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直接文化经济,指关于、与本身直接产生和发生的投入产出效益。
2、文化和经济的基础性关系包括、、和一体化。
3、文化增长是文化运动的一种形态,它是以的方式表现和反映文化运动所达到的一种积累形态和程度的文化体现。
4、文化经济存在形态是指,文化经济作为一种生命存在于运动的表现与方式,它所表示的意义是文化经济是。
5、文化经济结构是指,不同文化经济形态之间存在的。
二、名词解释1、文化市场结构2、文化发展战略三、简答题1、文化商品的特点2、列举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方法3、文化经济的形态划分四、论述题1、论述现代文化生产中的精神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现代文化生产的双重运动规律)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文化生产;消费;服务2、共生;同构;互动3、量4、怎样存在的5、比例关系二、名词解释1、文化市场结构是指文化市场存在内容与形态构成上的比例关系。
2、文化发展战略是指战略主体对一个较长时间内文化发展和建设的考虑、谋划和安排,所要着重解决的是文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协调问题,克服文化自身及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间的不平衡矛盾;是战略主体对文化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战略主体对文化发展的理想和追求,实际上是战略主体文化意志的整体反映。
三、简答题1、文化商品的特点(1)与生俱来的知识产权性(2)内在意义价值的潜隐性(3)意义世界魅力的永久性(4)价值量构成的不确定性2、列举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方法(1)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2)系统分析,动态研究;(3)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3、文化经济的形态划分(1)物质文化经济与非物质文化经济(2)时间文化经济与空间文化经济(3)实体文化经济与虚拟文化经济(4)公共文化经济与非公共文化经济四、论述题1、论述现代文化生产中的精神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现代文化生产的双重运动)现代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人类劳动行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兼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生产,它受制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运动规律的作用,其双重性也构成了它全部的运动。
(1)精神生产规律对一定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确定并不是创作或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一定的精神劳动成果对对象发现、揭示、阐述、表现的深刻性程度,对用以表现所有这一切的形式的独创性、文化和美学的个别性程度。
(2)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规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围绕等价原则,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现代文化生产不同于物质产品生产的特殊运动规律——文化产品的精神、文化、艺术价值的永久性和它市场价格的不等性:价格低于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矛盾,审美价值与票房价值相矛盾。
如何消除两种价值的矛盾和价值价格的不等,发展高雅艺术和民族文化是现代文化艺术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常见的补救措施是政府投资和社会赞助)(3)精神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的矛盾精神生产是为人的生产,价值生产视为商品的生产,精神生产规律和价值规律之间最本质的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自由与资本的冲突(表达自由、个体精神表达VS追求利润最大化),当精神生产表现为大规模机械复制时,价值规律就以市场经济的方式通过资本实现对精神生产的控制和对精神生产规律的扼杀。
这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文化经济学》复习资料2一、简答题1、文化成本的构成2、政府干预文化市场的形式3、文化投资的特点4、影响需求的因素5、现代文化生产的特征二、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文化商品价格的目标和策略2、联系实际,论述文化商品和公共文化产品的关系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文化成本的构成(1)认知成本——文化本身作为文化成本(2)心理认可成本——文化作为价值成本(3)文化的认同作为文化成本(4)制度与法律作为文化成本2、政府对文化市场干预的形式(1)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2)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3)制度性干预和非制度性干预3、文化投资的特点(1)文化投资的生产与非生产的双重组合(2)文化投资的较长周期性(3)文化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4)文化投资收益形态的物质与精神价值的多样统一性4、影响需求的因素(1)收入(2)需求法则(3)时间(4)人口因素(5)政治(6)其他人的消费行为(7)其他商品需求:替代品和互补品(8)地理因素5、现代文化生产的特征(1)知识性(2)技术性(3)原创性(创新性)(4)再生产性(知识、技能)(5)精神性(形态、需求)(6)生产消费的同步性二、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制定文化商品价格的目标和策略(1)定价目标所谓定价目标,是指文化生产单位在为产品定价之前,预先设定的、通过价格手段实现的结果①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②以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为目标③以扩大文化市场占有率为目标④以适应和避免竞争为定价目标(2)定价策略所谓定价策略,是指定价主体为实现定价目标在一定的经营环境下所采取的定价方针或指导原则1.厚利限销定价策略2.薄利多销定价策略3.满意价格策略4.打折销售2、联系实际,论述文化商品和公共文化产品的关系(1)定义文化商品:文化商品是指可供交换的文化产品。
