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05 天气与气候一、选择题春暖花开,小华准备周末和家人外出踏青。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1-2小题。

1.周末,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A.B.C.D.2.小华家所坐的车辆行进到某路口时,看到了一张道路指示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山路是南北向的B.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C.北行是大西路D.西行是奉天街【答案】1.B 2.B【解析】1.读图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晴天,C表示阴天,D表示霜冻,故小华和家人准备享受明媚春光,外出最适宜的天气是B晴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该指示牌的左上方有指向标,箭头指示南方,可知前方为南,后方为北,左为东,右为西,故中山路是东西向的,排除A;向西可到达青年大街,青年大街是南北向的,B正确;南行是大西路,排除C;西行是青年大街,排除D;故选B。

【点睛】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下图示意某日“回南天”形成。

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4.“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A.B.C.D.5.“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A.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B.多发暴雨,造成城市内涝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D.气温回升,适宜山区踏青【答案】3.D 4.B 5.A【解析】3.读图可知,华南地区的广东和广西濒临南海,华南地区“回南天”现象发生时,暖湿气流主要来自南海,故选D。

4.读材料:“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增大,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读图可知:B选项中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是小雨或大雾,B 正确。

A天气符合代表小雪和大雪,C天气符合代表晴天和雾霾,D天气符合代表台风和沙尘暴,ACD错误。

故选B。

5.“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气温回暖、湿度上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

所以"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出行,A正确。

回南天降水量不大,B错误。

回南天天气潮湿,不适合晾晒衣物,C错误。

回南天天气潮湿,地面湿滑,不适合山区踏青,D错误。

故选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

”这是孟晚舟在回国航班上发出的感叹。

孟晚舟女士乘坐包机从北美洲的加拿大温哥华起飞,于2021年9月25日21时50分左右落地深圳宝安机场,飞行航线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孟晚舟乘坐的包机飞越北极上空,向着“家”的方向前行,最终在广东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降落。

包机从温哥华到深圳沿途平均气温变化特点是()A.由低到高B.由高到低C.由低到高再到低D.由高到低再到高7.出发时温哥华15℃,抵达深圳时气温27℃,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答案】6.D 7.B【解析】6.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由图可知,包机从温哥华到北极,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在由北极到深圳,纬度越来越低,气温越来越高,所以,包机从温哥华到深圳沿途平均气温变化特点是由高到低再到高,D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7.由图可知,图中温哥华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气温高,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北京某校地理小组开展了气象观察和记录活动。

图1为某月2日~5日的观察记录、图2为受沙尘影响的省份。

读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8.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2日~5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2日B.3日C.4日D.5日9.5日这一天气温明显下降可能是()A.受来自较低纬度的东南风影响B.出现了降雪天气C.受来自较高纬度的西北风影响D.云层太厚,阻挡了太阳辐射10.图中受沙尘影响的省区,其简称正确的是()A.晋、冀、京B.豫、皖、冀C.甘、秦、晋D.藏、津、鲁【答案】8.D 9.C 10.A【解析】8.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读图可得,这五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5日,其气温日较差是(-4)-(-8)=4℃。

故选D。

9.从图中可以看出,5 日这一天西北风6级,受高纬度冬季风的影响,气温明显下降。

故选C。

10.读图分析可知,受沙尘影响的省区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其简称依次为京、津、冀、鲁、陕或秦、晋、豫。

故选A。

2018年4月27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跨过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握手,开始历史性会面。

根据下图中信息,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被称为“三八线”。

“三八线”大约与哪条线一致()A.38°S B.38°E C.38°N D.38°W12.关于A城市和B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A城降水量比B城少B.B城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均匀C.A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A城市比B城市纬度低13.2019年2月28日,美国与朝鲜第二次首脑会晤在越南河内举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以看到下列哪种景观()A.随处可见小麦地B.吴哥窟C.下龙湾D.鱼尾狮【答案】11.C 12.C 13.C【解析】11.“三八线”是位于朝鲜半岛上38°N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是朝鲜和韩国的军事分界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读两城市降水量示意图可知。

A城降水量比B城多,排除A;B城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排除B;A城市位于37°N以北,地处北半球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A城市比B城市纬度高,A位于37°N以北,B城市位于37°N 以南,排除D。

故选C。

13.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排除A;吴哥窟位于柬埔寨,排除B;下龙湾位于越南,是其著名旅游景点,C正确;鱼尾狮位于新加坡,排除D。

故选C。

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分布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①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5.有关①~④地气温和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降水量比③地少B.③地气温比④地低C.②地降水量比④地少D.②地夏季的气温比④地低16.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1月气温最高B.乙地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大C.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都不均匀D.两地的夏季均为高温多雨【答案】14.D 15.C 16.C【解析】14.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表明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结合图示,①地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该地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故选D 。

15.读图,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③西部降水少,①东岸降水多,故A错误;③地比④地纬度低,所以③地的气温比④地的气温高,故B错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④沿海地区降水多,②内陆地区降水少,故C正确;②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较强。

而④地气候具有较强的海洋性。

所以②地夏季气温比④地高,故D错误。

故选C 。

16.结合图示来看,甲位于地中海沿岸,乙位于南亚地区;从气候资料来看,甲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从气候资料来看,甲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甲地气温最高在7 月,乙地气温最高在5月;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乙地小;两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地中海气候属于冬季多雨,乙地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故选C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甲、乙两图中,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在乙图中属于此气候类型的地点是()A.A B.B C.C D.D18.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17.C 18.D【解析】17.根据甲图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

乙图中,A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B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错误;C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C正确;D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D错误。

故选C。

18.根据甲图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D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A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错误。

故选D。

读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关于图中几地气温和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地气温低于②地B.①地降水多于④地C.1月①地气温高于⑤地D.⑥地降水少于⑦地20.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③地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A.B.C.D.21.图中①地居民所属人种和使用的语言分别是()A.黄种人-汉语B.白种人-英语C.黑种人-英语D.白种人-阿拉伯语【答案】19.B 20.D 21.A【解析】本题以世界局部海陆分布图为背景,涉及世界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气候判读、人种、语言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

19.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图中①地纬度比②地纬度低,所以①地气温比②地气温高,故A项错误;图中①地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④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所以①地降水多于④地,故B项正确;图中①⑤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同纬度地区,但是①地位于陆地上,⑤地位于海洋上,1月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所以1月①地气温低于⑤地,故C项错误;图中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东岸,⑦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西岸,回归线附近,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所以⑥地降水多于⑦地,故D项错误;故选B。

20.图中③地位于东南亚地区马来群岛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项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项错误;B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B项错误;C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故C项错误;D项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D项正确。

故选D。

21.图中①地位于亚洲东部的中国,所属人种为黄种人,使用的语言为汉语;白种人主要位西欧地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故选A。

近年来,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