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种植计划

玉米种植计划

玉米种植计划玉米栽培和管理计划1.良种选育2.播种3.玉米苗期管理4.玉米穗期管理5.玉米花粒期管理6.适期收获7.生物的各种病害,防治第一节.玉米良种选择 (3)第二节.播种 (3)一.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主要因素 (4)二.播前整地 (4)三.种子处理 (4)四.确定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5)五.玉米播种技术 (6)第三节.玉米苗期管理 (6)一.玉米苗期生育特点 (6)二.玉米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6)三.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7)四.防治病虫害 (8)第四节.玉米穗期的管理 (9)一.玉米穗期的生育特点 (9)二.玉米穗期对环境要求 (9)三.玉米穗期管理措施 (10)四.防治病虫害 (12)第五节.玉米花粒期的管理 (12)一.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征 (12)二.玉米花粒期对环境的要求 (13)三.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措施 (14)四.防治病虫害 (15)第六节.玉米适期收获 (15)第七节生物的各种病害,防治 (15)第一节.玉米良种选择合理选用玉米良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选择玉米品种是可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经过审定或认定的品种2.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的选用不同类型的玉米3.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选用适宜的品种4.根据当地的生产水平选择适宜的品种5.根据种植制度选育生育期适宜的品种6.重视品种的合理搭配,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7.选用发芽率和纯度都合格的高质量种子,尽量选用果穗中部种子第二节.播种一.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的主要因素1.种子的生活力和成熟度2.温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一般为6-10度,最适温度是25-35度,最高温度是40-45度3.水分种子吸水达到风干重的35%-37%时就能正常发芽,通常田间持水量为60%以上才能满足玉米发芽的需要4.氧气二.播前整地1.春玉米整地技术春玉米整地应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并深耕,一般深耕20-30厘米,以熟化土壤.若前茬腾地晚,来不及秋耕,应尽早春耕,随耕随耙,防止跑墒,深耕以10-13厘米为宜2.夏玉米整地技术夏玉米生长期短,抢时抢墒早播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为了早播,往往来不及整地,需要在前茬作物播种前实施深耕整地,并且在玉米出苗后的管理措施中予以补救.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方,直播夏玉米可以在玉米出苗后再对行间进行中耕三.种子处理在玉米播种前可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的生活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苗早和苗齐,苗壮的目的.1.晒种播前选择晴天,连续暴晒2-3天,并使种子晒匀,提高出苗率2.药剂拌种用硫酸铜等拌种能减轻玉米黑粉病等的发生,用新硫酸等拌种能防治地下害虫3.种子包衣报以能防病治虫和促进生长发育四.确定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1.春玉米播种应选择地温稳定在10度以上时进行2.夏玉米播种夏玉米尽量早播3.种植密度:紧凑型品种,4000-4500株,平展型3000-3500株五.玉米播种技术1.肥盘育苗2.玉米与红薯套作第三节.玉米苗期管理一.玉米苗期生育特点苗期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是决定叶片和茎节数目的时期;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时期,根系活力为全生育期的最高时期,拔节期达到最高峰;是玉米耐旱性最强时期;是玉米整齐度的关键时期.VE:胚芽鞘露出地面V1:第一片叶完全展开,即玉米的出苗期V3:第三叶完全展开,此时玉米的生长点仍在地下4.V6:第六叶完全展开,雄穗生长锥开始伸长,即玉米的拔节期苗期结束时叶龄指数达30%左右叶龄指数=(主茎展开叶/植株总叶片数)*100二.玉米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2.水分玉米苗期有耐旱怕涝的特点,适当的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土壤相对含水量60%比较适宜生长3.养分3叶前的养分主要由种子供给,4叶开始从土壤吸收养分,苗期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6-8%,磷占5-10%,钾占8-10%三.玉米苗期管理措施1.及时补苗,定苗,间苗及时补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理密度的重要环节.玉米3叶以前,壮,弱,残苗不易准确区分,5片叶可见时,幼苗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为定苗适宜间苗,定苗时间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确定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为确保收获密度和提高群体整齐度及补充田间伤苗,定苗时要多留计划密度的5%左右,其后在田间管理中拔出病弱苗2.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作用在于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保墒散湿,提高地温,消除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以及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根系生长,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两三次,中耕深度以3-5厘米为宜3.蹲苗促苗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发育较快,为了促进根系纵向发展,形成强大的根系,为玉米后期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苗期可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4.追肥玉米施肥量的确定N P K100kg 2.2-4.2kg 0.5-1.5kg 1.5-4kg500kg 11-21k g 2.5-7.5kg 7.5-20kg20% 4kg拔节期四.防治病虫害玉米苗期害虫种类较多,发生较普遍,对于米的全苗,壮苗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地老虎,黏虫,蚜虫,棉铃虫,蓟马,麦秆蝇等第四节.玉米穗期的管理一.玉米穗期的生育特点玉米穗期一般指从玉米拔节到抽雄的一段时期,历时30天左右,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玉米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育阶段.在营养生长方面,此期根茎叶增长量最大,75%以上的根系和85%左右的叶积均在此期形成;在生殖生长方面,是决定雌雄花数的重要时期此期玉米营养生长迅速,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对水分和营养需要量也较大.