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 第一讲 职业伴随人生

1.1.1 第一讲 职业伴随人生


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
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表
时间 1945年 生产发展水平 二战前的十分之一
1958年 1962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世界第6位 世界第5位 世界第3位
世界第2位
(日本经济发展如此迅速,是和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
始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的。)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技能人才大 有作为
22
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
1.职业是个人实现其自身价值,体现其社会价 值的活动 2.职业可以不断促进个人自我完善
职业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满足个人谋生的需要; • 二是成为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 • 三是具有不断促进个人自我完善的作用。
思考
下班几小时了,李斌还在车间忙碌着。车间里 灯火通明,一字排开各种式样的数控机床,湛 蓝色的机床屏幕上跳跃着串串数据,多功能的 回转刀盘自动运转自如进出,粗糙的钢铁工件 被加工成闪亮的产品,像一件件玲珑剔透的工 艺品。厂工会主席姜锡荣指着李斌对记者说, 我们工厂真的离不开他。
20
第一次知道他的印象是跟广东省科技厅的几个领导吃饭,领导们说去魅族,看到一个 民工摸样的人,据说是JW,他们开始完全不敢相信,然后又评价他说不喜欢交际。 后来经过朋友介绍,JW找到我过去魅族聊天,第一次见到真人,在他的大办公室里, 他直接坐在边上茶几的地毯上对产品侃侃而谈,期间一个很青涩的设计师走进来,拿 了M8界面的一些样稿(设计稿,打印在A4纸上),JW立即对一些细节进行了纠正, 还一直跟我讨论细节。然后那个青涩的设计师就走出去了。随后又带我去看他们的韩 国的硬件设计师,还解释一些设计的细节。 一个下午过去,JW给我印象就是一个非常质朴的一个人。而且确实对手机产品非常 热爱,是一个执着地想要做出好手机的人,整个讨论的过程看,他非常和蔼和平和, 并非各位所说的偏执狂。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的划分,我国的职业分为8大类、66个 中类、413个小类,共计1838种。这8个 大类分别是:
职业的分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种类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服务业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军人 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 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 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 因此步履难免不 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 ,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 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 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 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 ,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 剩下的日 子 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 头,才想起自 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 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
让工厂离不开的是李斌精湛的技术和踏实的 为人。李斌的学历和技术水平起点并不高, 1980年从技校毕业进厂工作时,他是一名初级 技术工人。
凭着勤奋好学和刻苦肯钻的精神,3年学徒, 李斌掌握了金属切削加工全套技能;两次出 国培训,李斌掌握了运用数控机床的四大要 领;3年大专和3年大学学习,李斌奠定了扎 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 闯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李斌始终追踪着数 控机床行业的领先技术,在实践中钻研,在 钻研中提高,他在试制国际尖端产品、修正 国外机床偏差、提高产品加工数控化率和数 控机床由单机控制向集群管理发展等方面做 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12月,李斌光荣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
8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是 网络的时代……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领域在深 度和广度上也越来越拓展,社会分工越来越 细,现代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职业的发展趋势 1.职业的专业化:是指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 来越专,社会对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 越高。 2.职业的智能化: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单纯的 体力劳动比重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 4.职业的创新型:是指职业活动中越来越要求 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根据 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谱写新的人生
什么是职业呢?
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的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 对企业而言,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 和技术工人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 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李斌的事例,你认为成为技术人才的关 键要素是什么? 2.你对技术人才的价值是如何认识的?
