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进行了煅烧石灰石的实验,过程如下(假设杂质不发生变化,酒精喷灯中的燃料是酒精C2H5OH)。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B.步骤Ⅱ、Ⅲ可证明煅烧石灰石的产物中有氧化钙C.白色固体M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D.白色固体M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煅烧前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2.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 .3.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 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 C .Fe x O y 为Fe 2O 3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向pH =2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 .向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 .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 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 的变化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t 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t 1℃时,甲、乙两物质各50 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D.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配制成饱和溶液时甲比乙需要的水多6.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7.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A.Na2CO3、NH4NO3、Ca(OH)2B.Fe2(SO4)3、Na2SO4、Mg(NO3)2C.AlCl3、Ba(NO3)2、CaCl2D.Na2CO3、AgNO3、BaCl28.下列曲线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加水B.浓H2SO4加入水中C.煅烧CaCO3D.O2在水中的溶解性9.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10.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 x 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 x C的化学式是Fe2C11.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三种阳离子B.若气体1为混合物,则溶液2中可能含有Fe2+C.若溶液1呈无色,则固体粉末X中不可能含有硫酸铜D.若溶液2呈浅绿色,则沉淀2不可能是纯净物1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Fe(NO3)2B.Fe(NO3)3C.Cu(NO3)2、Fe(NO3)2D.AgNO3、Cu(NO3)2、Fe(NO3)213.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
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 m1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m1=1/9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 m3:m4=11:9时,R是CH4或CH4O④8m3/11+8m4/9+4m5/7≥m2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15.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16.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A B.B C.C D.DCaCl、KCl的固体混合物,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17.分离2A.水、硝酸银、盐酸B.水、碳酸钠、盐酸C.水、碳酸钾、硫酸D.水、碳酸钾、盐酸18.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原理,包含了氯碱工业,电解法制取金属钠,侯氏制碱,生产盐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 Ca(ClO)2),部分生成物己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差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HCO3D.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19.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A.40% B.41.2% C.57.1 % D.8.4g20.已知:2KMnO4K2MnO4+MnO2+O2↑。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22.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H8O+ b O2点燃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6.012.8000反应后质量/g007.28.8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为2.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为甲烷D.方程式中a:b=1:323.如表除杂的方法和试剂都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的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A HCl H2SO4加入适量Ba(OH)2溶解、过滤B KCl KClO3加入二氧化锰、加热C Cu 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CaCl2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A.A B.B C.C D.D2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25.有NaHCO3与NaCl的混合物20.0g,加热一段时间,得剩余固体16.9g。
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将该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固体15.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加热生成CO2的质量为3.1gB.剩余固体为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D.原混合物中NaHCO3与NaCl的质量比为63:37二、实验题26.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27.小红学碱的性质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把两个实验的滤液都倒入了一个烧杯中,结果烧杯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最终还有白色沉淀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酚酞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滤液的溶质除有氢氧化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小红对烧杯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小红认为除有NaCl外,还可能含有:猜想1:还可能含有CaCl2猜想2: 还可能含有___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1提出方案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28.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
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_____,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