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

检验科开展的新项目意义一、临床检验类1.血型检测,微量法2.不规则抗体筛查3.精液分析4.尿有形成分分析二、免疫类:1.优生四项(一)、优生四项* 1.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CMV-IgM)* 阳性提示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

* 2.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体IgM定性测定(HSV-1-IgM)* 阳性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急性感染。

* 3.风疹病毒抗体IgM定性测定(RV-IgM)* 阳性提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 4.弓形虫抗体IgM定性测定(TOXO-IgM)* 阳性提示弓形虫急性感染。

(二)、免疫球蛋白1.免疫球蛋白A(IgA)测定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IgA是机体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物质。

如IgA合成障阻,对微生物的局部感染便增加易感性,很多病人常发生感染并发呼吸道感染是常与分泌型的IgA低下和缺乏有关。

如反复的慢支感染、胃肠道疾患常与IgA缺乏有关。

2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能抗体、能固定补体,具有溶菌、抑菌、中和病毒作用。

IgM是初次免疫应答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

临床上常以测定IgM的增高作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

3.免疫球蛋白G(IgG)测定IgG是血清中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的主要抗体。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 gGFc受体,可增强对细菌等物质的吞噬能力。

K细胞也含有IgGFc受体,可引起K细胞的ADCC作用。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对新生儿出生数周内的抗感染起重要作用。

(三)、补体测定1.补体C3测定C3既是参与古典途径又是参与路旁途径的补体蛋白,有炎症反应时,是一急性时相蛋白,其值会升高,低值见于肾小球性肾炎和免疫复合物疾病。

2.补体C4测定升高:见于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症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

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 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四)、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作为一种新的高特异性和高阳性预报率的抗体,抗CCP抗体可以成为辅助诊断RA 的一个指标。

类风湿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主要有类风湿因子(RF),虽然其检测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最近研究显示用ELISA 法检测的抗CCP抗体对R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96.0%)以上,虽然敏感性一般波动于45.0%-80.0%之间,但仍明显高于其他特异性的RA自身抗体(五)抗核抗体两项•自身抗体筛查的一般原则,通常以抗核抗体作为筛查试验,抗核抗体阳性,需要进一步选择性检测,以明确诊断。

例如:1.疑为SLE患者,应先进行ANA和抗dsDNA抗体检测,当二者阳性时,再作ENA抗体谱的检测,如有抗Sm抗体和(或)RNP抗体阳性,可实验室诊断为SLE。

• 2.当ANA阳性,而dsDNA抗体阴性时,抗ENA抗体谱中抗SSA抗体和(或)抗SSB抗体阳性,可实验室诊断为干燥综合症。

• 3.当ANA和dsDNA抗体均阴性时,患者无高Ig低补体血症,通常没有必要再做抗•ANA抗体意义:• 1.在未治疗SLE患者中滴度较高,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呈阳性,如SLE、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干燥综合症(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

• 2.正常老年人也可以有低滴度的ANA。

•注意:ANA阳性并不一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双链DNA抗体(dsDNA)是SLE患者的特征性抗体,该抗体阳性为诊断SLE的标准之一,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有相关性。

•抗双链DNA抗体(dsDNA)诊断SLE特异性达95%------100%,但敏感性为30%------50%,因此抗双链DNA抗体(dsDNA)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六)、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它除可引起非典型肺炎外,常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淋巴结炎,也可引起肺大泡、肺脓肿,另外,它还可引起其他系统并发症,如心肌炎、心包炎、脑膜炎、关节炎、胃炎、溶血性贫血等,由于MP对一般治疗肺炎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进行检查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七)、自身免疫肝病七项•自身免疫肝病七项•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3项(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1. 抗核抗体测定(ANA)• 2. 抗心肌抗体测定(抗润盘抗体)• 3. 抗组织细胞抗体测定(抗横纹肌抗体)• 4.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AMA)• 5. 抗组织细胞抗体测定(平滑肌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标志物。

