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烘干机讲稿

毕业设计烘干机讲稿


八、支承装置
九、托轮窜动的分析
⑴两轮带加工有误差。两轮带在精加工时没有按照要求控制 好其内、外的同轴度,以及外径公差、厚度公差超过设计 要求。 ⑵轮带安装不正。烘干机在安装轮带时,轮带与筒体安装不 正,即轮带与筒体的同轴度以及两轮带平行度未达到设计 要求的误差控制要求。 ⑶轴承座安装、调整不到位。因为轴承座安装不到位,会造 成托轮不水平以及四托轮中心高度不一致。 ⑷托轮在轴上的定位不当或不到位。例如托轮与轴的联接太 松,或配合公差选择不当或配合加工误差超限;托轮与轴 的联接方式欠妥;等等。
十二、其它装置简介
密封装置、自动下料装置、齿轮罩和旋风收集器
十一、托轮在实际工作中调节方法
⑴托轮调整要根据筒体回转方向,调整托轮的中心线,采 取朝某一个方向同时歪斜托轮,与筒体中心线形成微小的 偏角(一般不大于0.5°,以免托轮磨成异形)产生螺旋向上 的推力,使其与筒体上下窜动力基本平衡,让筒体在相对 稳定的位置上运转,也就是轮带处于上、下挡轮之间自由 往复窜动。⑵当筒体向下移动时,将调节螺栓②拧紧一圈, 螺栓①松退一圈(注意一定要拧紧圈数与松退圈数相等), 筒体将停止下移;如果反过来向上移动时,则在托轮上加 液体润滑油,此时筒体将停止上移,如果仍然上移,则拧 紧螺栓①,松退螺栓②,筒体停止上移;如果反过来又下 移,则应将托轮上的润滑袖揩掉,必要时,重复前述方法, 直到不窜动为止。调节过程中,防止托轮向不同方向歪斜。
二、煤泥烘干机的结构
煤泥烘干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⒈热源系统 ⒉进料系统 ⒊输送系统 ⒋烘干系统 ⒌除尘系统 ⒍电器控制系统
三、煤泥烘干机工艺流程图
经烘干的煤泥效果图
煤泥烘干机工作原理简介
四、热源
新型卧式燃煤热风炉简介 为直接式高净化热风炉,采用燃料直接燃烧,经高净 化处理形成热风,而和物料直接接触加热干燥或烘烤 。其 特点: ①该种方法燃料的消耗量约比用蒸汽式或其他间接加 热器减少一半左右 ; ②供热温度高,加热范围广,热风温度可因需调节; 动控制; ⑥运行稳定,可靠。
五、打散装置及皮带输送装置
六、进料装置
煤泥烘干机的进料装置是由流量可控的料仓和阀门组 合而成,型号的规格依据烘干机正常工作情况下实际处理 能力(t/h)来合理选择。
七、传动装置
由于煤泥烘干机的转速较慢,本次设计的烘干机圆筒 转速为 3 r/min 。因而在电动机将转矩传给转筒时就必须进 行减速。减速的速比较大,电动机通过减速机输出轴上的 小齿轮经过一级开式齿轮传动之后,再传给装在筒体上的 大齿圈从而带动筒体转动。 因此本次设计采用常用的电动机-减速器-齿轮、齿圈-筒 体的传动系统。
科学技术学院
煤泥烘干机托轮及附件设计
一、煤泥烘干的意义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采,煤作为能源资源, 在工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开采过程中, 经过洗选,露天堆放,一部分煤被水冲走,经过沉淀形成 煤泥,这样造成了煤源的流失,同样这些煤泥回收再利用 的难度较大,煤泥烘干机的研发和生产,是对煤泥回收和 利用的最有效的办法。 煤泥干燥后经加工生产后形成工业型煤,可代替矿区 的部分自用煤,实现就地消化,既可节约能源、提高效益, 又可减少矿区的环境污染。
十、托轮窜动的解决措施
①严格控制轮带的精加工偏差。具体包括:轮带精加工后, 其内、外轮缘厚度控制不得小于设计尺寸的 95%或不得大 于设计尺寸的 110%;轮带内、外圆柱面的同轴度公差应 按 GB1184中 9级规定控制。 ②要注重轮带的安装质量,严格控制:轮带与筒体的同轴度 偏差在 1mm以内;两轮带的平行度偏差在 1.5mm以内。 1mm 1.5mm ③调整轴承座,使托轮中心线应平行于筒体中心线安装,平 行度公差控制在 0.1mm/m;同一组托轮轴承座的中心高度 应相等,偏差不得超过 0.lmm。 ④改变托轮在轴上的定位方式或配合公差,具体可采用:一 是增设轴向定位环;二是托轮与轴选用大过渡、小过盈的 配合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