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微专题大国工程(洋山深水港、西电东送)

高考地理微专题大国工程(洋山深水港、西电东送)

2020高考地理微专题大国工程(洋山深水港、西电东送)洋山深水港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解析:D 依据图例可知,港口迁移由1时期向6时期不断变化:图示1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上,属于支流港;2、3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属于干流港;4时期港口位于黄浦江干流上和海岸线处,属于干流港和门户港;5时期港口位于海岸线处,属于门户港;6时期港口位于海洋中的洋山港,属于深海港。

故D正确。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解析:C洋山港位于海洋中小岛处,海水较门户港处要深,利于大吨位船只停靠,可大大提升上海航运能力,从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故C正确。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重点建设黄浦江沿岸港区。

20世纪90年代,上海港的建设重心移至长江沿岸的外高桥港区。

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建成,标志着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

2013年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2013年9月29日,包含洋山港区在内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

下图为上海港略图。

(1)从港口的水域条件,分析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

(2)说明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洋山港的积极影响。

答案:(1)河港泥沙淤积严重,水深不足,水域较窄,岸线长度相对需求紧张;而海港(洋山深水港)可弥补以上不足,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与停泊需要。

(2)处于亚太等重要航线的必经之地;中国沿海航线的枢纽位置;“黄金水道”长江的入海门户。

(3)货物来源增多,港口吞吐量增大,完善港区基础设施,提升港口服务等级。

解析:第(1)题,根据图文信息,从黄浦江港区和洋山港区的水深、水域面积、岸线长度等角度分析上海港从河港扩展到海港的原因。

第(2)题,从长江水运、沿海航线和国际航线三方面说明上海港水路交通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第(3)题,从港口吞吐量、港口腹地、服务等级等角度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对洋山港的积极影响。

西电东送4.读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条输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是________工业基地,B是________工业基地,C是________工业基地。

(2)北路输送的是火电,它是将________、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3)中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________水电站及_______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水电站的电能通过超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

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答案】(1)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2)山西煤炭首先,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其次,减少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对铁路沿线地区的污染;最后,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大大减少,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酸雨危害。

(3)葛洲坝三峡(4)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汛期长,流量大;又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也很大,因此水能丰富。

【解析】路线(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A.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C.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019·武威模拟)如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丁6.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5.A6.C第5题,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

第6题,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减少环境污染。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

据图回答7—9题。

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地区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8.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A.①B.②C.③D.④9.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答案7.C 8.A 9.D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

读图回答10—11题。

10.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A.能源不足B.国内市场小C.交通不便D.水资源不足11.“疆电外送”A.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B.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D.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答案10.D11.C解析10.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疆电外送”的目的地是电力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疆电外送”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大量水源,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不利条件。

故选D。

11.“疆电外送”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故选C。

12.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工程三条路线的电力构成有何差异?(3)“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解析第(1)题,“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短缺。

第(2)题,北线电力由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等能源基地火电构成;中线电力主要由长江上游水电构成;南线电力由珠江上游水电和西南火电构成。

第(3)题,“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输出地影响主要在于经济意义。

答案(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缺乏;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火电为主);中线由水电构成;南线由火电和水电构成(以水电为主)。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2.(2019·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贵州省是国家五大能源基地之一,并且独具“水火”互济优势,也是我国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省区。

下图为贵州省河流、水电站和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列举贵州省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条件。

(12分)(2)简述贵州被列为西电东送重要省区的意义。

(8分)(3)目前,贵州省就能源基地建设在优先发展水电还是火电的问题中出现了争论。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答案:(1)煤炭、水能资源丰富,并且能“水火”互济,保证能源稳定供应;地理位置优越;所在的南方诸省(市)煤炭资源储量小,市场需求量大;距珠三角近,市场广阔;交通运输比较方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促进煤炭、水能等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采矿、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加工工业、高耗能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降低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3)观点一:优先发展火电。

理由:火电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益快,有利于快速促进区域发展;火电不像水电那样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电力供应稳定。

或观点二:优先发展水电。

理由:水电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水电站建成后运转费用低。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被列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新疆在中国能源梯队中,正逐渐由“后备军”转变成“先锋营”。

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如图)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1)简述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

(2)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有哪些?(3)如果你作为规划者,是否支持“疆煤东运”“疆电外送”等项目的实施?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看,新疆资源丰富而需求量小,东部地区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

第(2)题,从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

第(3)题,若支持,要从资源外运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说明理由;若反对,则要强调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等问题。

答案:(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

新疆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2)减小交通运输压力;改善环境。

(3)支持。

理由:有利于新疆能源开发,进一步促进新疆的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或者反对。

理由:大幅度开采煤炭会破坏植被和土地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疆电外送”项目的大范围开展,会引起水、大气的严重污染;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会引发地面塌陷、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14.贵州省花江乡山高坡陡,水土流失面积达80%,干旱频率高达90%,1997年该乡森林覆盖率仅3%。

作为西电东送重点项目的马马崖大型水电站,历时2年多,于2015年1月正式投产发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