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上古诗词赏析练习1

九上古诗词赏析练习1

九上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 1
(一)月夜忆舍弟杜甫
1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句。

(3分)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3分)
(二)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1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
3.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
(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2分)
3•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4分)
4.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

请结合诗句具
体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商山早行温庭筠
1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行悲故乡” 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3.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抒发出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6.“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一)2. (3分)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3.(3分)“月是故乡明”思乡(1分);“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1分);“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1分)
(二) 2.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3.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三) 2.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1分),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1分)。

3.“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2分),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2分)。

4.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

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

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
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

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四) 2.思念故乡;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
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4.鸡鸣之声从朦胧的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5.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1分)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1分)(共2 分)
6.“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

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7.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