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殊储层测井解释8-储层定性评价
特殊储层测井解释8-储层定性评价
斯通利波以及纵、 横波全波列 变密度图像的干涉条纹特征
RFT-重复式地层测试器
MDT-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
利用斯通利波评价储层有效性图版
现场实例 凉东1-1井石炭系裂缝有效性评价
无效天然裂缝
现场实例 凉东1-1井石炭系裂缝有效性评价
有效天然裂缝
现场实例 渡1井飞仙关组裂缝有效性评价
有效天然裂缝
成像测井 资料可准 确地识别 诱导裂缝
钻井过程中由于钻具振动形
诱
成的机械破碎裂缝
导
裂
重泥浆与地应力不平衡性造 成的压裂缝
缝
应力释放裂缝
诱导裂缝特征
钻井过程中 由于钻具振 动形成的机 械破碎裂缝
它们十分微小且径向延伸很浅,这种裂缝 虽然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如FMI)图象 上有高电导的异常,但在径向探测深度较 大的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如ARI)图象 上却没有异常(或异常不明显)
应用微电阻率扫描(如FMI、EMI)和方位电阻率 成像(如ARI)相结合, 从裂缝在井壁上的形态 特征来评价裂缝的张开程度就要准确得多
用双侧向测井近视估算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通过FMI与ARI的比较来判断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用双侧向测井近视估算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探测 深度
浅侧向:3050cm
深 双 侧 向 和 ARI : 可达在2m以上
由于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因此 对测井信息的特征和数值均有较大影响
测井特征似裂缝性储层,不具备储渗能力
常见非均质 岩石构造
薄层状构造 豹斑状构造
眼球眼皮构造 燧石结核构造
薄层状构造
眼球眼皮状构造
燧石结核构造
豹斑状构造
特殊岩石构造识别成像测井特征
(a)薄层状构 (b) 眼球眼皮构造
(c) 燧石结核构造
天然裂缝因常遭溶蚀和褶皱的作用, 故裂缝面总不太规则, 且缝宽有较大 的变化;而诱导裂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 且缝宽变化很小
诱导裂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 测井电阻率下降不很明显
(a)机械破碎裂缝
(b)重泥浆压裂缝
(c)应力释放裂缝
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的鉴别
(d)天然裂缝
六、天然裂缝有效性评价
评价裂缝 有效性的 指标
干层
茅
含
口
气 层
组
能量几乎无衰减
能量衰减明显
气层
茅 口 组
苟3井综合测井曲线及斯通利波能量及波形、FMI成像图
思考题
1、碳酸盐岩剖面有哪些常见的非均质岩石构造? 测井特征如何? 2、常见的诱导裂缝有那几种 ?是如何产生的? 3、如何识别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 4、如何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 5、如何估算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裂缝的张开度 裂缝的径向延伸深度 裂缝的渗滤性
裂缝的 张开度 评价
裂缝的 径向延 伸深度 评价
用双侧向测井 的差异和电阻 率值定性描述, 再根据图版或 公式来求取张 开度。
但是该方法受到的影响因素 太多,如裂缝的产状,裂缝 的组合,储层的含流体性质, 泥浆的侵入特征等都将影响 计算的结果,因而误差很大, 用来评价其有效性的效果自 然就很差
(八)
思考题
1、碳酸盐岩剖面有哪些常见的非均质岩石构造? 测井特征如何? 2、常见的诱导裂缝有那几种 ?是如何产生的? 3、如何识别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 4、如何评价裂缝的有效性 ? 5、如何估算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第二节、裂缝型储层评价
四、 特殊岩石构造识别
均质岩 石构造
非均质岩 石构造
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对通常根据均匀、 对称的地层模型设计的测井仪器所测到的测 井信息没有额外的异常影响
ARI方位电阻率测井仪
是新一代的侧向测井仪,它围绕井眼进行定 向测量,同原来的侧向测井仪相比,具有更 高的分辨率
豹斑状构造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栖二 栖一A 栖一B
五、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的鉴别
1995.6.24 =1.82g/cm3
1995.6.18 清水泥浆
月诱
东导
3
井 压
压 裂
裂缝
漏的
失实
段例
1
诱
渡导 井裂
缝
1-1
诱 渡导 井裂
缝
在实际井剖面中,经常遇到一些 人工诱导裂缝。这些裂缝,延伸 深度很浅,没有储集意义,用常 规测井资料解释时,容易与天然 裂缝混淆,造成解释失误。
是从FMI图上确定是否为天然裂缝, 再从 ARI图上看这些裂缝还是否存在,不存在的 为无效裂缝,存在的为有效裂缝。
裂缝的渗滤性能综合地反映了裂缝的张开度、 径向延伸程度和彼此的连通情况,因此,渗滤性是 评价裂缝有效性最好的指标
裂缝的 渗滤性 能评价 手段
声波测井 RFT/MDT
斯通利波能量衰减 见P67
利用双侧向的差异 和绝对值,可近视 估算裂缝的径向延 伸深度
裂缝的径向延伸深度与电阻率的关系
裂缝径向延 伸情况
储渗意义
储渗意义
低孔灰岩 具有效孔灰岩
径向延伸 0.5~2.5m
无储渗意义
低孔灰岩 具有效孔灰岩
径向延伸大 于2.5m
有储渗意义
低孔灰岩
电阻率 深侧向Rd 浅侧向Rs 大于8000 大于3000 大于1000 大于1000 2000~8000 小于3000 小于1000 大于1000
重泥浆与地应 力不平衡性造 成的压裂缝
应力释放裂缝
径向延伸虽不像天然裂缝那样远,但张开 度和纵向延伸都可能较大
是一组接近平行的高角度裂缝, 且裂缝 面十分规则。在常规测井解释中,容易误 解释为低孔高角度裂缝性储层。
诱导裂缝 与天然裂 缝三点主 要区别
诱导裂缝是就地应力作用下即时产生的 裂缝,因此只与就地应力有密切的关系, 故排列整齐,规律性强;而天然裂缝常 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又遭地下水的溶 蚀与沉淀作用的改造,因而分布极不规 则
(d) 藻结核构造
四川非均匀岩石构造层的纵横向分布情况
燧石结核、条带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栖二 栖一A 栖一B
薄层状构造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栖二 栖一A 栖一B
眼皮眼球状构造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栖二 栖一A 栖一B
小于2000 大于1000
比值 Rd/Rs 小于5
5~11
小于5
比较FMI与ARI来判断裂缝的径向延伸情况
FMI的径向探测深度比ARI小得多
FMI可看到井壁上的全部裂缝,包括有效的和无效 的,而ARI则主要看到径向延伸在2m以上的裂缝
比较两者的图像或处理成果,就可估计裂缝的径向 延伸情况
具体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