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拉单晶炉操作规程

直拉单晶炉操作规程

夏津县奥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直拉单晶炉操作规程
版本/修订0 文件编号:AD-ZY-DJ-07-2010
1 目的
为了使单晶制造厂直拉单晶炉操作工熟练掌握单晶炉,使生产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
单晶制造厂所有单晶操作工。

3 内容
3.1 拆炉
3.1.1 准备
确认停炉冷却时间达5h,准备好钳子及取晶筐,向炉内充Ar气,确认炉内为常压时,副室门打开,关闭Ar 流量计启动液压,升起副室筒,稳住晶体轻推左旋副室,晶体筐对准副室筒口,按下晶快降速按钮。

将晶体安全降入筐内,手扶籽晶夹头,用钳子将细颈处剪断,手扶夹头,待钢丝绳拧力全部消失后取籽晶,重锤升进副室内启动液压升起炉盖。

左旋至副室筒下。

3.1.2 炉子清扫
3.1.2.1 戴好工作帽,口罩及专用手套,准备好酒精,吸尘器,无尘纸及放石墨件的不锈钢
车。

3.1.2.2 依次取出导流筒及上保温盖,先取掉热偶升起主炉室向右旋出,取出上保温筒石
英坩锅及埚底料,并放入到不锈钢桶内到指定的地方,锅底料应写清炉号及炉次。

注意:1:石墨件不能用手接触。

2:小心锋利的石英锅碎片和锅底料扎伤手指。

3:石英碎片和锅底料渣不要掉入轴波纹管及加热器缝隙内。

3.1.2.3 每炉必须在取下晶棒后及时清理过滤罐、过滤网, 3炉大清炉,每炉管道。

注意:清理过滤罐和管道,具有自燃的现象不能造成人生事故和将密封圈烧坏的
现象,所以拆除的地方必须用酒精擦净密封圈并装好。

保证密封圈的完好。

3.1.2.4 戴好一次性手套,采取自上而下的原则,清扫副室筒及炉盖,用专用工具沾上酒
精,一圈一圈的仔细擦拭副炉筒。

注意:长棍不要和钢丝绳绕在一起,用纸巾沾上酒精擦炉盖顶上密封圈及翻板阀,密封圈并保证密封较进槽无误。

3.1.2.5 主炉清扫
戴好一次性手套用吸尘器与毛刷先刷净附着在主炉室的挥发物,吸净加热器托盘,
炉底。

注意:加热器电极螺丝是否松动,炉底排气孔是否畅通。

用沾有酒精的纸巾把主
炉室及密封圈擦拭干净。

3.1.2.6 石墨件的清扫
吸净导流筒,保温罩,三瓣埚,用纸巾沾少量的酒精反复擦拭直至无污物。

文件编号:AD-ZY-DJ-07-2010
3.1.2.7 石墨件的装炉
A 埚杆装好后要拧紧螺丝,埚杆要平稳无跳动。

B 三瓣埚装入后要平稳
3.1.2.8 检查真空泵油位是否在2/3处
3.1.2.9 检查真空泵油是否干。

3.2 装炉
3.2.1 准备
戴好口罩,帽子,打开石英埚包装,取出石英埚,对光。

3.2.2 装料
用较小的料3-5㎏铺平埚底,大块料置于中间,用适当的料固定,小块料填缝,将母合金全放入中间用料盖住,最后吸净周围料渣。

注意:(1)小块料,小片料不能掉入加热器上,以防打火。

(2)放料时要轻,不能碰坏石英埚。

(3)装料时,周围空气环境要好,尽量不要造成污染。

3.3 合炉
3.3.1 料装好后,埚转开启2-3转/分,确认无短路的可能,快速降至埚下限位,应注意低
于平口位置100㎜为宜,以防下限位失灵而造成损失,关闭埚转
3.3.2 放导流筒后不要与硅材料接触
3.3.3 用酒精纸巾擦干净重锤,确认籽晶型号及晶向后,将籽晶装在夹头上,稍向下拉防
止籽晶在等径时下坠,将籽晶升入炉筒内合炉,并关闭液压泵。

