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箱涵支架施工方案计划

箱涵支架施工方案计划

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二、箱涵支架搭设 (1)三、模板施工 (2)四、模板支架计算 (3)五、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13)六、文明施工措施 (16)七、应急响应预案 (17)附图:箱涵钢管支架布置图箱涵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箱涵位于广场路,位于桩号位置为K0+091.163,箱涵与道路中心线夹角为103度,箱涵平面为四边形,短边长11.8m,长边斜长为24.6m。

箱涵底板顶标高为-0.50m,顶板底标高为4.65m。

箱涵为单箱双室,单室净尺寸5.0*5.0m,箱涵主体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箱涵顶板、底板及侧壁厚度0.5m。

2、编制依据1、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桥梁工程》施工图2、国家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施工验收规范、规程。

3、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政策、法律法令、法规。

4、施工过程涉及相关的规范、标准条文。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5)《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规范》二、箱涵支架搭设(1)箱涵顶板底模、墙板侧模采用15mm厚木胶合板做面板,箱涵墙板模板支撑体系内(次)楞采用4cm×9cm方木,间距20cm、外(主)楞采用Φ48×3.5mm钢管及Φ14对拉螺栓,间距40×40cm。

,采用止水型对拉螺栓平衡侧模板受力。

在沉降缝(伸缩缝)处在砼中间用模板夹扎橡胶止水带,作为止水用,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模板安拆;(2)现浇箱涵顶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架,钢管采用φ48×3.5m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m,立杆的纵距 b=0.50m,立杆的横距l=0.50m,立杆的步距 h=1.2m。

纵、横向杆及立杆用扣件式钢管连接,支架纵横均按有关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横向在两端和中间各设一道,纵向两端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设每层水平杆各设一道。

距离地面不超过20cm设置纵横扫地杆。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三、模板施工1、模板安装技术要求1)模板安装前,应由测量放出底板和墙身的边线和中轴线,并用墨斗弹出边、轴墨线,放样后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安装模板;2)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3)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4)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检查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2、预留管道洞口模板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预留管道洞口模板安装,必须由测量人员放出预留洞口的标高,木工事先在模板画出预留洞口位置图,安装加固预留管道洞口模板必须准确、牢固。

预留管道洞口设置加强钢筋。

3、模板拆除技术措施1)模板拆除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建议,取得同意以后方能进行模板拆除。

2)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构件棱角为原则。

3)所有的悬挑的混凝土构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要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损坏模板以及混凝土表面。

四、模板支架计算1、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0.50;纵距(m):0.50;步距(m):1.2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0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5.00;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4).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90.00;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Φ48 × 3.5;5).顶板参数顶板的计算厚度(mm):500.00;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2、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100×1.52/6 = 37.5 cm3;I = 100×1.53/12 = 28.125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5×1+0.35×1 = 12.85 kN/m;(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q2 = 2.5×1= 2.5 kN/m;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其中:q=1.2×12.85+1.4×2.5= 18.92kN/m最大弯矩M=0.1×18.92×0.252= 0.118 kN·m;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18250/37500 = 3.153 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3.153 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挠度计算公式为其中q = 12.85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0.677×12.85×2504/(100×9500×28.125×104)=0.127 mm;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250/ 250=1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127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 1 mm,满足要求!3、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9×9/6 = 54 cm3;I=4×9×9×9/12 = 243 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25×0.25×0.5 = 3.125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25 = 0.088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p1 = 2.5×0.25 = 0.625 kN/m;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1.2 × (q1 + q2)+ 1.4 ×p1 = 1.2×(3.125 +0.088)+1.4×0.625 = 4.73 kN/m;最大弯矩 M = 0.125ql2 = 0.125×4.73×0.52 = 0.148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148×106/54000 = 2.737 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2.737 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 n<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25×4.73×0.5 = 1.478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1.478×103/(2 ×40×90) = 0.616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 = 1.4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0.616 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q1 + q2 = 3.212 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521×3.212×5004 /(100×9500×2430000)= 0.045 mm;最大允许挠度 [V]=500/ 250=2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45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2 mm,满足要求!4、托梁材料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采用:钢管:Φ48 × 3.5;W=10.16 cm3;I=24.38 cm4;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2.956 kN;托梁计算简图托梁计算弯矩图(kN·m)托梁计算变形图(mm)托梁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 max = 0.259 kN·m ;最大变形 V max = 0.084 mm ;最大支座力 Q max = 6.356 kN ;最大应力σ= 258731.018/10160 = 25.466 N/mm2;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5.466 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0.084mm 小于 5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5、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 G1 = 0.158×5 = 0.791 kN;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N G2 = 0.35×0.5×0.5 = 0.087 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 G3 = 25×0.5×0.5×0.5 = 3.125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N G2+N G3 = 4.003 kN;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2.5+2 ) ×0.5×0.5 = 1.125 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N = 1.2N G + 1.4N Q = 6.379 kN;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6.379 kN;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 cm2;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σ--------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按下式计算l0 = h+2a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01 m;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0 = h+2a = 1.2+0.01×2 = 1.22 m;L0/i = 1220 / 15.8 = 7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739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6378.6/(0.739×489) = 17.651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17.651 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下式计算l0 = k1k2(h+2a)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22 按照表2取值1.007 ;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 o = k1k2(h+2a) = 1.243×1.007×(1.2+0.01×2) = 1.527 m;L o/i = 1527.075 / 15.8 = 97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611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6378.6/(0.611×489) = 21.349N/mm2;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21.349 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