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鉴赏练习

古诗词鉴赏练习

古诗词鉴赏考情预测1.选材范围诗词并重,突破名家名作的局限,命题视线将关注非名家名作。

2.鉴赏重点是诗词中的形象,热点是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难点是诗词的表达技巧。

3.命题的新动向值得重视:一是将文学常识与鉴赏结合考查,二是提高鉴赏题的赋分值。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从军行陈羽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②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③雪。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④,总是关山⑤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④新声:新的乐曲。

⑤关山:山川关隘。

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答:(2)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4分)答: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分)(2)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

”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

(4分)答:(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观书有感朱熹昨夜河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这两首哲理诗揭示了什么道理?(4分)答:(2)这两首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

(2分)答: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1)这首词的词牌是(1分),词人即景感怀,抒发了。

(1分)(2)这首词在《东坡乐府》中极有艺术特色,请选其一点,作简要分析。

(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7分)诉衷情·送春万俟咏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露①。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露:酒的泛称。

②赊:远,长。

(1)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2)黄昇《花庵词选》录这首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分)六、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清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请分析本曲中数词运用的特点和作用及本曲写景的层次顺序。

答:七.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

(6分)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3分)杜诗: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

周诗: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3分)答: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选自2005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北宋)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危楼:高楼。

②黯黯:迷蒙不明。

③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问: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答: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首诗属于体裁。

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情。

(2分)(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

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景抒情的妙处。

(4分)答:十.阅读下面的组词,回答问题。

(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5月份模拟语文试题)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好,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1)白居易把情看作诗歌的“根”,认为作诗谱歌,应力图以浓郁的真情实感动人心魄,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艺术经验。

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2)从艺术特色的角度,任选一个点作一点赏析。

(4分)答: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选自山东诸城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答:(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答:十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6分)听蜀僧浚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⑴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4分)⑵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蜀中九日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

”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答:十四.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台城韦庄鹿柴王维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答:十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别滁①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作者于庆历五年(1045)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做了两年多地方官。

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滁州父老亲故为作者饯行,本诗即写当时情景。

有人说这首离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乐观开朗的,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具体赏析。

答:十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第三联的内容;(2)自选角度对该联进行简要赏析。

古诗阅读鉴赏练习一、请简要说明下面诗中“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的寓意。

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二、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答:三、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早发白帝(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此诗为作者被流放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作。

答:四、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答:五、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中蚕妇这一人物蚕妇(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答:六、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焚书坑(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答:七、试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

八、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九、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殿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

答:十、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答:十一、简要赏析下面一首诗描绘的意境。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答:十二、试简要分析下面一首诗后两句所包含的哲理。

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答:十三、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凤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答:十四、请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春日五首(其一)(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答:十五、简要赏析下面一首诗的意境。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古诗词鉴赏参考答案一.【命题依据】本题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鉴赏人物形象和表达技巧的方法,提升应试能力。

【分析解答】(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