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记一记填一填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现状:(1)物种数量:估计有500万~5 000万种,目前数量日益减少。
(2)物种分布: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最为丰富。
(3)物种寿命:物种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平均寿命大约是500万年。
(4)灭绝速度:自然状态下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类活动早期:全部依赖狩猎与采集为生,狩猎是当时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2.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
3.灭绝种类: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
研一研1.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材料二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了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而选择的典型区域,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自1956年建立首个自然保护区至今,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 757个,覆盖国土总面积约13.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
有22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1)最近几百年里,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呈________变化的趋势。
(2)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做工作?(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综合生态保护区、野生生物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
其划分依据是()A.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B.自然保护区的位置C.自然保护区的级别D.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价值答案:(1)加快(2)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3)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给后代留下广阔的生存选择空间。
(4)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人工繁育基地和建立基因库实行迁地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5)A2.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3)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濒危的物种?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第(1)题,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第(2)题,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多的原因可从原有物种数量,自然和人类对物种的影响分析。
第(3)题,针对造成生物濒危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答案:(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3)宣传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感悟体会练一练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生态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答案:C2.世界上的物种主要分布在()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高山地区D.寒带地区解析:据统计,世界上约3/4的物种生活在热带地区。
答案:A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态破坏解析:藏羚羊是藏北高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大量猎杀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影响。
答案:D4.近年来,被称为生态杀手的“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严重影响原有植被。
其根本原因是()A.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其生存B.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其生长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D.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解析:“北美一枝黄花”先后在沪、苏、浙、赣等地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答案:C知识点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B.人类对森林、草地和湿地的破坏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C.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具体表现D.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不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解析:应注意理解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项错误。
森林、草地和湿地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其破坏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使组成这些生态系统的某些物种减少,甚至灭绝,而物种的灭绝可直接或间接地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故B、D两项均错误。
答案:C2.有关物种灭绝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箭竹大面积开花,会导致金丝猴死亡B.物种灭绝是不正常的自然现象C.人类对热带雨林的过度开发,会导致一些物种灭绝D.物种灭绝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人类不必为此担心解析:本题考查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物种的灭绝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不仅仅是一种偶然现象,物种灭绝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对此必须予以关注,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答案:C3.可能造成物种灭绝的自然现象是下列中的()A.采集、狩猎B.火山喷发C.赤潮频发D.气候变暖解析: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变),A、C、D三项均与人类活动有关,火山喷发属自然现象,可能会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
答案:B读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A.①B.④C.⑤D.⑥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B.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解析:第4题,纬度越低,物种越丰富。
①地位于热带,纬度最低,物种最丰富。
第5题,生物学家估计生物物种有500万~5 000万种,其中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
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但处于高纬地区,所以物种较少;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中国物种较丰富,但和人口无关;美国物种较丰富和经济无关。
答案:4.A 5.B知识点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读下图,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7.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左右D.以上说法都正确8.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禁止捕猎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第6题,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使哺乳动物受威胁,两者比重达60%,A项错误;哺乳动物灭绝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速其灭绝进程,C项错误。
第7题,鸟类受威胁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其他都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北美候鸽的灭绝进程,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第8题,从图中可得无论是鸟类还是哺乳动物,栖息地的丧失是其受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应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导致当地生物的减少,不一定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答案:综合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9.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杨树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能适应当地的恶劣条件,且生长迅速,因此,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老百姓清一色地选择杨树。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种叫天牛的树心虫在西北地区蔓延成灾,使许多杨树枝枯梢断,空心烂肠,宁夏90%以上市县受害。
在喷药救治无效之后宁夏砍了8 000万余株杨树,占1.4亿株林木总量的50%多,他们引以为豪的绿色长廊已不复存在。
材料三痛定思痛的西北人在他们对杨树过分偏爱的问题上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宁夏的二代林网,改变了单一树种结构,多树种、多层次、多林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
(1)根据材料分析杨树是怎样适应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的。
(2)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当地杨树虫害成灾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解析:越是复杂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越强,天然林病虫害少的原因,就是各种树种、草木混合,由此形成了一个生物链,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而人工林往往是树种单一,生物链十分简单,而且不稳定,很容易遭到破坏。
因此,在人工林建设中,也应该讲求科学种树,各种树种应按一定比例搭配才能形成一个基本平衡的生物链。
答案:(1)抗风沙、耐干旱。
(2)树种单一(3)必须改变单一树种结构,注重生物的多样性,乔灌草、多树种、多层次结合,形成稳定的林带结构。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据报道,一条重100克以上的长江刀鱼光是收购价就要6 600元/千克。
尽管如此高价,已经堪称水产界奢侈品的长江刀鱼,销量也很吃香。
有的渔民说,今年两天只捕到了二三条,捕鱼量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据此完成1~2题。
1.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C.长江含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2.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解析:第1题,由于刀鱼价格昂贵,吸引渔民大肆捕捞,导致刀鱼数量急剧减少。
第2题,只有限定捕鱼量和捕鱼期,才能实现刀鱼的可持续捕捞。
答案:1.D 2.C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具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