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和建议摘要: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地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仍处于较低水平。

综合之前学者们的分析方法做出变化,作者以反映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惯用指标作为定量分析的被解释变量,选取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且对各自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得出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开放度和货物贸易额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存在正向显著关系,最后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给出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服务进出口额从2007年的2509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6043.4亿美元,7年时间里增长了1.5倍。

“十二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额的4.6%和8.1%,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二位。

但是,当前的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特别是全球服务需求总体疲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好,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商品和服务需求下滑。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总体持续回落,服务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有所放缓。

特别是全球货物贸易持续低增长,全球航运市场深陷低迷,与之密切相关的运输、保险等服务回升乏力。

再看国内,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很重,2015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长速度跌至6.9%,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跌破7%。

在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不稳定的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会拖累服务贸易的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我国“十三五”规划对对外贸易做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指示。

规划中指出“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为此,我国的服务贸易就必须完善投资布局和发展结构,扩大开放领域,努力扩大和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包括资本和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技术,加深“走出去”战略,“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

将此次的全球的经济下行压力当作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转变的很好契机,逐步实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占比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达到小康社会的一个有效的侧面反映。

因此,深刻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学者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主要从两方面来:(1)通过介绍反映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通用指标来进行定性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

其中,郭清根(2009)选取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分别来说明我国贸易竞争力强弱,分析得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世界范围总体处于较弱的水平;(2)运用经济学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寻找一些和贸易有关指标最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定量的回归分析。

其中国内的学者大多是从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中6个核心要素下进行变量的选取,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服务产业市场开放程度、政府政策和机会。

其中,周经、吕继跃(2008)则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分析,以外汇收入作为因变量,发现旅行社数量、定期航班航线数量对旅游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有显著的影响且其影响大于旅游人力资源。

肖德,叶茂升(2010)认为将服务贸易出口额作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替代变量做法欠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兼顾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差额指标和规模指标的竞争力的最大公因子作为被解释变量,得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业劳动投入等初等生产要素对我国服务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人力资源和研发活动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其影响甚微。

韩文丽、李玲慧(2011)将人力资本、城市化率、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分析得知上述变量均与服务贸易竞争力正相关,其中城市化率最为显著。

关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较多,但是以往学者们大部分都是从单一的角度来分析,不是通过对选取指标的分析进而进行定性分析给出建议,就是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定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且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处理把握的不是很好,所以作者以反映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惯用指标作为定量分析的被解释变量,选取作者认为可能相关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双对数模型且对各自进行ADF检验和协整分析,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和实际经济意义作出解释,最后对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给出建议。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服务贸易规模不断加大,逆差持续上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呈现低速增长,直至中国加入WTO以来开始高速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在国内与服务贸易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服务贸易占国名生产总值的比率逐渐上升。

根据商务部2015年上半年发布的数据来看,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2.6%,增速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4.7%的平均水平。

其中,服务出口2222.1亿美元,增长7.6%;服务进口3821.3亿美元,增长15.8%。

同时,服务贸易逆差快速扩大。

从1992年以来,只有1994年服务贸易处于顺差,其他年份均处于逆差状态。

从1992年逆差额为6亿美元到2009的85亿美元,再到2014年的的至1599.3亿美元,扩大趋势依旧不减。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2014》二.服务贸易结构总体发展不健全,非传统优势服务行业逐步改善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从1992年以来,传统优势行业中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总体占比很高,占据半壁江山,而其他行业发展例如通信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占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从近几年开始,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经济的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与接轨,中国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呈现稳步增长势头,成为服务贸易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

在2014年,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9.5%、24.6%、25.4%。

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信服务、广告宣传进口分别增长61%、42%、40.7%和21.2%。

同时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表明,在2015年1-3月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实现1.5倍的高速增长,成为今年的服务贸易发展亮点。

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助力,推动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97-2013年中国传统服务行业发展概述服务贸易总额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亿美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衡量指标(一) 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的是一个国家某产业出口总额占世界同类产业出给他 额的比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公式为: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该指标的数值越高,则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通常情况下,如果MS>3.25%,说明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

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贸易总体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

从2009至2014年,MS 值一直保持在4.5%左右,且超过国际一般标准3.25%,反映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处于较高水平且稳步向上。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4》整理得出(二)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C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它用来表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公式为: TC= ie im ie imX X X X -+ 其中ie X 表示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 ,im X 表示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出口额,其取值范围为(-1,1)。

当 TC>0 时,说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强;当 TC 的值接近于 0时,说明竞争力接近平均水平;若TC= -1,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只有进口;若 TC=1时,则说明该国服务贸易只有出口。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服务贸易2014》整理得出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TC 指数自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零左右,说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只能处于平均水平。

其中,从2008年开始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从-0.038下降至-0.265,且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0.021,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劣势。

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一)影响因素的选取为了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其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相关性,本文选取了1997-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总计18年的数据,包含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数据,使分析更加科学有效。

同时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MS )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替代变量,因为该指标包含了本国与世界服务贸易量信息,相对其他指标更具说服力。

1.外商在华年度直接投资(FDI )外商直接投资目前主要集中于国内的制造业,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可以有效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弥补了我国资本存量不足的缺陷,起到了优化资源的作用,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本文选取年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资金作为解释变量。

2.货物贸易出口额(GEX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密切,且逐渐形成一种协同发展趋势。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在几十年的贸易发展中积累了大量贸易优势。

现代的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然而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其奠定了基础。

同时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倒逼货物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在生产性和流通性服务得到快速提升。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发展。

3.服务贸易开放度(OPEN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是以世界为基础的交流与发展,某国若想提高本国在世界的竞争力就必须坚持加大开放贸易服务范围和程度的理念不变,在打破国内服务产业垄断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使本国的服务贸易逐渐与世界一流水平接轨,同时更好地优化国内行业格局使经济向更高效转移和发展。

(二).模型建立1、 回归方程建立本文采用双对数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123LnMC LnFDI LnOPEN LnGXE u αβββ=++++其中α、1β、2β、3β是回归方程待估计参数,其分别为常数项,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对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额的弹性大小,u 为随机扰动项。

采用双对数模型的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对减少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的考虑;一是对模型的系数转换成弹性根据有经济解释意义。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和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世界银行统计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