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婆龙猪婆龙,产于西江。
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
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
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
一客自江右来,得一头,势舟中。
一日,泊舟钱塘,缚稍懈,忽跃入江。
俄顷,波涛大作,估舟倾沉。
(扬子鳄)译文:猪婆龙产于江西,形状像龙,但比龙身子短,能横着飞,常飞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鹅鸭吃。
有时有人捉住一头,就把它杀掉,把肉卖给陈、柯两家。
这两姓人家都是陈友谅的后裔,从祖辈传下来就吃猪婆龙肉,别姓人家不敢吃。
一天,一个客人从江的西边来,捉到一头猪婆龙,把它绑在船上。
这艘船停在钱塘江边,因为没把猪婆龙绑结实,被它跑掉,一头扎进江里。
一转眼的工夫,江里波浪涛天,船立刻翻了。
快刀(古文)明末济属多盗,邑各置兵,捕得辄杀之。
章丘盗尤多。
有一兵佩刀甚利,杀辄导窾(kuǎn。
从穴,款声。
本义:空隙;洞穴)。
一日捕盗十余名,押赴市曹。
内一盗识兵,逡巡(退让,退却的意思)告曰:“闻君刀最快,斩首无二割。
求杀我!”兵曰:“诺。
其谨依我,无离也。
”盗从之刑处,出刀挥之,豁然头落。
数步之外犹圆转,而大赞曰:“好快刀!译文:明代末年,济南府属下各地有很多强盗,每个县都设置军队,捕到强盗就杀掉。
章丘县的强盗尤其多。
这个县的官军中有一个士兵,佩带的刀特别锋利,杀人不用费劲。
一天,官军捕获了十几个强盗,全部押赴法场斩首。
其中一个强盗认得这个士兵,便犹豫地凑上前去说:“听说您的刀最快,砍头不用砍第二次。
求您杀我吧!”士兵说:“好吧。
你跟在我身边,不要离开我。
”强盗跟着士兵来到刑场,士兵一刀砍去,强盗的脑袋骨碌一声掉下来,滚到数步之外,一边在地上打着转,嘴里还大声称赞道:“好快的刀!”狐联焦生,章丘石虹先生之叔弟也。
读书园中。
宵分,有二美人来,颜色双绝。
一可十七八,一约十四五,抚几展笑。
焦知其狐,正色拒之。
长者曰:“君髯如戟[,何无丈夫气?”焦曰:“仆生平不敢二色。
” 女笑曰:“迂哉!子尚守腐局耶?下元鬼神[7],凡事皆以黑为白,况床第间琐事乎?”焦又咄之。
女知不可动,乃云:“君名下士,妾有一联,请为属对,能对我自去: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
”焦凝思不就。
女笑曰:“名士固如此乎?我代对之可矣: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一笑而去。
译文:有个姓焦的书生,是章丘县虹先生的叔伯弟弟,在一个园子里读书。
一天夜里,有两个美人来到园子里,长得都非常俊美。
一个是十七八岁;一个十四五岁,走进焦生屋,就扶着桌子对焦生笑。
焦生一看就知道是两个狐女,便非常严肃地叫她们走。
大的女子说:“你胡子这么长,为什么没有一点大丈夫气?”焦生说:“我焦某生平不好二色。
”女子笑着说:“真是个书呆子,你还遵守着那些陈腐规矩吗?下界的鬼神,凡事都拿黑的当白的,何况这床上的小事呢?”焦生再次怒斥她们出去。
女子知道打动不了焦生,就说:“你是读书名士,我有一副对联,请你作下联,能对上下联我就走:‘戊戍同体,腹中只欠一点’。
”焦生听罢,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下联来。
女子笑着说:“名士就是这样吗?还是我代你对上吧:‘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说罢,一笑而去。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以故床头樽常不空。
一夜睡醒,转侧间,似有人共卧者,意是覆裳堕耳。
摸之则茸茸有物,似猫而巨,烛之狐也,酣醉而大卧。
视其瓶则空矣。
因笑曰:“此我酒友也。
”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留烛以观其变。
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
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
生曰:“我癖于曲蘖,而人以为痴;卿,我鲍叔也。
如不见疑,当为糟丘之良友。
”曳登榻复寝。
且言:“卿可常临,无相猜。
”狐诺之。
生既醒,则狐已去。
乃治旨酒一盛专伺狐。
抵夕果至,促膝欢饮。
狐量豪善谐,于是恨相得晚。
狐曰:“屡叨良酝,何以报德?”生曰:“斗酒之欢,何置齿颊!”狐曰:“虽然,君贫士,杖头钱大不易,当为君少谋酒资。
”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
”诘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肴,以佐夜饮。
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发之。
”如其言,果得钱百余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
