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为学生打开了写作之门,是学生写作的奠基石,也是培养低年级儿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前,低年级的孩子在写话时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看图时没有一定的顺序,抓不住主要内容,常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细节描写,开头更是无从下笔,导致惧怕写话;其次写话时语无伦次,语言平淡,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迈好第一步呢?现就低年级写话的现状和一些经验总结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是写话的源头活水。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的要求。

由此可知激发写作兴趣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写话中语言平淡,缺乏想象和创造力。

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是缺乏语感的,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自然也就比较差。

我们低年级老师要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鼓励孩子大量阅读。

让阅读成为孩子乐于参与的事,让家长参与其中,还要给阅读一个美美的名字,如:我们给读书的时间取名“美好时光”、“探险书吧”等,让学生在愉快阅读。

同时,在班级开展各种促进学生阅读的活动。

“好文章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最适用于低年级学写话的孩子们。

我们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一方面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适时、真诚地给予学生鼓励。

老师对他们评价的真谛就是及时地发现和充满激励地肯定他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功,更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素材,给写话添砖加瓦。

如果说习作是一栋大楼的话,那么素材,就是这栋大楼的砖瓦了。

对于低年
级的学生来说,未认识的事物很多,教师就要采用各种形式让他们多多地认识事物。

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不同的事物,我们老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环境,组
织孩子们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有
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的“活水”,学生写出精彩的写话也“水到渠成”了。

1.
技巧,为写话锦上添花
(一)扣文眼,抓重点,把握写话方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图写话同样需要仔细审题。

通常在图下都会出示一段
说明的文字提示学生如何抓住重点,确定主题。

学生只有抓住了题目中的这些写
作要素,才能掌握好作文的方向。

可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观察图画时漫无目的、毫无顺序可言,把握不准重点要点,反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这就
需要我们花心思引导,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观察方法。

通常写话素材的画面有两种类型:叙事写人(或动物)的和写景状物。

给定
的画面是叙事写人(或动物)的,就要教会学生仔细观察人或动物的动作、神情,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定的画面是写景状物的,观察的侧重点则是
它们的外形、颜色等,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找出景或者物独有的特点。

在观察
画面时,有些画面中的细节也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

(二)启发思考,发挥想象,激活画面。

看图写话的素材给定的画面基本上都是生动形象,充满了童趣童味的,孩子
们对于画面上的内容也是一目了然,但是画面是静态的,学生要把静态的画面通
过语言文字转化成动态的。

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描绘画面上原有事物的特征,那
么画面上的人物动作、神情就不能呈现,画面上人或物的就不能形象鲜活起来的。

所以我们应当学生观察图画后,思考图画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再根据学生自身的
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丰富的想象,把画面上没有呈现出来,而又与之相关的内
容补白出来。

经过如此“包装”之后画面就“活”起来了,使画面中的人物不仅
仅有动作、神态,更有了精彩的语言,有了丰富的思想,自然画面内容也随之变
得丰盈起来,画面中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变得栩栩如生了。

启发学生思考,要应紧紧扣住图画所想表达的中心和主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合情合理。

第一,情景创设,让学生进入角色。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演示、生动有趣地讲故事,带着孩子们现场表演。

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中,引导
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想象,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说话。

这样,静止
的画面将向我们传递更加丰富的内容。

第二,丰满词句,让内容生动起来。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写出来的句子往往比较单调,不生动。

此时我们不妨让孩子多进行连词成句的训练。

小学阶段的看图写话
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做到:“眼中有画,心中有话。

”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画面,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时发挥想象,这样能写出生动活泼,富有创作性的写话。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低年级写话的最佳途
径还需继续探究与创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低年级写话增添一抹温情的色彩吧!
参考文献:
[1]应华琼《谈小学生作文训练》教育艺术2009年第五期
[2] 戴戋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段经验专辑》沾益教研室2006年
第1期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