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洋山深水港实习报告

洋山深水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此次的洋山深水港企业实习是我们人生之中重要的一次实习。

它让我们了解了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航运中心所拥有的气魄,让我们了解了上海海事大学为中国航运事业发展所提供的中坚力量。

这次的实习让我们与现实中的大型企业作了一次正面接触,而不仅仅是从书本的图片解说中了解,以实际的画面震撼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加深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了我们对于企业的认知经验,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使我们拥有一个极大的胸怀去看待这一个世界,立下自己的志向。

在日后踏入职场,我们也能不畏艰难、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变化。

使我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拥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二、实习企业概况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兆6,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为7,450亿2,7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6%。

外贸进出口总额1兆1,547亿美元,成为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外贸大国。

在此经济形式之下,作为国内经济窗口并且发展迅速的上海没有能停靠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深水码头。

上海原来的黄浦江码头是内河码头,无法停泊大型船舶。

1995年为了大型船舶停靠的需要在长江口建造了水深10-11米的外高桥深水码头,但是长江河口航路水深只有7米,必须利用满潮才能航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水大港计划就出现了。

洋山港西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约32公里,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向东经黄
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洋山深水港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提高了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目的是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区之一。

洋山深水港行政区划隶属于浙江,但在上海市与浙江省的通力协调和密切配合下,科学、高效地实现了洋山深水港的开发和洋山保税港区的建设。

1、洋山深水港港区建设
洋山深水港港区建设是根据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共建设了5个7~10万吨级泊位,可停靠全球最新一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

码头岸线长1600米,陆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年吞吐能力300万标准箱以上。

2、东海大桥建设
东海大桥作为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全长32公里,桥宽31.5 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连接上海南汇区芦潮港镇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岛。

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桥、4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

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通过全局考虑,根据中国经济现状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顺应了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发展的新趋势。

洋山深水港区建设又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连接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是上海国
际航运中心的中坚力量。

3、辅助配套工程建设
辅助配套工程位于东海大桥登陆点附近,相对独立,其主要功能是为洋山深水港区配套服务,包括口岸查验区、辅助作业区和危险品作业区,以及供水、供电、通信等综合性辅助设施。

作为上海航运的研究中心,上海海事大学也从原来的民生路校区搬到了这一美丽的滨海之城,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航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洋山保税港区建设
洋山保税港区由小洋山港口区域、陆上区域和连接洋山岛与陆地的东海大桥组成,已封关运作面积8.14平方公里,是上海市和浙江省跨区域合作建设,实行海关统一监管的特殊功能区域。

洋山保税港区具备集装箱枢纽港口、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功能。

目前,洋山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正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功能,推动航运市场的繁荣,服务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

三、实习感想
洋山深水港的建设,是为上海成为国际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作出的重大举措,它将积极地带动我国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联,使我国成为对国际经济有重大影响力、重大发言权的国家,以此同时,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发展,带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建设。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世界的航运系统也逐渐成熟完善,拥有一个优良的港湾是航运市场上争夺航运中心的筹码。

抢占航运的制高点,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

自从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的一期工程全面建设以来,工程建设团队不辱使命,创造了全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世界一流的集装箱大港——洋山深水港、以及不辱使命的“洋山精神”。

洋山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坚决准时完成任务的决心一直没有黯淡过。

我们感受到了建设者激越的斗志与昂扬的信心,以及在茫茫东海之上以3年半时间,完成了洋山深水港这一重大工程的艰巨。

以“不辱使命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拼搏精神,保持本色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为核心的“洋山精神”一直鼓舞着他们前进、前进、再前进。

洋山深水港的建设成功意味着:上海港对于各地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吸引力显著增强,确立了上海航运中心的地位。

洋山深水港的建设使上海成为了国际航运巨星,不仅带动了自身的发展,随着而来的,还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和腹地的经济发展,使整个中国的经济在国际的分工与竞争中立足于主动的地位,而不仅仅是实现了“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目标。

长三角地区本已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心之一,洋山深水港的兴建可以打通长江航道的出海口瓶颈,使之成为“黄金通道”,可从最大程度上支持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承担起了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重任。

2005年6月,国务院还正式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成为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国际中转政策,提升了航运基础设施的级别,扭转了我国与周边国家港口竞争的政策劣势,对增强上海国
际航运中心的集聚辐射和国际中转功能,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洋山深水港区与洋山保税港区相辅相成,为上海航运事业贡献力量。

如果说其他的创业精神已经遥远了,那么洋山深水港以及“洋山精神”作为这个时代的榜样再好不过,“洋山精神”不仅推动了洋山的建设,也丰富了我们所知的精神内涵,那就是将科学创新与理论实践融合在一起,激励我们学生好好去学习,将基础打扎实,让我们明白自己所学的每一分知识都必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在职场上弘扬“洋山精神”中的艰苦朴素、力克困难的精神,而不是被困难轻易地打败;在工作中,发扬不断改进,力求完美的思想,而不是得过且过,只有追求完美,才会得到他人的赞同与赏识。

同时,洋山深水港带给我们切实的作用不仅仅是那一份精神,更多的还是今后带来的发展与机遇。

临港新城区域作为洋山深水港的大后方,能发挥的作用还是远远不止的,而它如今的经济发展就已经让我们赞叹不已了。

作为上海海事大学学生的我们,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之上,更是越发越觉得我们应好好把握现在的时光,好好深造自己的本事。

洋山深水港所带动的经济产业链促进了临港新城的整体前进,临港新城为之规划的区域以滴水湖为中心发散开来,正是我们对洋山深水港的认知实习让我们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职业规划之中,为临港新城作建设也成为了我们的一项选择。

与此同时,洋山深水港也带给了我们希望与信念,那是中华繁荣的标志。

这次实习,我们以零距离的视野观看了祖国的重大发展项目,加深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了解。

耳闻不如一见来得清晰,那34台集装箱桥吊是中华与世界的桥梁,堆场的集装
箱是中华经济的一座又一座的里程碑,洋山深水港的建设是中华经济发展腾飞的信号,洋山深水港让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