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教案.ppt

《周易》教案.ppt

❖ 《说卦》总说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及其重叠推 衍成六十四卦的原理。并提出了“三才”说。
❖ 《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揭示诸卦 前后相承的意义。
❖ 《杂卦》杂论卦与卦之间的矛盾关系。
2、《周易》的一般概念和常识
(1)太极
《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宋代的
后天八卦图
《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 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 易传十翼七篇 彖[tuàn]辞(上下) 象辞(上下) 系辞(上下)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 《易经》和《易传》
❖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经”为源,“传”为流。 《经》和《传》 构成了通行本《周易》的基本内容。
——《四库总目提要》
❖ 周易的基本思想 1、阴阳相对 2、变化消长 3、推天道以明人事
❖ 《周易》的沿革 1、伏羲八卦 2、夏代《连山》易 3、商朝《归藏》 4、周朝“文王拘而演周易” 5、孔子做《易传》
1、《周易》产生的历史
❖ 《周礼·春官》记载,《易经》的三种形态,一曰夏《连山》; 二曰商《归藏》;三曰《周易》。
周文王
周公爻辞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 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 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 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 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 为上公,故称周公。“制礼作 乐”是周公为了周王朝长治久 安而采取的一项重要谋划。同 时。周公组织卜师为文王的八 卦加上爻辞,《周易》爻辞的 编撰体例为古歌词与占词相参 互,形象的表达吉凶,全经和 谐统一,浑然一体,引经据典, 真令人叹服。
❖ 第一:远古的伏羲做八卦;在远古时代,伏羲根 据他对自然界的理解,画出了八卦。
❖ 第二:进入夏朝以后,演变成《连山》易; ❖ 第三:进入商朝,演变成《归藏》; ❖ 第四:进入周朝,演变成《周易》,这就是《史
记》所说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卦辞乃文王作。 ❖ 第五:文王之子,周公做爻辞。 ❖ 第六,春秋时期,孔子和其门生做《易传》称
易学大师邵康节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 八。”一般来说,阴阳未分,即为太极。孔颖达疏: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 太一也。”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 1、黑白两鱼抱为一体乃阴阳二气氤氲之状; 2、此图式采取图形,表示阴阳又处于相互流转的过程,
用来相互推移或相互消长的过程; 3、此图式中,阴阳二鱼首尾环抱,又有阴阳互补之意,
❖ 由于《易经》文字简约古奥、晦涩难解,东 周以后逐渐出现了七种十篇对它的解说,称 为《易传》,也称《十翼》。 《易传》十篇:《彖传》(上、下)、《象 传》(上、下)、《系辞》(上、下)、 《说卦》、《杂卦》、《序卦》、《文言》。
❖ 《彖(tuan)》(上下)解释卦和卦辞,断定 卦和卦辞的基本观念。
❖ 大家熟悉的成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洗心革面,启蒙,文明,人文,文化,泰极否 来等等词汇都出自《周易》
❖ 一、《周易》简介
❖ 《周易》又称《易》,是一部古代占筮用书, 又是一部关于宇宙变化的古代哲学名著,汉 以后尊为《易经》,位列儒家群经之首。
❖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 三种《易》都是由八个基本卦组合成六十四卦。卦序有所不同。 《连山》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 《连山》。《归藏》的首卦是坤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 中”,故称作《归藏》。《周易》是以乾卦为首。
❖ 《连山》《归藏》早已失传。
易经
夏连山易 商归藏易 周易
《周易》产生的几个阶段
❖ 《象》(上下)解释卦爻的象征意义。解释 卦的象征意义称“大象。解释爻的象征意义 称“小象。《象》的思想主要包括政治、伦 理、人生修养等方面。
❖ 《系辞》(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属于总论性质,提炼了 《易经》的基本原理,将《易经》由卜筮上 升到哲学。
❖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将这 两卦的《彖》和《象》作进一步的推衍和解 说,着重阐扬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
《十翼》。
伏羲氏画八卦
伏羲,又称“包牺”,“羲皇”。 传说太昊伏羲氏是人类始祖。是距今 约1万年左右的人物,传说人类由他和 女娲为兄妹通婚而生。伏羲被列为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 十分显赫。据考证,我国公元前7河 伏7南 羲24淮 氏阳 画太 像昊伏羲陵 年~公元前5008年被称为伏羲时期, 据说伏羲氏,受到蜘蛛网的启发,曾 发明网罟(gǔ ),发明了陶埙(xūn,吹 奏乐器)和琴瑟礼乐,开创了渔猎文化, 龙文化,婚嫁文化,易卦文化,被专 家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 传说 二月十五日为伏羲生日,每年二月二 到三月三,在太昊陵都要举行庙会, 祭祀伏羲。
周易
《周易》前言
❖ 誉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大道之源”
❖ 世界最为智慧的书籍:一是中国的《周易》,二是印度 的《吠陀》;三是欧洲的《圣经》。
❖ 唐朝宰相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唐朝大医 学家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日本明治维 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黑 格尔也称“《易经》包含了中国人的智慧”……、
传为伏羲氏初画八卦 处之一。《周易•系 辞》:“古者包牺 (伏羲)氏之王天下 也,仰则观像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 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以通 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河南淮阳伏羲画卦台
《史记》“周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 前1117年)史称西伯,是商末周族的领 袖,他深得人民的拥戴。由此引起商王 纣的猜忌和不满,昏庸残暴的纣王听信 谗言,将姬昌囚禁于当时的国家监狱- -羑(you)里城。姬昌被囚后,殷纣 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 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 姬昌被囚禁7年,走出监狱大门时,周 文王已经是82岁的老人了。姬昌被囚禁 期间,经过他的悉心钻研,依据伏羲的 先天八卦演绎后天八卦,并演绎成六十 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系卦辞。人称 《周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