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1~3题。
1. 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A. 河流沉积出露河床B. 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 就地岩石风化D. 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2. 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A. 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B.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C. 君山冰川堆积作用D. 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3. 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 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B. 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C. 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D. 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沙丘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
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5. 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B.缓坡砂粒直径小于陡坡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
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
依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箭头代表盛行风向)。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 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A.沙源更丰富B.风力更强C.体积更大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7. 模式图中,显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A.①一②一④一③B.②一④一①一③C.②一①一③一④D.①一③一④一②8. 实际观测中,发现敦煌鸣沙山地区偏南风具有频率高且多出现在夜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A.夜晚受来自祁连山的山风的影响B.夜晚东南季风更为强盛C.夜晚亚洲高压势力更强,风力强盛D.受海陆风影响,夜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年均降水量514mm。
图3示意该段河谷沙丘分布。
据此完成9~11题。
9. 加查-米林段河谷沙滩面积最大的时间是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次年2月10. 加查-米林段河谷加查-米林段河谷流动沙丘的形成过程是A. 流水、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一风力堆积B. 流水、风力搬运一风力堆积一流水沉积C. 风力搬运一风力堆积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D. 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堆积11. 该河段挡沙墙的修建对流动沙丘影响最小的是A. 沙丘高度B. 沙丘走向C. 沙丘粒径D. 沙丘面积二、综合题。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皮拉大沙丘(44°30'N,0°30'E)位于法国波尔多市西南部约60千米处,西临大西洋,其他三面被欧洲最大的沿海森林环绕。
沙丘全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高、最大的沙丘,现每年向东推进约5米。
皮拉大沙丘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前来观光,尤其受到滑翔伞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下图为皮拉大沙丘位置示意图。
(1)简述皮拉大沙丘的形成过程。
(2)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测皮拉大沙丘东、西两测坡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简析皮拉大沙丘不断向东推进对法国的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湖湖滨地带分布有广泛风沙堆积(图5)。
青海湖区沙丘的主要沙源是西岸和北岸几条大河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沉积物,而沙丘集中分布于湖东平原。
青海湖区盛行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夏季能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青海湖岸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可发生明显改变。
近年来,近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湖区周边生态安全。
(1)分析沙丘集中分布于青海湖东部而西岸少的原因。
(2)分析克图垭口地区新月形沙丘在不同季节坡向发生明显改变的原因(3)青海省湖滨风沙入湖现象严重。
分析海晏湾西测的沙堤的成因。
(4)分析青海湖周边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答案一、【答案】1.B 2.D 3.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区域特殊地貌沙丘特征及成因。
1.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由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A错误。