”狐曰:“不然。
辙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谋之。
”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
”从之,收荞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
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亩。
但问狐,多种麦则麦收,多种黍则黍收,一切种植之早晚皆取决于狐。
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视子犹子焉。
后生卒,狐遂不复来。
【酒友】有个车生,家产还算不上中等人家。
可是整天饮酒,晚上如不饮上三大杯便不能睡觉。
因此,床头的酒瓮经常不空。
一天夜里,车生睡醒,一转身,觉得好像有个人同他睡在一块。
起初他以为是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用手一摸,毛茸茸的一件东西,像猫但比猫大。
用灯一照,原来是只狐狸,像犬一样卧着,醉得呼呼大睡。
他一看自己的酒瓶,全空了,就笑着说:“这是我的酒友啊!”不忍心惊醒它,给它盖上衣服,用胳膊搂着它一块睡下,又留着烛光看它的变化。
半夜里,狐狸欠身伸腰,睡醒了。
车生笑着说:“睡得真美啊!”打开盖着的衣服一看,是一位俊俏书生。
书生起身在床前跪拜,叩谢车生的不杀之恩。
车生说:“我嗜酒成癖,但人们都认为我痴。
你才是我的知己,如果你不疑心,我们就结为酒友。
”说着又拉他上床睡下,说:“你可以常来,我们不要互相猜疑。
”狐狸答应了。
车生早晨醒了以后狐狸已经走了,他就准备了一些美酒,专门等候着狐狸来。
到了晚上,狐狸果然来了,二人促膝畅饮。
狐狸酒量很大,说话诙谐,两人相见恨晚。
狐狸说:“几次来饮你的美酒,怎么报答你呢?”车生说:“斗酒之欢,何必挂在嘴上?”狐狸说:“虽然这样,你并不富裕,弄点酒钱很不容易。
我应当为你筹划点酒资。
”第二天晚上,狐狸来告诉车生说:“从这里往东南七里路,路边有遗失的金钱,你可早点去捡来。
”第二天早上车生去了,果然拾到二两银子。
于是就买了佳肴,以备夜里饮酒用。
狐狸又告拆车生说:“院后的地窖里藏着银子,你应当挖出来!”车生按它说的做了,果然挖出成百上千的银钱。
车生高兴地说:“我口袋里有钱了,不用再为买酒犯愁了。
”狐狸说:“不对。
车辄中的那点水怎够长时间捧用呢?我要再为你想个法子。
”又过了一天,告诉车生说:“集市上的荞麦价钱很便宜,这是奇货,你可以屯积。
”车生听从了狐狸的话,收买了四十多石荞麦,人们都笑话他。
没过多长时间,天大旱,地里的谷子、豆子都枯死了,只有荞麦还可以种。
车生卖荞麦种,赚了比原来多十倍的钱,从此就个很富裕了。
他又买了二百亩肥沃的良田,只要问狐狸,说多种麦子,麦子就丰收;多种高梁,高梁就丰收。
种植的早与晚,都让狐狸决定。
车生同狐狸的关系越来越好,狐狸称呼车生的妻子为嫂,把车生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儿子。
后来车生死了,狐狸就不再来了。
4.对下列加点的实词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家不中资,而耽饮耽:沉溺B. 意是覆裳堕耳意:心意C. 日稔密,呼生妻以嫂稔:熟悉D. 院后有窖藏,宜发之发:打开5.全能表现狐重情重义的一组是(3分)①卿,我鲍叔也②呼生妻以嫂,视子犹子焉③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④从之,收荞四十余石⑤院后有窖藏,宜发之⑥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A.②③④B.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6.对文本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 姓车的书生,家里不是很富裕,却特别爱喝酒,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要是不喝上三杯酒,简直就睡不着觉,所以每天床头的酒杯里总是有点酒。
B. 车生知道狐狸喝了他的酒,也不忍心叫醒他,就给他盖好了被子,和他一起躺在床上,并且点着蜡烛好观察他的行动。
21世纪教育网C. 狐生惊醒,连忙拜倒在床前,感谢车生没趁自己酒醉时伤害自己。
车生却告诉他说自己因沉迷饮酒,无人理解,希望狐生能做自己的酒中知音。
D. 狐生多次喝车生的酒,况且自己酒量又大,很是过意不去;而车生也认为自己的酒不合口味,于是让狐生用了很多办法来获利买酒。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摸之,则茸茸有物,似猫而巨;烛之,狐也,酣醉而犬卧。
译文:(2)虽然,君贫士,杖头钱大不易,当为君少谋酒资。
译文:《管仲与鲍叔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划策,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
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