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

建筑工程安全评价

郑州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建筑工程安全安全评价学生姓名:刘一达(20110690216)指导教师:张景飞(副教授)专业:安全工程学院(系):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2015年 1 月 14日目录1引言 (2)2 绪论 (2)2.1研究背景及目的 (2)2.2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1国外研究现状 (4)2.2.2国内研究现状 (5)2.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7)3 建筑工程事故安全评价 (8)3.1 安全评价的含义 (8)3.2 安全评价的原理 (9)3.3 建筑工程事故安全评价原理 (10)4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1)4.1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1)4.2环境因素 (12)4.3物的因素 (13)4.4管理因素 (13)5 结论与展望 (14)5.1 结论 (14)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14)5.3 展望 (14)参考文献 (16)1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建筑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从我国近几年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施工过程中隐藏着众多不安全因素,安全生产的伤亡事故仍然有很大比例。

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前的迫切任务,随之产生的研究课题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进行评价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现有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然后从现场安全检查和项目固有风险大小两方面进行细化,结合我国建设部颁布的10 版《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中的各项安全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更新的包含了 21 个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主要指标的建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状况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论述,并且在建立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与模糊数学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模型。

最后结合建筑工程实例,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该项目进行施工安全评价,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2 绪论2.1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从 2002 年的 2245.2 万人到 2011 年已达到 3852.5 万人,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从2002 年的 18527.18 亿元,到 2011 年突破 117059.65 亿元,其年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 6.8%。

然而由于建筑施工复杂多变,不安全因素较多,使得建筑业成为一个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不仅影响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也给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图 1-1 为 2003-2012 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情况的汇总。

图1-1 2003-2012 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情况的汇总图由图 1-1 可以看出,从 2003 年到 2012 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及建筑施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起数从 2003 年的 1292 起减少 2012年的 487 起,死亡人数从 2003 年的 1524 人降低到 2012 年的 624 人,整体情况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在政府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好转,但每年全国事故发生的基数仍然比较大,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工作,怎样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评价成为安全生产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阶段,正是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段。

1用国际标准来评判的话,我国的建筑安全水平是比较差的[1]。

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对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全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施工作业环境安全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安全生产的整体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目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安全问题己经成为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巨大障。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具体状况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新的课题,同时对建筑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牵涉面广,情况比较复杂,各种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地发生。

频繁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增加了企业的无效成本,这不仅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成为项目亏损的原因之一,会严重影响到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独一无二的特点,多为多工种立体作业,施工周期长,交叉作业,因此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是使得生产做好的重要一步。

通过对施工企业进行安全评价,可以降低不安全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建筑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环节,全过程控制安全生产工作,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基于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固有特点,结合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技术规范,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为指导方针,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综合治理工作,使由各种因素环环相扣的施工现场达到最理想的安全状态,最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总目标的实现。

因此,安全生产对于巩固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价,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有力运行的重要保证。

2.2国内外研究现状2.2.1国外研究现状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20 世纪 30 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保险业。

上世纪 50年代末,系统安全工程逐步石油化工等领域发展,在其发展进程中,安全评价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60 年代,安全评价技术在系统安全工程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美国政府公布了《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这是第一次把系统安全运用于军事工业。

后又发布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一实施就对世界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和影响,并迅速被其他国家引进并推广到航空、航天、石油、核工业、化工等领域化,成为系统安全工程方面的新理论,在安全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安全评价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实际意义,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美国之后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其应用范围从最初的军事工业拓展到电子、铁路、汽车、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其中一些国家还立法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安全评价。

1975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拉姆逊先生领导的科研团队于发表了著名的《Wash-1400:The Reactor Safety Study》,在当时的科技界、工业界和工程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之后,他们对坎威岛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和德国的 19 座大型核电站进行了安全评价。

1978 年,荷兰在石油化工领域使用了这种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在美国的国家航空航天事业部门和欧洲空间事业局同样得到了非常广泛。

的应用和尝试。

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美国等国家大约有 50 家专门从事安全评价业务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美国各公司总共雇佣了约三千名专业人员来进行风险管理。

在具体的安全评价方法上,1964 年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了一种对系统危险性进行评价的方法:火灾、爆炸指数法,它是对化工工艺的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价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一种方法,火灾爆炸指数法运用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践结果,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用经济的大小来反映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性的大小和所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英国在评价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时采用了概率评价的方法,推动了定量评价工作的发展。

在建筑施工领域,Evelyn Ai Lin Teo开发了一套叫做建筑安全指标评价工具(CSI Assessment Tool)的系统来评价建筑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日本提出了安全诊断表的方法,通过对 9 个项目进行四级打分来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

在安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美国的 W.G. Johnson于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了一种全面的职业事故调查和安全计划分析的方法-----管理疏忽与风险树(MORT)评价方法。

此方法着重关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疏忽、失误以及和管理系统的缺陷,其中主要运用了变化分析、能量转移及屏障、安全系统和风险评价等较为先进的概念。

Kjellen & Tinmannsvik又发展了用于事故调查与安全审查中信息的收集的安全管理与评价技术SMORT(Safety Management Oversight &RiskTechnology),它是在 MORT 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

2.2.2国内研究现状上世纪80年代,安全系统工程技术才开始进入我国,开始在各个工程领域运用,由于我国对安全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吸收借鉴国外方法的基础上目前主要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安全评价,其中安全检查表法主要依据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目前,我国研究人员对建筑工程安全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评价层次、安全评价方法和安全评价指标的设计三个方面。

对安全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层次:施工方案层次、项目层次和企业层次。

针对施工方案层次的安全评价,罗东统计了近十年三级以上的建筑安全事故建立了危险等级评价法(DRE),该方法主要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方案实施安全评价,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在项目层次上,林文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技术,应用事故树评价法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创建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许程洁通过对影响事故发生的因素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动态危险源理论,构建了反映项目安全状况的安全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函数,建立了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模型;李飞建立了施工安全精细化评价的指标,并通过 BP神经网络构建了施工安全精细化评价模型,利用 MATLAB 语言编制实现评价模型的程序系统,并用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程序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牛世杰通过对事故的有害危险因素分析确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结构重要度进行计算确定权重,建立了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

在企业层次上,张文博提出了适合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安全评价模型,将AHP、Fuzzy和ANN3 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的综合评价模型;陈安明在国家行业标准确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集值统计方法的施工企业安全等级评定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