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物实验~~核磁共振 实验数据处理

大物实验~~核磁共振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
谐振频率ν=9053MHz
2.用非逐点调谐法测出I-B曲线,计算B
∆和g因子
由上曲线可知:25.1r I A μ≈,315.0r B mT ≈
0I =
48.754.6
51.72
A A μμ+=(取两侧最大值的平均值) 利用公式:1/2002/()r r I I I I I =+,计算可得:1/2002/()33.79r r I I I I I A μ=+= 则由数据和图可知: 26
B mT ∆≈ 由公式 22B
r r B
g B g B μπν
πνγγμ==
=
及 可得, 查表知:226.58210MeV s -=⨯⋅,1115.78810B MeV T μ--=⨯⋅, 并且已求得9053MHz ν=,代入有:
622311
2905310 6.58210 2.05315.010 5.78810g π---⨯⨯⨯⨯==⨯⨯⨯
第二组数据如下 (反向由大到小测量) :
由上曲线可知:26.5r I A μ≈,308.0r B mT ≈
0I =
53.855.0
54.42
A A μμ+=(取两侧最大值的平均值) 利用公式:1/2002/()r r I I I I I =+,计算可得:1/2002/()35.70r r I I I I I A μ=+= 则由数据和图可知: 27
B mT ∆≈ 由公式 22B
r r B
g B g B μπν
πνγγμ==
=
及 可得, 查表知:226.58210MeV s -=⨯⋅,1115.78810B MeV T μ--=⨯⋅, 并且已求得9053MHz ν=,代入有:
622311
2905310 6.58210 2.10308.010 5.78810
g π---⨯⨯⨯⨯==⨯⨯⨯
由以上所得两组数据的结果求平均值得:
1
(2627)26.52
1
(2.05 2.10) 2.08
2
B T
g ∆=⨯+==⨯+=
下面将两个图放入一个中观察
由图像可知,上升与下降时的r B 不同,B ∆也有差别,下降阶段时的电流值要高于上升阶段的,实验存在一定误差。

(系列1为下降,系列2为上升)
3. 用示波器观察共振波形 图像如下所示:
谐振频率ν=9053MHz
实验总结:
本实验需要多次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很容易出错,因此需要格外的小心,还有本实验的成功的关键就是读微安表的读数,所以,读数时要非常的小心,读数时,要让指针的像与其影重合。

误差分析:
1. 本实验主要误差在于读微安表的示数,属主观误差,应尽量避免,且长时间读
数,也难免产生一定的误差;
2. 在作图求解B ∆和r B 时由于读数导致的误差,也属主观误差,应尽量避免;
3. 由仪器的自身精度和灵敏度也会导致部分误差,属客观误差。

思考题:
能否从实测结果曲线中,取曲线高度一半处对应的磁场差作为B ∆?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在实验时,通常不会采用逐点调谐的方法,而采用非逐点调谐, 所以曲线高度一半并非我们想要的数据.应当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公式为:
1/2002/()r r I I I I I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