1.以“十年后的今天”为题,说说自 己十年后的职业和生活境况。
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三大支柱 不可替代 2、现代职业发展趋势:专业化,智能化,复 合型,创新型 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 1、就业是谋生之本:职业的作用(P7三点) 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 (1)职业技能定义:P8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P9
补充资料
第一节 职业伴随人生
21
第一节 职业伴随人生
补充资料
关于黄章,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他拥有木 匠的手艺。据说,黄章家中的不少家具都由他 亲手打造,比如他曾自己购买木料,设计、并 手工刨制出一个电视柜。在不了解他的外人听 来,这就好比明熹宗朱由校的事迹一样疯狂。 这种家具的制造经验很自然地延续到手机设计 中。事实上,黄章一直扮演公司首席设计师的 角色,昨天的发布会上,“J.Wong 设计”甚 至成为招牌。在设计手机外形时,他会用他那 个打造家具的刨子打磨出很多个模具,从中选 择一个大小最合适手感最好的交给工程师,然 后工程师会按照这个木质模型打造一个钢质的 模具。魅族 MX 机身背部的倒角就是这样诞生 的,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倒角非常类似木质 椅子手工打磨的效果。 M9 和 MX 右上角都有一个“魅族”字样的小 篆印章 Logo,这个 Logo 正是由黄章亲自操 刀。据说,因为临时添加了这个设计,M9 的 发售一度被延期。
不久前,上海液压泵厂接到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 专用液压产品的订单,由于产品技术含量高,而厂里的加 工能力有限,打算把部分产品交外单位加工,但交货期和 质量又不敢保证。厂长一筹莫展之际,李斌主动揽下了活 。他一头钻进图纸,仔细研究,反复琢磨,排出了加工工 艺,编好了程序。试制阶段,李斌几天几夜没回家,哪里 有问题哪里解决,设备出了故障带头钻进去维修,终于交 出了一次校验成功的产品。用户代表赞叹:这样的工人, 是工厂的宝!
李斌从一个初级技工到数控技术专家,20多年来他经历 了企业亏损、结构调整、工厂搬迁等变动。面对国外公司 的诚意挽留,合资企业的高薪聘请等种种诱惑,李斌始终 不为所动,不断为企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作出自己的奉献 。多年来,李斌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等 各种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19项,但李斌依然保持了纯朴扎 实的作风,依然保持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本色,把一线生 产岗位作为事业来追求。
问题 • 1、什么原因促使你报考了技工 学校? • 2、你对跨出技师学院大门后的 打算?
•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 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 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 ,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 始爬楼梯。爬到20楼 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 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 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 松多了,继续向上爬。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 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 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 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 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 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 。"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 来到家门口兄弟俩 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 包包里了.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2、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
什么是职业教育?
• 简单地说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 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倾向,为从事 某一行业打下专业知识基础。普通教育是 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为目标的 ,具有 基础性和普及性。
现在大家选择了学技术,就是选择了 职业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学习生活, 也许有一些同学认为,上职业技术 学校没有出息,对通过职业教育能 否成才抱着怀疑的态度。那实际情 况是否是这样呢?
4、“油井女杰”束滨霞:中国 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采油高级技 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 技能大奖获得者。
5、“金牌工人”许振超:青岛港 前湾集装箱公司电动装卸机械司机 技师、电动装卸机械修理高级技师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6、“创新尖兵”罗东元:广东 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电工 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中 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3.职业的复合型:是指职业之间相互重叠、交叉。
职业的作用:
材料一:人活在世上,离不开衣、食、住 、行。为了获得这些生活必需品,就必须 劳动。因此,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 无不从事着各种不同的职业。 这说明了什么?
职业是个人自理和谋生的手段
第一节 职业伴随人生
材料二
2008年12月25日,在青岛港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 这个自2003年以来连续7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 码头上,员工们用效率、品牌、科技、流程挑战危机, 仅用2小时55分就完成了“地中海弗朗西斯卡”集装箱 班轮2581标准箱的装卸作业,创造了船时效率498自然 箱/小时的最新“振超效率”。振超团队第8次刷新了 集装箱装卸世界效率,船时效率提高超过50%,相当于 一般港口的两倍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振超团队屡破纪录背后 还有个非常值得思索的故事:在振超团队第三次打破 世界纪录以后,他们又反复测算业务流程和每一道工 序,发现以前买的两台设备和新购进的设备升起速度 慢了两秒。他们就从这两秒入手,把流程和速度重新 进行设置,最终,振超团队第四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正是这种不停钻研“更高、更快、更强”的劲头和实 际行动,为青岛港港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