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A任课教师个人情况简介(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排列)1.崔召磊, 出生于1981.04,山东莱州人, 201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 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极限理论及其在金融保险中的应用, 尤其关注于各种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个人本着认真做事, 诚恳做人的原则, 向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目标奋进.2.耿发展,男,1983年生,博士,副教授。
2009年3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逼近论,再生核空间数值分析,在国际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2009年4月进入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近两年先后讲授了《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C》、《线性代数》、《数值计算方法》、《科学与工程计算》课程,发表教学论文一篇。
3.顾建军,男,江苏扬州人,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讲师,江苏扬州人,2002年毕业于江苏大学理学院,2007年取得江苏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教学工作方面:2007年进校以来主要担任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C的教学工作,并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的学生辅导培训等相关工作;社会工作方面:2009年至今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工第二支部书记、应用数学学科秘书,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任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师范)主任。
2011年9月至今任公共数学教学部主任;学生工作方面:08年至今担任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082班班主任,所带班级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英语比赛等项目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科研工作方面:积极参加有四川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分别承办的三届“青年教师控制数学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参加本学院举办的方程讨论班,学习算子半群及其在控制论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并做了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主持校青年基金ky200910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1001034);获奖方面:2008年获得数学与统计学院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09年获得由江苏省数学学会举办的江苏省高校数学授课竞赛三等奖。
4.黄兴丰,男,1974年生,华东师范大学教学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2008年9月进入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近两年先后讲授了《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C》、《概率统计》、《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等多门课程。
5.姜伟,男,1976年1月生,汉族,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
1999年6月获苏州大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南昌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9月获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至今工作于常熟理工学院,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近世代数等课程,副教授职称;2009年1月任数学与统计学院基础数学教研室主任;2009年9月起任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系主任;2010-2011年度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作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李代数及顶点算子代数的结构与表示论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天元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已经撰写论文10余篇,其中在中国科学、数学物理学报、美国数学物理杂志发表论文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其它期刊数篇,主要参编教学参考书1部。
获得的荣誉:2008年10月成为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
先后成为或获得2009年度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8-2010年度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度苏州市自然科学论文奖三等奖、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6.季春燕,女,博士,1980年生,江苏常熟人。
2006年7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取得硕士学位,2011年7月取得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7月开始在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担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的教学。
曾获2007年院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
长期从事随机微分方程的研究工作,先后在《Automatica》、《J. Math. Anal. Appl.》、《Discrete Contin. Dyn.Syst.》、《J. Comput. Appl. Math.》、《Physica A》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12篇被SCI收录。
主持完成了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参加国家自然基金一项,教育部重点项目一项以及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
7.陆建明,男,江苏昆山人,1965年生,副教授,现任数学与统计学院统计系主任。
1987年参加工作,在本校工作时间将近25年。
本科南师大数学专业毕业,研究生苏大计算机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数学与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
业余爱好桥牌。
近几年主要讲授的课程:数学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计算机类,大学信息技术,Viusal Basic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辅助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等。
公选课,桥牌入门。
主要研究方向:中文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
发表论文近20来篇,参与翻译和编著计算机类的书籍六部近50多万字。
8.李军波,男,1979 年10 月生于山东安丘,2002 年本科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2005 年 3 月初自东南大学硕士毕业后来校工作,同年9 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8 年6 月博士毕业后回校工作任讲师至今。
在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学习并借鉴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认真负责,时刻勉励自己当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提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强调当代大学生当需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自己、设计自己的美好未来;开设过公选课《大学生励志成功学》,深谙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远大志向与理想抱负;担当数学与统计学院2012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软件设计方向班的班主任,愿与自己所带与所教的学生同发展、共进步。
9.李上钊,男,1982年9月出生,中国党员,讲师。
200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讲高等数学A、高等数学B、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是校重点建设学科“应用数学”学科组成员。
曾指导学生获江苏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省一等奖,参与江苏省近世代数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负责申报网站和课程网站建设并申报成功。
曾获中南大学奖学金一等奖、优秀硕士研究生,常熟理工学院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主要从事有限群与代数组合的研究,在《European Journal of Combinatorics》、《J_Jmath_EN》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1篇被SCI检索。
在教学上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坚持教学不脱离学生,坚持师生互动,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效果,通过每一堂课的学习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的“传道、授业、解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学生评语汇总:1、为人和蔼,喜欢接受学生的提问。
2、上课有意思有趣不错。
3、平易近人。
4、您很负责我很喜欢。
5、李老师全心全意地为我们着想,一定一级,顶级都可以啊。
6、课堂气氛好,为人亲切。
7、很有责任心,很负责,很好。
8、很好,教学轻松,方法得当。
9、对这位老师很满意。
10.李秀明,女,讲师,1982年9月生于江苏高邮,2007年12月毕业于江苏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于2008年4月到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
从教三年多来,主要担任理工科的高等数学A教学工作,所教学生也有五六百人之多。
还记得刚上讲台时的那份忐忑,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认真研读大纲,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精心准备。
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
遇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以什么方式来讲,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听得懂、听的高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对我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没有你们的配合和支持老师肯定得不到这样的成绩。
同时我对科学研究方面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三年来在英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要积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将数学与学生的自身专业结合起来,这些都将是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我期待能带领同学们学好高等数学,期待和你们一起研究、讨论、解决问题!11.李昕,女,讲师,1982年10月生于河南周口,2008年6月毕业于宁波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于2008年7月到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任教。
任教期间我主要担任高等数学A的教学任务,大概是因为很想对自己刻苦的学生时代有个交待,我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我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都不肯懈怠。
三年来,学生评教成绩在高数教研组全体老师排名中,六个学期来都名列前茅,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认可。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
在完成紧张教学工作之余,我“见缝插针”,特别在寒暑假中我会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研究。
来校后共发表了六篇学术论文,其中2篇SCI收录。
每篇文章都有太多的理论背景的支持,备课或上课时这些知识重现,我会激情澎湃,它们成就了我,很自然我用它们去感染学生,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在接下来的工作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把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勇于进取,不断创新,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12.汤炳兴,男,1959年生,本科学历,副教授,教龄32年。
30多年来,汤炳兴老师先后担任中学数学教学12年,担任大学数学教学20年。
在中学数学教学岗位上,先后获市青年教师评课第二名、市优秀教师等荣誉,担任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学校教导主任等职,是省数学与思维研究小组主要成员。
在高校教学岗位上,先后担任高等数学(A、B、C)、数学教育学、中学数学解题研究、竞赛数学、数学方法论等课程的教学,主持《数学方法论》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
在教学评价中,获学生好评。
被评为学校教学质量年先进个人,获学校教学优秀奖,获学校研究性教案评比二等奖,主持的有关研究性教学的教改项目获学校教改成果二等奖,参与的另一教改项目获学校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