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基础5.V12:第十二叶完全展开,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即玉米的大喇叭口期6.VT:吐丝前雄穗的最后一个分枝可见,即玉米的抽雄期7.R1:雄穗的花丝开始露出苞叶,即玉米的吐丝期二.玉米穗期对环境要求1.温度日平均温度在22-24度之间,利于植株生长和幼穗分化;15-27度,温度越高拔节速度越快,拔节到抽穗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雌雄蕊分化速度加快2.日照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以利于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体内碳氮平衡协调3.水分穗期对水的需求十分迫切,此期需水占一生中23-32%,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抽雄前10天进入水分最敏感时期.缺水易造成”卡脖旱”养分从拔节期开始,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此期占全生育期吸氮量的60-65%,磷占55-65%,钾占85%左右,所以重施穗肥是实现高产的关键之一三.玉米穗期管理措施1.及时中耕培土,拔除病弱株穗期中耕可疏松土壤,消除杂草,有利于蓄水保墒,促进根系发育,拔节期后结合追肥可进行中耕,深度以5-7厘米为宜,中耕时一般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培土可以增厚玉米的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的发生和伸展,也便于灌溉和排水,同时还能够减轻后期玉米的倒伏,培土宜在拔节后进行,将行间的土培到玉米根部,高度10厘米左右病弱小株既占据一定空间,消耗肥水,影响通风透光,又容易染病,不能够形成相应的产量,应及时拔除,以提高群体质量2.重施穗肥穗期需肥量最多,追肥以氮肥为主,且多选用尿素.在拔节期和大喇叭期分两次进行,可采取前轻后重施肥法,拔节期施尿素30%左右,大喇叭期70%左右,由于氮肥都具有挥发性,应深施 N P K100kg 2.2-4.2kg 0.5-1.5kg 1.5-4kg500kg 11-21k g 2.5-7.5kg 7.5-20kg孕穗期3.及时浇水和排灌穗期玉米生长旺盛,加上气温高,蒸腾量大,需水较多,降水量不足地区应及时灌水.灌水一般结合追肥同时进行,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70-80%为宜.玉米是极不耐涝的作物,降水过多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玉米受涝害四.防治病虫害玉米穗期生长快,叶片幼嫩,小气候适宜,是病虫害的一个重要时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蚜虫和棉铃虫,尤其尤以玉米螟危害最为严重.穗期害虫防治一般在小喇叭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防治,现在可采用将2.5%的辛硫磷扮成毒土后撒入心叶进行防治,使用新型无公害的菊酯类农药防治效果也很好而且农药残留量低穗期玉米生长旺盛,通风透光能力较差,各种病害也容易发生.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矮缩病,瘤黑粉病等.发病后应及时摘除染病叶或拔除染病植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500倍液,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第五节.玉米花粒期的管理一.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征抽雄到成熟为玉米的花粒期,大约经过50-60天,此期玉米营养器官已经建成,至吐丝期玉米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根系生长停止,叶片,根系逐渐衰老死亡,生长中心转向籽粒,抽雄散粉期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队粒重影响至关重要.此期管理重点是养根护叶,防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粒数,提高粒重8.R2:果穗中部籽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即玉米的籽粒建成期9.R3:玉米籽粒变黄色,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即玉米的乳熟期10.R5:籽粒干重接近最大值.即玉米的蜡熟期11.R6:植株籽粒干硬,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即玉米的完熟期二.玉米花粒期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玉米在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5-26度,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8度,粒期要求最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0-24度,如果温度低于16度或高于25度,养分的运输和积累就不能正常进行2.水分此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80-85%,水分不足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短,直接影响受精结实,受精到其后20天左右是玉米水分需求量最大,反应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使籽粒膨胀受限,也限制了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和积累,导致败育籽粒增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降低3.养分抽雄开花期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也达到了盛期,此期占全生育期氮,磷吸收量的20%,钾占28%左右;籽粒灌浆期同样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此期吸收的氮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45%左右三.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措施1.隔行去雄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一行雄穗,全田去雄二分之一,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最好将先抽雄的植株或弱株,虫株的雄花去掉,但地边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去雄时切忌损伤顶端叶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茎叶.2.人工辅助授粉在玉米盛花期如遇大风,连续2天以上阴天,雨水多及高温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宜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9-11时)进行,要边采粉边授粉.3.巧施粒肥穗肥充足不施,穗肥不足,补施粒肥.一般亩施尿素5kg或碳铵10-15kg,打穴深施.4.灌水与排涝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70%-80%,才有利于开花受精.四.防治病虫害灌浆成熟期,主要是以防止发生青枯病、全蚀病和早衰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