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中职语文课说“爱你没商量”【摘要】在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人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缺乏合理预期,包括中职生在内的人们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出于“安全需要”,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格局。
90后中职生群体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不足。
教师的眼界和控制力,跟不上学生心理成长的速度。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职语文课堂和学习成果越来越让人担忧的状况。
作为老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教师要与时俱进,找准自己的位置,尽早实现角色转换。
做一个智慧型的“潮”老师。
精心选择精讲篇目,巧妙补充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素材,使学生开阔眼界、震撼心灵、激发上进。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坚持“创新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其潜能。
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同时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力争取得好成绩,借以鼓励学生,树立其自信心和荣誉感。
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展开对主题的讨论,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关键词】中职语文爱你没商量一、问题的提出我从1982年7月大学毕业开始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迄今已近30年。
然而,从2002年开始的这十年间,我对中职语文课堂的状况和学习成果越来越感到担忧。
学生上课迟到、吃东西,随意进出教室,旷课,课堂上玩手机,讲话,甚至在课堂上男女同学打情骂俏,搂搂抱抱;一下课就忙着开电视,看动画片或者青春偶像剧等等。
至于课堂上老师说了什么,不少人是一问三不知。
课后作业很难及时收上来,有些学生的作业从开学第一周一直催到第二十周才勉强收上来,个别学生甚至一次作业也不做,对学习成绩不及格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曰:大不了补考呗。
如果被老师批评,有些学生会跟老师顶嘴,甚至辱骂老师,更有甚者动手推搡老师。
难怪老师要说,碰上这样的学生,要折寿20年。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悲催局面的呢?我认为,一是,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从录取分数上看)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差。
中职生大多在初中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
二是,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城市下层家庭、单亲离异家庭学生数量很大,他们来学校的目的似乎只是冲着“找饭碗”来的,其他概不关心(本校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比率很高,寒暑假不回家留在本市打工的也不在少数)。
三是,网络环境下人们罹患焦虑症的影响不容忽视。
90后的学生基本上是在网络环境下生长起来的,用电脑或手机上网非常普遍,网络的影响力早已不是老师在课堂上一本书两根粉笔所能匹敌的,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巨大无比。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我国网民数量截至2011年年底,互联网网民数量达到5.13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
有心理学家认为,手机是造成现代人焦虑的重要来源和核心载体。
一项对1000名英国人进行的调查显示,有约66%的受访者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会感到焦虑,这一现象被称为“无手机焦虑症”(Nomophobia),而在年轻人群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二、问题的分析㈠在大规模的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人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缺乏合理预期,包括中职生在内的人们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㈡出于“安全需要”,人更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格局。
㈢90后中职生群体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不足。
㈣教师的眼界和控制力,跟不上学生心理成长的速度。
以上是导致问题产生的几个主要原因。
有上百个学生加了我的QQ,出于好奇,我经常去他们的QQ空间逛逛。
从中发现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在QQ转文、学校BBS、QQ说说上面,以及平时学生的谈话中,他们对菜鸟、大虾、围脖、闪客、灌水......这些词耳熟能详,心领神会,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妙语连珠。
请看某学生QQ空间转载的一篇文章:老师说:谈恋爱是什么感觉?同学说:特步;非一般的感觉!老师说:还谈不谈恋爱?同学说:安踏;永不止步!老师说:你爱她有多深?同学说:361度;多一度热爱!老师说:老师罚你去跑步?同学说:爱跑步;爱特步老师说:你知道你来学校是干什么的吗?同学说:匹克;我来为胜利而战老师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同学说:锐步;我就是我。
这则对话里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桀骜不驯的人,可是,如果换个角度看,老师们是否觉得我们的学生很有个性,也很时尚,敢爱敢恨,看准了目标就一直朝前走的内在品质呢?再请看:学生翻墙进学校被校长抓住。
校长:为什么不走校门?学生指着衣服: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这么高的墙,你是怎么翻过来的?学生拍拍裤子: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翻墙的滋味怎么样?学生指着鞋子:特步,飞一般的感觉!次日,学生走正门进来。
校长:今天怎么不翻墙了?学生指着鞋子:安踏,我选择我喜欢!校长:为什么没穿校服?学生提了提裤子:森马,穿什么就什么。
校长:不怕我不让你进学校吗?学生拍拍身上的衣服:贵人鸟,无人可挡。
校长大怒:我要记你一大过!学生不满:为什么?校长冷笑: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做主看了这则对话,老师们是否体会到了学生们对机智勇敢幽默的追捧?还有一则短文,看了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学校太无奈,手机不能随便带,有了感情不能爱,食堂没有几个菜,头发比短不比帅,老师很多是变态,整得学生好无奈,来了几周脸憔悴,长的再好也白费,饭菜里面没有味,价钱还是那么贵,我们学校纪律严,饭菜咋就那么咸,我们学校寝室好,天天能冲冷水澡,我们学校环境好,蟑螂老鼠到处跑,我们学校设施全,无论干啥都要钱。
