变异
• 叶城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 胡永胜
• 2017.11
头颅
• 颅外软组织
– 皮肤 – 浅筋膜 – 帽状腱膜 –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 颅骨外骨膜
头颅
• 颅腔
– 封闭的有限空间
• 颅底
– 颅腔与躯干骨的联结 – 神经和血管孔道
头颅
• 硬脑膜
– 脑膜的最外层,覆盖颅骨内板和颅底 –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密相连 – 最主要的两个折叠
•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半球相 应皮质区
•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 皮质下的各级中枢
脑的正常解剖
• 胼胝体
–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体嘴、 膝部、体部、压部
–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额钳 胼胝体膝部纤维弯向前, 连接两半球额叶皮质 枕钳 胝体压部纤维弯向后,连 接两半球颞叶、枕叶皮质 枕钳较额钳更大更分散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脑的正常变异
• 双侧侧脑室枕角不对称
脑的正常变异
• 枕大池和小脑上池大小的变异
鉴别小脑后部囊肿或Dandy-Walker综合征
– 大枕大池,枕大池良性扩大
• 小脑蚓部,四脑室,窦汇和直窦位置正常
–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 非交通性
• 蚓部和小脑正常但前移,四脑室受压(+/-),颅内板 可轻度内凹,窦汇和直窦抬高(+/-)
脑的正常变异
• 枕大池和小脑上池大小的变异
– Dandy-walker 畸形
• 蚓部发育不良,后颅窝囊肿与四脑室相通,四脑室 扩张,窦汇和直窦抬高,脑积水
– Dandy-walker 变异
• 不同程度的蚓部发育不良,四脑室扩张,后颅窝大 小正常,无脑积水
脑的正常变异
• 血管周围间隙
– 血管间隙周围脑组织萎缩,造成V-R间隙从潜 在间隙变成一充以脑脊液的间隙
– 多50岁以上,也可见于青年人,不要与腔隙性 梗塞或髓鞘发育不良和脱髓鞘疾病相混淆
–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脑的正常解剖
• 岛叶
–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 在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环绕扣带回、 海马旁回及钩,合称边缘叶
• 中央前、后回延伸至半球内侧面的部分称 中央旁小叶
脑的正常解剖
• 半卵圆中心
– 大脑半球中心卵圆形白质区, 由联络各脑部的有髓鞘纤维 组成
•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半球的 各皮质区
脑的正常变异
• 透明隔间腔(第五脑室)
– 两层透明间隔之间出现1.0mm或更宽的腔隙, 称透明隔间腔(cavum septi pellucidum, CSP)
– 前界胼胝体膝部,后界穹隆柱,上界胼胝体体 部,下界胼胝体嘴部和前联合
– 透明隔融合过程发育不良或内部的液体再吸收 不良所致,内部无室管膜,故不属脑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