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岳阳楼记习题语文版272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岳阳楼记习题语文版272

23 岳阳楼记
01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谪.守巴陵(zhé)浩浩汤.汤(shāng)qiáng(樯)倾楫摧岸芷汀.兰(tīng)
迁客骚.人(sāo) 霪.雨霏霏(yín)日星隐yào(曜) 宠辱xié(偕)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百废具兴
..(都,全)(兴办)
(2)增其旧制.(规模)
(3)属.予作文以记之(托付)
(4)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好景色)
(5)朝晖.夕阴(日光)
(6)前人之述备.矣(全面,详尽)
(7)南极.潇湘(尽,直到尽头)
(8)连月不开.(放晴)
(9)日星隐曜.(光芒)
(10)满目萧然
..(凄凉冷落)
(11)春和景.明(日光)
(12)波澜不惊.(起,动)
(13)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14)宠辱偕.忘(一起)
(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16)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归附)
3.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
C.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D.不以.物喜/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析:A.看/景象;B.这样/……的样子;C.有时/或许;D.因为。

)
4.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杰出的思想
家、政治家、文学家。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抒发作
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3)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景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
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文中描绘洞庭湖月夜美景的语句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峰,容纳下长江,水势汹涌壮阔,宽阔无边。

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景象千变万化。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统统忘记,(于是)迎风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6.下面是分别题在江南三大名楼上的对联,请阅读对联,找准特征,写出楼名。

(1)上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下联: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黄鹤楼
(2)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滕王阁
(3)上联:水天一色,洞庭西下八百里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下联:风月无边,淮海南来第一楼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岳阳楼
7.右图是岳阳楼的图片,请认真观察,以导游的身份说几句话,向游人介绍岳阳楼并欢迎他们前来观光,要求语言生动、优美,具有感染力,50
字以内。

示例:“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美丽的岳阳楼与勤劳的岳阳人
民欢迎您踏上这块充满文明与智慧的土地!
02课内精读
8.“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希望拥有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同样的品德,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9.下列对课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示例:文天祥于国难当头时,临危不惧,誓死卫国,忠贞不渝,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绝唱。

03拓展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
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①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时有小舫往来。

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

13.【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甲】文中,霪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原因是:“迁客骚人”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的,袁中道是由景生情。

附【乙】文参考译文:
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熨烫过一样平坦。

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写在白色溪水的绢上。

举杯同饮,意趣闲淡。

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

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快捷。

傍晚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

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