看了这则短文,我们这些干教育的,是否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工作呢?学生正处于思想性格形成初期,也处于心理成长的断乳期。
这个时期,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使他们经常处于矛盾之中,想要倾诉又不愿向老师倾诉。
而网络为成长期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心情、发泄郁闷的窗口。
可是对于这样的学生,不少老师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了。
教书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时代不同了,学生变皇帝。
老干部遇到新问题,不会教,没法教。
于是,有些老师就采取得过且过,混过一天算一天的方法。
结果是,恶性循环,教学效果越来越差,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越来越低,老师的心情越来越差。
师生双方都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作为“网上一代”的学生,他们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关注:1. “70后敢想,80后敢说,90后敢做。
”90后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去模仿别人,做真实的自己,自己想做的事就大胆地去做。
2. 好奇心强,知识面广,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3. 一般都有自己的绝活,争强好胜,但不缺乏礼貌。
4.追求时尚,崇拜明星,张扬个性,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5、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不愿付出,缺乏毅力。
6、懒惰,散漫成性,自以为是。
7、中职生心理上最突出的矛盾是:①渴望独立自主与成人管教的矛盾;②个人活动的欲望与集体行为准则的矛盾;③个人活动能量大与其认识水平低的矛盾。
那么,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取其利去其弊呢?三、问题的解决根据上述分析,我作了如下尝试:㈠做一个智慧型的“潮”老师。
“老师,你out啦!”这是一句电视里的广告词,如今常常被学生们挂在嘴边。
现在的中学生在评价老师的时候,常常说到某个老师很“潮”。
与“out”相对的英语单词是“in”,在英语里,“in fashion”就是“时尚,合乎潮流”的意思。
作为老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互动交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倡导一种基于“对话”的民主、平等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师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合作型”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交流较多,相互接纳,共同分享对方的知识、思想和情感,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渠道通畅,教学相长效果明显。
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找准自己的位置,尽早实现角色转换。
我上《做个唐朝少年郎》一文时,课文后面有一段抒发少年郎心情的歌词片段,“人生短短几个秋呀,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就用电脑放伴奏唱给学生听,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他们唱,整个课堂充满了欢乐气氛。
㈡精心选择精讲篇目,巧妙补充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各类素材。
如电影、图片、音乐、故事、名言警句等,开阔眼界、震撼心灵、激发上进。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坚持“创新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例如,我在教《地球,我们的家园》、《敬畏自然》、《大自然的哀歌》等课文时,就给学生播放了《家园》等科教片片段,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写起文章头头是道,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保护自然的紧迫性。
再如,我在讲授《一张床垫》、《第201次叩门》、《用QQ经营粥铺》等职场故事时,启发学生讨论,使他们认识到“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的道理。
同时学习用QQ经营粥铺的陈晨身上的那种敢想敢干,立竿见影的气概,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业务技能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收到很好的效果。
㈢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批评时要本着“良药甜口,忠言顺耳”的原则,保护学生自尊心,激发其潜能。
我们知道,最让人感到焦虑的生活方式是指责、批评、攻击、限制、要求,如果我们能转化成放松、平和、温暖,世界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㈣坚持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制度,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鼓励学生参加唱歌,跳舞、朗诵,主持、写作活动,借以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在所学专业领域有所进步。
例如,学生在点钞、珠算、营销、旅游、烹饪、设备安装等赛事上的进步。
有个例子,11会计3班有个叫韦巧芬的学生,一次课间休息时她用我的电脑放音乐伴奏唱歌,我发现她的歌唱得不错,这时正值学校开展十大歌手比赛活动,我便鼓励她报名参赛,开始她信心不足,后来几经劝说,她终于报名参赛,进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二等奖。
我又趁热打铁,在班上表扬她,鼓励她在专业学习方面争取获奖。
现在她对未来充满希望,作为班长,正带领同学们大步朝前走。
㈤遇有比赛活动,尤其是与语文相关的活动,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争取最好成绩,借以鼓励学生,树立其自信心和荣誉感。
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有目的地展开对主题的讨论,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高尚情操。
2011年上半年,我校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中华文明风采”大奖赛,我负责的是10文秘班的9位同学和10营销2班的史柯佳、韦秋燕的征文写作及朗诵辅导工作,经过紧张的训练,最终李学、欧晓嫩、罗乔芳、赵熊悦四位同学均获得了省级三等奖。
由于训练时间有限,史柯佳、韦秋燕两位同学这次未获奖,但是她们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下半年校园文化技能节比赛中,我抓紧时间对她们进行训练指导,结果史柯佳获得了诗文朗诵竞赛个人一等奖,韦秋燕获得了个人二等奖。
与此同时,我利用课间和晚上时间帮助11会计1班同学训练朗诵找配乐,结果该班荣获校园文化技能节诗文朗诵竞赛团体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