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冯海燕《兰亭集序》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冯海燕《兰亭集序》


庄子在《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 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 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 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 ———(明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庄子在《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晋尚清谈,当时士大夫无不从风而靡,剽窃老庄唾 余,漠然无情,外其形骸,以仁义为土梗,名教为 桎梏,遂致风俗颓弊,国家败移。右军有心人也, 虽欲力肆抵排,而狂澜难挽。 ———(明清)林云铭《古文析义》
(1)“此处有崇山峻岭”原为“此处有峻岭” (2)“或因寄所托”原为“或外寄所托” (3)“向之所欣”原为“于今所欣” (4)“悲夫”原为“大可悲也” (5)“有感于斯文”原为“有感于斯作”
作:诏策、檄移、章表、奏启 文:诗骚、文赋、乐府、颂赞
内容
原文中的表现
特点 气候宜人, 温暖舒适 环境优美
解题
《兰亭集序》序作为文章的体裁,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 序, 一般是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 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或引导。赠序,始于唐朝,文人之间或以 言相赠,或表达离别时的情感,或因人立论,阐明某种观点,如 宋镰的《送东阳马生序》。 书序的“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 同“跋”(bá )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天气 地点
环境 目的 人物 活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会稽山阴之兰亭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修禊事
“ 修 禊 事
“禊”是一种祭祀礼仪,古时每年农历三 月初三这一天,男女老少到水边踏青游春, 祈福消灾。古代文人十分注重行修禊之礼。

内容
原文中的表现
生死观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本来把生和死同等看待就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妄造的。
生死有别
3、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 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 (徐干《室思》)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 (阮籍《咏怀》)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王勃《滕王阁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苏轼《前赤壁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1)“此处有崇山峻岭”原为“此处有峻岭” (2)“或因寄所托”原为“或外寄所托” (3)“向之所欣”原为“于今所欣” (4)“悲夫”原为“大可悲也” (5)“有感于斯文”原为“有感于斯作”
作:诏策、檄移、章表、奏启 文:诗骚、文赋、乐府、颂赞
成语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 丝竹管弦、天朗气清、放浪形骸、感慨系之、 情随事迁、世殊事异……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 冯海燕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 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 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 ,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 叹惜弥日。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 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 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 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外在世界流转不定,难 以持续,痛往事不在。来自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况”表示进一层的抒发情感。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而且最后都会归于消灭。
生命短暂有限,生死无常。
时代背景
“永和”是东晋穆帝年号。 永和元年至九年,社会动乱, 内忧外患;兵灾,地震,瘟 疫……天灾人祸,无时不在, “天下之士少有全者”。知 识分子普遍感到生命短暂、 无常和虚无。这种生命意识 也是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显 著特征。
特点 气候宜人, 温暖舒适 环境优美 欢欣和谐 德才兼备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天气 地点
环境 目的 人物 活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会稽山阴之兰亭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修禊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流觞曲水
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顺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 谁就来饮酒。这是古人很有趣的一种酒宴游戏。
内容
原文中的表现
特点 气候宜人, 温暖舒适 环境优美 欢欣和谐 德才兼备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
天气 地点
环境 目的 人物 活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会稽山阴之兰亭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修禊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高雅有趣
天时、地利、
《全晋文》所收王羲之的杂帖,有四十多通 都使用了“痛哉”、“悲夫”语义的词汇。 令王羲之痛心疾首的是中年丧子,玄之、官 奴先后夭折。其次是他的周嫂亡故,王羲之6 岁时,父亲下落不明,他在兄嫂的照顾中长 大。其嫂为汝南名族周嵩的女儿,非常贤惠, 待王羲之甚好。永和年间周嫂病死,王羲之 多次写道:“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面 对亲人的生死诀别,没有人能洒脱,虽阮籍 犹不能,况羲之乎?面对那种摧心断骨的悲 痛,他怎么相信生与死、长寿和夭折是一样 呢?)。

‖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 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 “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是东晋著 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集 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黄庭经》, 草书:《快雪时晴帖》。


(现浙江省 绍兴市)
岂不痛哉
异 夫人之相与,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俯仰一世。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静
躁 趣 舍 万 殊
相同点: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生感慨:时间易逝,快乐短暂
岂不痛哉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了,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 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 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 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 命的人。——罗曼· 罗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