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
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患者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规范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存放、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病区备用药品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
1.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且药品品质、有效期、适应症等应符合新的临床应用要求。
2.严格按照独立交叉核查机制,保证药品品种的相对独立和互不冲突。
3.制定科学合理的药品配备方案实行药品分类管理。
4.严格按药品存放期限进行管理,半年内未使用的药品应退回药库。
5.制作药品领用清单,每月对比清单与实际领用情况进行查对,对药品的领用情况及时跟踪,避免药品浪费。
四、职责分工
1.主治医师
负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认真审核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问题,并严格按规定使用药品。
2.护士
负责病区备用药品的领用、发放、储存、管理,按照领用单制定药品领用计划并进行记录。
保证药品在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阳光直射等因素的影响,保证药品储存环境的干燥、通风、阴凉、洁净。
3.药剂师
负责药品的检查、验收、储存和有效期的管控,做好药品管理的档案记录,及时统计并上报药品过期、失效等情况。
4.医务处
对病区药品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病区药品管理工作。
五、药品配备
根据病区的特殊需要和临床实际情况合理配备药品。
药品种类、规格、配备数量应考虑到病区日平均入院病人数、临床常见病种及其临床诊疗特点等因素,并结合近期医院决策的药品使用指导意见,周密梳理后实施。
六、药品管理
1.药品入库
药剂师负责对进货的药品进行检验,同时检查药品的标签、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有效期是否符合规定,并建立档案。
药品入库前需对药品瓶子、包装袋等进行
严格的清洁消毒处理,入库时标明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
效期、库存量、存放位置等信息。
2.药品分类管理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用途,分类存放并具体标识。
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药品应独立存放,分类存放在××柜,××箱内,使用前按常规程序验收,并登记领用记录。
3.药品领用
护士在领用前,应认真核对申请单和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是否相符,并在申请单上签名确认,按时领取、使用,并即使完成相关记录。
4.药品存放
药品存放应视药物特性而定,可分为:低温冷藏(2-8℃)、常温(15-25℃)
和普通贮存(防潮、避光、干燥、通风)。
在药品储存区内应设明显的禁止吸烟提示
牌和禁止带饮料、食品进入的标志。
5.药品过期及失效处理
药品过期及失效处理是严格的、高度良心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处理应从严、从实、从严格的角度加以解决。
药品过期或因其他原因而失效的情况,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
内进行审查整理,并根据规定进行处理,严禁使用。
七、检查与整改
每日检查药品的储存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八、制度的执行与纠错
凡违背本制度的规定,不履行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按菜鸟驿站有关规定予以追究责任,并视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
九、制度的实施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执行,有任何修改,以本单位领导会议的决定为准。
十、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任何修改以本单位领导会议的决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