3.4 抽空
3.4.1 抽空前检查冷却水压力不低于1.5㎏,确认泵无异常,所有操作过程无遗漏的程序。

按主室泵按钮2-3次运转1-2分钟,确认无异常,慢慢打开排气球阀,先打开1/3程度至压力表降到一半时,打开全部,开始抽出。

3.4.2 其次测量表数字下慢时,打开AR流量计,使AR气以30L/分的速度流入炉内,5 分
钟关闭,反复操作,使炉内真空抽至4帕以下为止。

3.4.3 关闭球阀,检查泄漏,以5分钟不大于1帕为合格,准备加热。

注意:真空不到4帕以下不加热,一般抽出需20~40㎜,抽出时为取下的晶体刻号,填写锅底料号日期,清扫炉台卫生。

3.5 溶料
3.5.1 打开AR流量开关,使炉内压力为800帕左右
3.5.2 打开加热开关,按以下时段升温
时间:0min 30min 60min
30KW 60KW 90KW
3.5.3 化料过程中注意观察炉内情况,观察电流电压是否正常,若有搭桥现象,要保持更
大的功率,使其熔化,有异常要采取措施。

3.5.4 料塌后要稍加锅位,锅转打到1转,注意液面与导流筒保持一定的距离,化硅完了,
降低功率,到引晶功率,埚升到引晶埚位,温度稳定,将欧陆表切入“自动”。

文件编号:AD-ZY-DJ-07-2010
3.5.5 给定埚转 5r/min 晶转8r/min
6r/min 10r/min
8r/min 12r/min
降下籽晶测试一下温度,校准单晶生长控制器的各参数。

3.6 引晶、放肩、转肩
3.6.1 引晶
调整欧陆表温度至引晶温度,先把晶转打开,晶转8r/min; 10r/min; 12r/min降籽晶与熔硅接触,发现有光圈出来把锅转调至给定埚5r/min ; 6r/min; 8r/min发现有四条棱出现方可引晶。

(或者:3min后根据光圈情况调整温度,合适时方可引晶,不合适时,10min后引晶。

)
3.6.1.1 打开晶开电源,晶升计长清零,开始引晶初始晶升拉速1-1.5㎜/min,温度合适
后,拉速1.5-6㎜/min,引晶30㎜后一般拉速2~6㎜/min,细颈直径3~4㎜为宜,
细颈长度120~150㎜以上,视细颈直径而定。

目的使位错全部消失。

注:找温度要有耐心,不要反复调节温度缩晶断,要重新接触好光圈,方可缩晶。

3.6.1.2 放肩
缩细颈结束后,将拉速调整到0.4㎜/min进行放肩。

降欧陆SP以降低温度放平肩
随时用测经仪测量直径大小。

3.6.1.3 转肩
距目标直径5㎜左右时,将晶升调至1.5~2.8㎜之间转肩。

转肩时拉速不应过快,
根据转肩情况,慢慢降拉速到设定的拉速(1.15),降低温度,把埚身;埚跟比;埚
升电源打开;sl/cl曲线打入自动,同时计长清零,埚位清零。

调整伊尔根光圈,压
入光圈1/3之内(规定的目标直径),调整温度与拉速。

准备投入自动控制。

3.7 等径、收尾
3.7.1 等径
转肩完成后,对拉晶状态进行10min后观察,确认正常后切入自动,认真仔细做好各项拉晶记录。

隔30min记录一次,等径部分用计算机控制器输入参数进行控制,这些数据根据能够的种类,直径及装料量不同,有差异,拉晶变更时,进行修正。

3.7.2 等径断棱
根据残留料的量确定控制方法以6寸投料55㎏为例,等径大于260㎜以上收尾炉内冷却5小时后取出,等径小于260㎜,需做回熔处理从第一次上拉开始到最后一次转肩结束时间超过48H,需要做吊料处理时,请示相关领导。

注意:熔时晶体不易降入太多,防止晶体与石英坩埚相碰撞,防止夹头松动造成拉晶影响;液面与晶体熔断后,再降晶时,若杂质或不熔时要进行拉出一点料处理。

3.7.3 收尾
当晶体达到预定程序或埚内料太少时退出自控进行收尾。

文件编号:AD-ZY-DJ-07-2010
根据收尾情况,慢慢地降下,随动调整收尾晶升,收尾长度应为晶体直径大小,收尾过程中多观察杜绝断尾。

3.8 停炉\冷却
确认收尾完成后,按埚降快慢按钮使晶体与液体面脱离30㎜,停埚转降温分两次降完,间隔30分钟,保持晶升2㎜/min,从结晶面升起1.58㎜后关闭拉速。

4 本规程由单晶制造厂起草/编制/修订。

编制:审核/会签: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