根据这一定义,文化商品可划分为广义文化商品和狭义文化商品。
广义:泛指一切用于文化的生产与传播的文化产品,包括钢笔、钢琴在内的工具性文化商品。
狭义:通常人们所指的具有意识形态与精神文化内容属性的那一部分文化产品。
公共文化产品: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以保障人们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2)两者的区别①是否盈利:文化商品以赢利为目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目的是保障基本文化生活权利和满足公共文化需求。
②竞争性:文化商品具有竞争性、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
③排他性和独占性:文化商品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独占性。
④市场主体:文化商品的市场主体是文化企业,公共文化产品的主体是政府。
⑤运作方式不同:文化商品主要依靠市场价值规律运作,公共文化产品主要靠政府购买和宏观调控进行运作。
(3)两者的联系①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文化商品是公共文化产品的基础,公共文化产品是由文化商品转化而来,政府运用公共财政通过市场购买将文化商品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
③部分公共文化产品是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存在的,比如失去著作权保护而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
(4)总结总之,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即存在互相排斥、对立的一面,又存在互为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一面。
因而构成了文化市场发展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公益文化与商业文化矛盾运动最基本的一对矛盾关系。
《文化经济学》复习资料3一、填空题1、文化需求按照文化消费主体可分为、。
2、文化需求规律表现为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随价格下降而的运动关系。
3、文化供给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4、文化价值是指文化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属性。
5、文化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文化商品对其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二、名词解释1、文化成本2、文化消费三、简答题1、文化商品的特点2、文化和经济的基础性关系四、论述题1、按照不同标准可将文化投资划分为几种类型?(至少列举四种划分种标准)2、结合实际生活,谈一下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私人需求;公共(国家)需求2、递减;递增3、商品性供给;非商品性供给4、有用性5、需求量;价格二、名词解释1、文化成本文化成本是文化投资的重要形态,所谓文化成本是指在文化生产与发展过程中投入的价值要素,在实现某项文化目标是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一种价值代价。
它既包括有形的,可量化的财政金融投资,即实际货币收入形成的投资形态,也包括无形的不可量化的非金融货币形式的社会文化资源投入。
2、文化消费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采用一定方式使用或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三、简答题1、文化商品的特点(1)与生俱来的知识产权性(2)内在意义价值的潜隐性(3)意义世界魅力的永久性(4)价值量构成的不确定性2、文化和经济的基础性关系(1)共生,经济离不开文化,文化脱离不了经济(2)同构,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步性(3)互动,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发作用于经济(4)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四、论述题1、按照不同标准可将文化投资划分为几种类型?(至少列举四种划分种标准)(1)按出资人性质A、国有文化投资,也称公共部门投资,特点是公益性和非营利性;B、民有文化投资,也称私人部门投资;C、“第三种文化投资”,如财团法人、基金会。
(2)按用途A、固定文化资产是指在文化在生产过程中,可供较长时间反复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文化生产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
B、流动文化资产是指在文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改变其存在状态的资金运用项目,如各种文化产品(图书、音像制品、美术品)、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文化基金等。
(3)按筹集和运作形式A、直接投资将资金直接投入文化项目,形成固定和流动文化资产的投资;从而扩大了文化生产能力,增加了实物文化资产和文化无形资产的存量,为提供商品和服务奠定基础。
B、间接投资a、通过购买或发行有价证券所进行的文化投资,形成文化金融资本;b、对文化艺术教育的投资,不形成固定或流动文化资产,而是文化人力资源投资。
(4)按投资本的质地构成A、硬投资:以货币为主要质地的文化投资;B、软投资:以知识产权形态为主要投资质地的文化投资。
(5)文化投资的资本化是以文化投资的保值增值为主要投资目标的文化投资形态,这一类文化投资主要有文化金融证券投资、艺术品投资等。
2、结合实际生活,谈一下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收入(2)需求法则(3)时间(4)人口因素(5)政治(6)其他人的消费行为(7)其他商品需求:替代品和互补品(8)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