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仿佛看到了:
讨论交流 衣衫褴褛的妇女( )地哭诉着(
)地训斥着:(


中国巡警(
一旁的大个子洋人(
)地说:(


围观的中国人有的自言自语:( 有的走到妇女身旁劝道:(
中华不振
令人心痛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战争,霸占了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 《南 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 是: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 和平状态。2.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 、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 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 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 务。4.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5.另 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 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6.废除公行制度 ,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铿锵有力:形容有节奏,响亮而有力。
我会写
帝 义 伯 租 振 范 闯 凡 巡 嚷 妇 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思感悟: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 什么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思感悟:
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 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 课文中去找一找,划出来。
读一读,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表 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 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 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 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 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 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 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 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 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 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 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中华不振
读思感悟:
*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体会 到了中华不振的?把相关语句用横 线划出来。 *四人小组交流你划的语句和读 书感受。
听到 哭 训 看到 握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 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 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借地,惹出麻烦来就糟了, 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 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 ,没有再说什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
什么?
2、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
事?
3、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不振”,周恩来亲眼 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 正的待遇 。
返回
中华:指中 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指兴 起。 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踊跃 肇事
1、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就将同学们的热情调动 了起来,一个个( )发言。 2、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 心,哪天一定要去租界看看。 ),他下定决
3、人还在车轮底下,( )司机却跑了,他 必将受到法律的( )。 4、周恩来认识到,中国人若不想再受到帝国主 义的( ),就要振兴中华。
讨论交流
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中华不振
令人心痛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国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 战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周恩来从租界回来经常独自沉思, 他可能在想什么?让我们走进周恩来的 内心,把交流结果写下来。
周恩来站了起来,
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
选词填空
讨论交流 欺凌 惩处 疑惑不解
我会认
崛 嚷
帝 惩
范 铿
巡 锵
我会读:
崛起 帝国主义 伯父 租界 中华不振
打破沙锅问到底
驱使
模范 始终 疑惑不解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 吵嚷
耀武扬威 巡警
衣衫褴褛
胸怀
得意扬扬
惩处 究竟 抱负
欺凌 振兴中华
铿锵有力 喝彩
焦点:比喻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 底。 衣衫褴褛:衣服破破烂烂。
中华不振
令人心痛
1894年 4月17日,李鸿章签订丧 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 约》共11款,主要内容有:1.中国 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 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 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 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 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 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 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 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 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 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 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 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 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 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 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 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 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 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本文讲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中国 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 的事情后,感悟到“中华不振”, 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 事。
返回
我会认:
Jué
崛 崛起

义 意义
fàn
范 范围
xún
巡 巡查
rǎng
嚷 叫嚷
chéng kēng qiāng
惩 惩罚 铿 铿锵有力 锵
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布置作业: • 1.课后阅读《大地的儿子》 或其它有关周恩来的故事。 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用 讲故事,写读后感,办手 抄报等形式,与同学分享, 交流。
课文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 中华不振的现实后,立志为振兴中华 而读书的事,表现了少年恩来的博大 胸怀和远大志向。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 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 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 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 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 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 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 握着拳头。但是,在外 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 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 幸的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 握着拳头。但是,在外 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 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 幸的妇女。
为中华之强大而读书! 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精研社会(各种)科学为挽救祖国的危亡 气势豪迈的歌曲
面壁十年图破壁,
刻苦钻研是为了能在学成之后,像破壁而飞的巨龙 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返回
第一件: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 “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

第二件: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
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
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
第三件: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
自己的心迹: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返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