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历史图表式教学法的应用

浅谈历史图表式教学法的应用

浅谈历史图表式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方式,除用口头语言外,还可利用文字、符号、图像等方式来传递。

用文字和各种符号组成的图示,也是一种认识工具。

图示法是表达科学概念,认识复杂问题是的一种辅助工具。

这种图示法,按教材的内容来设计,并用之于课堂教学,就是图表式教学法。

(一)
图表材料题首次出现在1986年高考试卷中,即要求学生理解和分析《清末时局图》。

1994年高考试题中用表格提供了明初耕地、人口、粮食增长史料以考查“明初的社会经济”。

在1996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三道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6条材料,其中的两条就是经济材料,而且46题以一表概括了全部信息,给历史试卷带来了清新“空气”和勃勃的“生机”。

也给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如何加强学生平时的图表式教学。

学生对待图表型材料解析题既“惊喜”又“担忧”。

“惊喜”的一方面是这种题型能创设情境。

使历史材料表达多样化。

图表式量化了历史材料,是经济信息的常用的载体。

另一方面是图表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提供信息,使材料趋向简单化。

高考试题大量引用图表材料,可以具体、直观地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历史的本质,往往能把庞杂的内容化繁为简,既能缩短历史试卷的长度,又大大减轻了考生的文字阅读量,有利于全方位考察学生各种能力。

“担忧”的是面对这种新的历史材料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据本人对本校参加96年高考的二十位优等生在这种题型上得分统计,总分20分中人平得分11.8分,最高17分,最低2分。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适应这种题型的能力差。

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历史教学中图表式教学方面的欠缺。

这些务必引起中学历史教学界同仁的重视和关注。

(二)
历史课中使用的图示有哪些?根据本人经验,借鉴同行的结论,可以列出下面几种图示样式:
(3)图解式图示:就是用图表式来表示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中有: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相邻关系、综合式图示、坐标式图示等多种形式。

图表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有三个明显的优点:第一,能较直观地体现出史实的纵横关系,使学生明白不可孤立地看待历史;第二,能较生动地再现历史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懂得不可静止地看待历史;第三,由于把知识图表化、形象化、系统化,方便了学生对史实的记忆。

基于对图示作用的这种认识,经过初步试验,我得出两点结论:(1)许多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只要善于设计,都可用图示表达出来;(2)图示法有利于概括问题、牢固记忆、增强兴趣、培养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个性的一种好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