ASMA阳性率可达90%。

• 6.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测定(LKM-1)•7.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八)、抗核抗体13项• 1.抗核抗体2项• 2.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m)•抗Sm------SLE 诊断标准• 3.抗核提取物抗体(抗RNP)•抗RNP------MCTD诊断标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4.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SA)•抗SSA、SSB------SS(干燥综合症)• 5.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SB)• 6.抗核提取物抗体(抗Jo-1)•抗抗Jo-1 ------PM(多发性肌炎)•7.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cL-70)•抗ScL-70------PPS特征抗体(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8.抗着丝点抗体•9.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测定(PCNA)•10.抗核抗体测定(抗小体抗体测定)•11.抗核抗体核蛋白抗体测定(抗组蛋白抗体)•12.抗核糖体核蛋白抗体测定•13.抗线粒体抗体测定(AMA)(九)、.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测定•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测定6项•P-ANCA、C-ANCA 、MPO-ANCA、PR3-ANCA、ANA、肝抗原。

是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诊断、疗效观察、病情活动和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关疾病有继发性血管炎、肺炎、炎性溃疡(IDB)、RA、SLE、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十)、.抗ENA抗体谱•抗ENA抗体谱• 1.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m)• 2.抗核提取物抗体(抗RNP)• 3.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SA)• 4.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SB)• 5.抗核提取物抗体(抗Jo-1)• 6.抗核提取物抗体(抗ScL-70)•抗Sm------SLE 诊断标准•抗RNP------MCTD诊断标准(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抗SSA、SSB------SS(干燥综合症)•抗抗Jo-1 ------PM(多发性肌炎)•抗ScL-70------PPS特征抗体(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其他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与动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反复自发性流产及神经系统损伤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抗磷脂综合症。

抗角蛋白抗体(AKA),又称抗丝集蛋白抗体,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阳性率30%------55%,特异性95%------99%。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是重症肌无力(MG)标志性抗体,阳性率90%。

抗骨骼肌抗体(ASMA)常见于成年人重症肌无力。

阳性率30%------60%抗胰岛细胞抗体,是I型糖尿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

(十一)、甲功七项* 1.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TT3是甲状腺激素对各种靶器官作用的主要激素。

血清TT3浓度反映甲状腺对周边组织的功能优于反映甲状腺分泌状态。

TT3是查明早期甲亢、监控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

TT3测定也可用于T3型甲亢的查明和假性甲状腺毒症的诊断。

*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医源性甲亢,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但TT3正常,亦呈相对性升高;T3型甲亢,部分甲亢患者TT4浓度正常,TSH降低,TT3明显增高。

降低:甲减,低T3综合征(见于各种严重感染,慢性心、肾、肝、肺功能衰竭,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BG血症等。

* 正常参考值:0.45~1.37 ng/ml* 2.总甲状腺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

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总甲状腺素(TT4)* 增高:甲亢,高TBG血症(妊娠,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家族性),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

降低:甲减,低TBG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病,蛋白丢失性肠病,遗传性低TBG血症等),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 正常参考值:4.5~12 ug/dl* 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 游离甲状腺素(FT4)* FT3、FT4是T3、T4的生理活性形式,是甲状腺代谢状态的真实反映,FT3、FT 4比T3、T4更灵敏,更有意义。

FT3、FT4测定的优点是不受其结合蛋白质浓度和结合特性变化的影响,因此不需要另外测定结合参数。

* FT3含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对甲亢的诊断很敏感,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 F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可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

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 TSH、FT3和FT4三项联检,常用以确认甲亢或甲低,以及追踪疗效。

* 正常参考值:FT3 1.45~3.48 pg/ml FT4 0.71~1.85 ng /dl* 4.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

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 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

因此,TSH是测试甲状腺功能的非常敏感的特异性参数,特别适合于早期检测或排除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中枢调节环路的功能紊乱。

* 分泌TSH的垂体瘤的患者血清TSH升高,TSH是甲状腺癌术后或放疗以后采用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监测的重要指标。

* 增高:原发性甲减,异位TSH分泌综合征(异位TSH瘤),垂体TSH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降低:继发性甲减,第三性(下丘脑性)甲减,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

* 正常参考值:0.49~4.67 mIU/L* 5.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 甲状腺球蛋白(TBG)是一种潜在的自身抗原,当进入血液后可刺激机体产生TG A。

TGA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可发现TGA浓度升高,出现频率大约是70-80%。

* Graves病TGA的阳性率约为60%,经治疗后滴度下降提示治疗有效,如果滴度持续较高,易发展成粘液性水肿。

甲亢病人测得TGA阳性且滴度较高,提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