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口算乘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p58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算:20×5 30×6 4×70 100×5500×3 1000×6 23×2 12×3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1) 3个十是()? 30是()个十?(2) 300是()个百? 60是()个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情景图: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

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学生交流,展示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引导列式:(1)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300×10 60×10(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

(同桌交流口算方法)(5)全班汇报:(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1)学生独立解答。

(2)汇报口算方法:师:你怎么口算?3、小结: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该怎样口算?(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做一做。

看谁算的对又快。

2、开火车口算比赛。

P60页第1、2两题3、P60第3题。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六、作业:第61页第5、6题。

【教学反思】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59的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会乘法估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69、22、74、87、99、182、你能估算下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18×4 53×7 89×522×8 37×3 71×6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过课,那么你们知道多媒体教室里有多少排椅子?每排有多少个座位呢?2、出示P59例2情境图引导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小明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三、迁移类推,探究新知1、师:“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1)小组合作交流——你用什么方法估算?(2)指名汇报。

可能有以下想法: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3)激励小结:(4)引导估算策略:估算方法很多,只要合理就行,通常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一做:1)看清题意,独立完成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2、P61第7题:1)看清题意2)独立完成3)交流估算的方法,集体讲评。

3、P61第8题: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课题:口算与估算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2的练习及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乘法口算的正确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2、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作用。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夺红旗小游戏:P62第9题①全体动笔,按箭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②小组派代表参赛。

③给优胜小组插上小红旗。

2、估算小竞赛:P62第10题独立完成,小老师点评。

二、综合练习1、P62第11题指名读题,看清有几个问题?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P62第12题引导:“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增加了多少千克?出生时原有多少千克?”小组讨论后再解答。

三、提高练习估一估,哪些算式的积一定小于1200?你是怎么想的?39×29 43×30 41×36 60×18 59×19四、总结评价: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哪些方面还要加油?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3的例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掌握乘的顺序;理解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一定买过课外书吧,在买书时我们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我们去看看小利去买书的情景吧。

1、搜信息,提问题。

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2、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想知道准确的结果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列出算式:24×12,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24+24+24+ …… +24=2882)24×2×6=2883)12×6×4=2884)20×12+4×12=288………4、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能)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5、研究笔算的方法师: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 24×12 ×1248……2×24的积 48……2×24的积24 ……10×24的积你发现了什么?(拆数)6、再次引导笔算方法师:先用哪位上的数去乘24?乘得的数是多少?写在哪儿?再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24?乘得的数写在哪儿?为什么乘得的24中的4写在十位?7、小结: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三、巩固算法,推广应用1、做一做。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游戏:该走哪条路?正确的路就是回家的。

32 43× 12 × 1234 8632 4366 5163、应用:P64第3题。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应注意什么?【教学反思】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册p64的练习及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正确率,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走近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数学训练营。

1、我会算:完成p64的第2题。

①独立完成②小组派代表参加系鞋带比赛。

③讲评订正。

2、我会想:补充例如。

2□×□48 8□□7 □83、我会改:师针对学生计算时的错例补充错题。

4、我会用:P64第3、4题指名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独立思考,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5、补充:一箱雪津啤酒38元,李叔叔用500元能买到12箱啤酒吗?如果钱有多那可找回多少钱?在今天的数学训练营里,你有什么收获?【相关链接】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作出许多杰出的贡献。

这些光辉的成就,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世界数学史上享有崇高的荣誉。

一、位置值制的最早使用所谓位置值制,是指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值。

例如,365中,数字3表示三百,6表示六十。

用这种方法表示数,不但简明,而且便于计算。

采用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以我国为最早。

这种先进的记数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世界数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光辉成就。

二、分数的最早使用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自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

在这本数学经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

从后来刘徽所作的《九章算术注》可以知道,在《九章算术》中,讲到约分、合分(分数加法)、减分(分数减法)、乘分(分数乘法)、约分(分数除法)的法则,与我们现在的分数运算法则完全相同。

另外,还记载了课分(比较分数大小)、平分(求分数的平均值)等关于分数的知识,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分数的著作。

分数运算,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

欧洲人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

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

而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比,我们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

三、小数的最早使用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介绍,开方不尽时用十进分数(徽数,即小数)去逼近,首先提出了关于十进小数的概念。

把小数部分降低一行写在整数部分的后边。

而西方的斯台汶直到1585年才有十进小数的概念,且他的表示方法远不如中国先进,如上述的小数,他记成106368。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小数的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