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公共财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共财政的职责范围是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B公共财政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C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就是要通过最优化制度安排来确保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实现D公共财政要加大对竞争性企业的财政贴息规模和额度2、公共财政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是()。
A参与管理市场顺畅运行B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取得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D实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和科学化3、下列对寻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市场缺陷或政府失败的基本类型B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C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不增加任何新财富,也不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D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4、公共产品的特征是()。
A.非竞争性和非垄断性B.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C.非外部性和非排他性D.非垄断性和非外部性5、公共财政的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是()。
A.参与管理市场顺畅运行B.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C.取得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D.实行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和科学化6、总是与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的财政支出是( )。
A社会保障支出B财政补贴支出C政府采购支出D科教文卫支出7、公共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A公共收费B税收收入C国有资产收入D公债收入8、如果供求弹性一定,税负最容易转嫁的市场结构是( )。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寡头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9、税负转嫁的重要前提条件是( )。
A政府对价格制度管理程度B消费者对价格接受程度C商品生产者主观愿望D商品交换和自由价格制度10、下列税种属于对商品课税的有()。
A营业税B资源税C遗产税D土地增值税11、按发行载体不同可以将国债分为( )。
A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B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C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D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12、下列属于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是().A政府财政收支计划B政府预算C政府报告D政府决算13、下列不属于国债功能的有()。
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建设资金C管理社会活动D调节经济运行14、下列关于我国预算管理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B预算管理体系要与财政管理体制相一致C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镇,可以自行决定暂不设立预算D我国目前五级政府共设五级预算15、按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不同从总量控制角度可以将财政政策划分为( ).A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C宏观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和中观财政政策D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16、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措施有( )。
A提高税率B增加财政支出规模C增加财政收入D增加国债发行规模17、下列关于政府预算调节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缩减支出规模来抑制需求,以赤字政策调节经济B在经济稳定发展期间,政府预算采取中性的平衡政策,保持收支规模的均衡C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缩减支出规模来抑制需求,以盈余政策调节经济D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预算扩大支出规模来刺激需求,以赤字政策调节经济18、消费型增值税的特点是()A、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B、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C、只允许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D、以上都不是19、购买性支出主要体现的财政职能是()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经济增长20、财政投融资属于( )A商业性投融资B风险性投融资C政策性投融资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21、文化事业因其典型的消费性质,()A。
应当完全由市场来提供B。
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占有的比重不大C。
不应当由政府财政来扶持 D.应当完全由政府来提供22、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高B、低C、相等D、无法判断23、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应采取()A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B。
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C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D。
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24、财政补贴属于( )A。
购买支出B。
一般利益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转移支出25、作为财政收入核心依据的是( )A.政治管理权B.公共资产所有权C。
固有资产所有权 D.公共信用权26、在税制要素中,决定纳税人负担水平高低的最主要要素是()A税率B、超征点和负征额C、减免税D、附加和加成27、税收制度中的征税对象是指()A、交纳税款的主体B、应纳税额C、征税的依据D、税源28、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依据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税收B.规费收入C。
国有资产收入D.公债收入29、经济学家用来说明收入状况的图形是()A.洛沦兹曲线B.拉弗曲线C.生产可能性曲线D。
无差异曲线30、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特点的是()。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国民经济中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31、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
A私有制的产生 B.剩余产品的出现C。
阶级的产生D.国家的出现32、财政学的实证研究分析方法是说明研究对象()。
A是什么B。
可能是什么C.也许是什么D.大概是什么33、财政学的规范研究分析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A应当是什么B。
可能是什么C。
证明是什么D.会怎样34、规范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A.是什么B。
该怎样 C.会怎样 D.为什么35、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的是( )。
A我国税收的累进率应该多大?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36、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规范分析范畴的是( )。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还是过小了?B对电信行业是否需要政府定价?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37、财政学的研究视角是( ).A从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形态的相关来研究经济B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C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D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38、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A企业引进外资B。
企业购买公债C.企业发行股票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收入活动的是()。
A. 政府税收B。
政府规费C。
国债 D. 银行利息收入40、下列选项中属于财政支出活动的是( )。
A.政府职员工资B.外企人员工资C.个人消费支出D.企业投资支出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政支出活动的是( )。
A.公共教育支出B。
公共工程支出C。
企业捐赠支出 D.行政人员经费42、()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A经济波动 B.公共产品 C.公平分配D。
市场失灵答案: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4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公共需要()。
A。
公园B。
花园C。
图书馆D。
公共停车场45、非竞争性的判断标准是().A。
平均成本为零B。
边际成本为零 C.平均成本大于零D。
边际成本大于零46、下列各项属于纯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高速公路B.电力C.高等教育D.国防47、高等教育是一种()A. 私人产品B。
准公共产品C。
纯公共产品D。
劣值品48、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设置三级科目。
A。
支出功能 B.行业用途 C。
政府职能 D.经济性质49、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 )。
A。
具体事项 B。
职能活动 C。
收入数量 D。
资金转移50、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
A。
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B.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C.财政支出的规模 D。
支出的具体用途51、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 ).A。
税收 B.国债 C.收费 D。
贷款52、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
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C.可用于购买商品 D。
只用于购买劳务53、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
A。
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也就越大 B。
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越大C.政府购买的商品就越少D.民间购买的商品就越多54、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
A.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就越强 B。
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越大C.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就越强 D。
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就越大55、衡量财政宏观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是()。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B.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C.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D.中央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56、下列属于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指标的是().A.基尼系数B.恩格尔系数C.帕累托效率D.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57、作为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 )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的功能。
A。
财政收入 B。
财政支出 C.国债 D.财政赤字58、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59、财政实现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有()。
A.财政投融资B.财政转移支付制度C.优化财政支出结构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60、提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这一法则的是(). A。
亚当。
斯密 B.瓦格纳 C。
皮科克 D。
马克思61、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效应”理论的含义是( )。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会相应降低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会相应提高C当社会发生危机时,政府被迫提高税率,危机后公众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D当社会发生了危机,政府会用收费取代税收62、关于影响一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提出者是( )。
A。
瓦格纳 B.皮科克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D.凯恩斯63、医疗、养老住房等多层次的社会需求应当( )。
A.完全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B.完全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提供C。
由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提供 D.由各事业单位自己提供64、目前我国财政统计中的“财政收入”属于( )A预算内收入 B.预算外收入 C。
体制外收入 D.非税收入65、世界各国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