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
2.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君山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
3.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君山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
【答案】4. A 5. C【解析】4. 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
故选A。
5. 风力越大,迎风坡沙丘坡度越缓;缓坡风力较大,细小的砂粒多被搬运到陡坡;该沙丘所处具体地点不确定,因而不能确定是西北风。
故选C。
【知识拓展】沙丘的形成及移动:形成沙丘最简单的方式是:一个障碍物,如石头、植物,阻止了气流,使沙子在顺风一侧堆积起来。
沙丘逐渐增大,对风携带的沙所起的阻挡作用就更大,在下风隐蔽处截住跳跃的沙粒。
沙丘增大后,开始顺风缓慢移动,呈更不对称的形状。
沙丘对气流的干扰越来越大。
这时在沙丘向风的一面风速加大,跳跃沙粒被吹动向上,并越过丘峰,下落到下风丘坡的上部,造成比较陡峭的滑面。
沙丘沙粒的直径往往小于1毫米,可使沙粒停住的休止角约为35度。
当滑面更为陡峭的上段达到或超过这个角度时,丘坡变得不再稳定。
沙子最终滑下滑面,于是沙丘便向前推进。
这就是沙丘会移动的原因。
【答案】6. D 7. B 8. A【解析】6. 材料指出“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可知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受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 根据材料可知,金字塔沙丘是由新月形沙丘改造而成的,所以最开始应该为新月形沙丘的形态,即②;随着其它风向的改造,其棱面逐渐增加,出现④①,最后形成③。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8. 祁连山位于鸣沙山的南侧,受山谷风影响,鸣沙山地区夜晚盛行来自祁连山的山风,即偏南风,故A 正确。
鸣沙山地区深居内陆,受东南季风影响小,故B错误。
亚洲高压盛行时间是在冬季,不是晚上,故C错误。
鸣沙山地区深居内陆,受海陆风影响小,故D错误。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解析】9. 题干“河谷沙滩面积最大”,河流水位最低,河床露出水面面积最大,河谷沙滩面积最大;材料“雅鲁藏布江河谷”,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河流径流量大,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床露出水面面积大,河谷沙滩面积大,选D;10. 可以用倒推的方法,从图上看流动沙丘离河流较远,是沙滩受风力作用,从沙滩搬运至流动沙丘位置后堆积,而沙滩主要是河流搬运堆积形成,再倒推回去: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堆积,选D;11. 根据第10题,流动沙丘的沙主要来自沙滩,因此,挡沙墙主要阻挡沙滩的沙到达流动沙丘的位置。
受挡沙墙的影响,到达流动沙丘的沙少了,沙丘的高度不会增加,沙丘的面积也不会扩大,风力变小,沙丘粒径也会变小,排除ACD;沙丘走向主要受风向影响,和挡沙墙无关,注意题干“影响最小”,选B。
二、12.【答案】(1)当地终年盛行西风;在西风吹拂作用下,邦克-德阿让沙洲上的沙粒被吹上海岸;受沿海森林的阻挡,风力减弱,沙粒降落、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沙丘。
(2)差异:西坡坡度缓,东坡坡度陡。
原因:沙丘西坡为西风的迎风坡,以风力搬运作用为主,坡度缓;东坡为西风的背风坡,加上森林的阻挡,以沉积作用为主,坡度较陡。
(3)扩大旅游景区的面积,增强旅游景点的可视效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埋没部分交通线路和房屋建筑等:飘扬的风沙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破坏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分析】本题以皮拉大沙丘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地质作用过程及沙丘东进的影响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皮拉大沙丘位于44°30'N处于西风带,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且西临大西洋,同时北部、东部和南部受森林的环绕;因此该沙丘的形成过程是邦克-德阿让沙洲上的沙粒在盛行西风的吹拂下,被带到海岸上,受沿岸森林的阻挡,沙粒慢慢堆积形成沙丘。
(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由于皮拉大沙丘西侧位于西风的应风坡,以风力的搬运作用,当西风搬运的沙子遇到森林阻挡后,风力的搬运作用减弱,坡度不断变缓;而东侧位于西风的背风坡,沙粒不断堆积,海拔不断升高,坡度不断变陡。
(3)皮拉大沙丘不断向东推进对法国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利影响在于沙丘面积不断扩大,能够增加景区面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收入;不利的影响沙丘东进会淹没农田、村庄、道路等;沙丘东进会淹没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威胁动物的生长环境,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沙丘东进,大量的沙尘、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等。
13.【答案】(1)全年盛行西北风;风沙向东移动堆积(沉积)。
东岸湖滩的沙丘受到东岸高山阻挡后,沙粒停落造成湖岸东测广泛的风沙堆积。
西岸湖滩的沙子,在风力作用下,多会沉降于湖中,不易形成沙丘;(2)青海湖受季风影响明显或答冬季西北风强劲,夏季东南风沿河谷侵入,风力增强使沙丘坡向改变。
(3)西风携带泥沙沉积在湖底和湖东,西风和自西向东注入湖泊的河流驱动湖水向东运动,在湖流(或湖浪)动力作用下,湖底泥沙向东推移到湖岸,水下沙堤不断增高,青海湖水位下降,最沙堤终出露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