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中餐烹饪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中餐烹饪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习年限
3学年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中级烹饪技术的人员,如中级烹调师、面点师、营养师、配餐员。

就业岗位:酒店、宾馆、饭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烹饪岗位(红案、白案、中餐等)的工作人员与相应的基层管理工作人员。

1.职业道德与情感
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2.职业技能
具有熟练的中餐烹饪操作技能。

具有进行烹饪成本核算的能力。

具有对厨房的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

有立业创业的能力。

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具有本专业职业范围内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专项技能。

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3.职业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知识。

掌握有关食品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有关原料的选择、切配和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有关中餐烹调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术。

掌握有关饭店、餐饮经营的基础知识。

五、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资格
六、职业能力分析
七、课程结构
八、专业主干课程
九、指导性教学安排
中餐烹饪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十、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中级及以上证书。

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能遵循职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十一、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
1.主要职责
制定本专业教研计划,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本专业教研、科研课题管理。

收集和传播有关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及与学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有关的资料,为学校各职能部门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督促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推广教改实验成果,开展校际间信息交流等。

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2.主要任务
协助教务处开展教学过程性管理,组织教师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和教研、科研活动,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参与课程改革,定期交流教学经验,组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及相互听课等教研活动,督促检查教师完成教学计划,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

3.活动要求
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
重视收集教科研资料及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经验,建立信息整理、分析、研究、应用制度。

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工作。

定期检查课题研究状况与教学质量。

理论联系实际,教研、科研紧密结合,开展校本研究。

十二、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
每室最低配置20套设备,可容纳40名学生。

每套设备主要有:炉灶、案板、刀具、砧板、锅具等
十三、实施建议
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体现项目课程教学特点和原则:
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按照能力本位要求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制定开发校本课程计划。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创设项目课程实施情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十四、学习评价建议
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的目的要从注重甄别转变为注重激励、诊断与反馈。

转变单一评价模式。

注意使用多元评价方式,使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

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

除书面考试以外,还可采用观察、口试、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进行整体性、过程性和情境性评价。

有条件的课程,可与社会性评价相结合,如参加考工、考级、资格认证等。

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

通过及时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为保证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具有较强适应性的专门人才为指导原则,学校严格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

具体方案如下:
1、每门课程的满学分数等于该课程这一学期的周课时数。

2、每学期期末按总评成绩换算一次。

3、总评分: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0.5+期中成绩×0.25+期末成绩×0.25。

4、换算方法:
⑴总评分≥60,换算分照抄总评分,类别写A级,满学分;
⑵48≤总评分≤59,换算分均写60分,类别写B级,学分为[满学分×0.8];
⑶总评分<48,照抄总评分,待补考及格外,将补考成绩填在备注栏内,类别栏写“补及”,无学分。

5、成绩等级:优秀≥80 70≤良好≤79 60≤中≤69 48≤及格≤59 不及格≤47
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A班考试成绩按80%折算,B班考试成绩按90%折算,C班考试成绩按100%折算。

6、凡成绩低于48分,即不及格,需补考。

7、操行等第换算:优5分,良4分,中2分,差0分。

三好生、优干2分、文明学生1分。

8、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共5学分。

9、学生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2学分,一学期36学分计算。

未按学校规定在实习单位实习的不得分。

10、学生旷课:每旷16-18课时,减1学分。

11、三年制总学分不得少于170。

12、学生取得毕业证书条件:取得本专业应取得的合格证书同时总学分≥170。

十五、说明
项目需有动态变化过程。

有经费保障。

附:《中餐烹饪》项目课程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时计划表
2012年7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