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注意
1.注意(attention)
注意通常被用来指加工的选择性
每个人都知道注意是什么。它是心理接收信息的过 程。如果我们以一种清晰和生动的形式来看,它是 从同时呈现的几个物体或思维序列中选择一个对象 的过程。意识集中与专注是注意的核心。
William James (1890, pp. 403-404)
衰减器模型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 息完全通过去,而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 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因而出 现衰减。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
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
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
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耳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 受。
认知资源(cognitive capacity)理 论或认知能量模型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注意:注意是 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 的
中枢能量理论
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 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 (未被注意)。
注意两特性间的关系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哪个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 紧张度。 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大,紧张度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
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 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 反例:在双耳分听的研究中,有研究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 了加工。
2)衰减器模型 (attenuation theory)
提出者:特瑞斯曼(Treisman,1964) 根据:日常生活观察,实验研究的结果 目的: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
共同点
3)后期选择模型
提出者:多伊奇等人(Deutsch et al.,1963) 完善者:诺曼(Norman,1968) 后期选择模型特点
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 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 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 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 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作出的反应也不同。
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 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 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处理; 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实验结果说明
过滤器理论
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班特 (Broadbent,1958) 根据:彻里及他自己的一系列双耳分听 实验结果 目的: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 基本观点:
注意对信息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注意的作用
选择 集中 搜寻 激活 定势 警觉
小结: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清晰的认识、 更准确的反应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是 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 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注意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不同的发展阶段注意的地位差别很大
V2.0
第二章 注意
教学目的要求 从信息加工角度掌握注意的作用过 程,能够应用注意模型理论说明注 意的机制。
内容
注意概论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
注意的能量理论
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注意的加工方式
第一节 注意概论
注意的定义 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功能 注意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例子
We look in order to see. We listen in order to hear.
注意和意识的差别
注意过程
选择一个体验:look, listen
意Leabharlann 过程意识到所选择的事件:see, hear
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 意识主要是一种觉察、心理内容或体验。
对于注意指向的内容,人的意识比较清晰和紧张。
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 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或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 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 入注意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无意识的,即有时包含了 无意识过程。
3、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 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不应期”
psychological refractors period, PRP
解释:当需要做出不同判断的两项任务在时间上靠得 很近时,其加工需求发生重叠,直到我们准备好开始 注意并把第一项任务从系统中消除时,我们才能加工 第二项任务。 因此,所需要的注意并不是在建立一个注意窗口,而 是用来加工刺激本身,这种加工直到信息加工中的后 一个阶段才会出现。
注意有点像选择电视机频道 意识类似于电视机屏幕上的图像
注意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 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 与意识相比,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睡眠 觉醒 注意 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
过滤器理论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装 置。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 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完全丧失了。 例子:过滤机制就像一个狭长的瓶口。
一个瓶有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 颈进入瓶内,而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 瓶外了。 过滤器理论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后期选择模型
后期选择理论强调知觉的充分分析、反应选择 和记忆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因此,有时也叫
完善加工理论 反应选择理论 记忆选择理论
第三节 注意的能量模型
能量模型的理论 能量模型的支持实验 能量模型的优点与缺点
中枢能量理论
Kahneman(1973)《Attention and Effort》
Treisman and Gelade (1980)
Display size: 1 to 30 Target: a green letter T, or consisted of a single feature (a blue letter or an S) Distractors: brown letter T or green letter X RESULTS
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比较
不同点
两个模型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 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 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过滤 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 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 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 步的加工、处理。
1953年,cherry 1954年,broadbent 1960年,gray与weddedlbum treisman 1975年 1969年 1972年 1974年
过滤器模型 衰减模型 后期选择模型 多阶段选择模型
1)过滤器理论 (filter theory)
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注意的选择作用,是由彻里 (Cherry,1953)开始的。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 让被试大声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 一耳所获得的信息。 结果: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
问题一:竞争的问题。新异刺激的相互作用,它们是不是竞争的?
瓶颈理论的某些翻版可以解释加工。 能量模型看来较为合理:不同任务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进行较好的处理。
问题二:资源的问题。资源究竟是什么?
尚无答案
有人认为,资源是神经系统中一些基本的操作。试图在这些操作和大脑 结构间建立联系。
当加工需要的总数超过了能量,如果我们试图同时做 第二项任务,那么第一项任务上的成绩将下降。 分配策略较灵活,它可以进行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 需要。
能量模型的一些问题
Kahneman的能量模型是为了补充而非代替瓶颈理论的。
瓶颈理论认为,新异刺激常在单通道中竞争空间,因此会产生相互 干扰。 能量模型假设,刺激对能量的需求不进行竞争。只要有充分的可利 用的资源,所有的新异刺激都能分配到能量。 认为:两种可能均存在。 一个合理的假设:一些刺激确实会相互干扰,意味着有些任务确实 是不一致的。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 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 一些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 活动。 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