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叶生》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xx》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
原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

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

见其文,奇之。

召与语,大悦。

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

公期望綦切。

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

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

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

无何,寝疾。

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

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

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

”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

”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

公喜,逆而问之。

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

今幸可从杖履。

”公乃束装戒旦。

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

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

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

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

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

惨然不乐。

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

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

携生赴监,与共晨夕。

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

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

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疏,意甚悲恻。

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

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

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僻吓生人。

”生闻之,怃然惆怅。

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

公子闻之,涕堕垂膺。

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

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

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译文:
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

恰巧关东的丁乘鹤,来担任淮阳县令。

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

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第一名。

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

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

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孱弱,呆如木偶。

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

叶生非常感激。

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

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

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源不见效。

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

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

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

”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

”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

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

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

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

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

”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

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

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

但是却特别聪颖,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

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好久公子考了个第二名。

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他耽误了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

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哀不乐的神色。

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

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

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

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

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

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

”叶生也很怡悦。

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疏,心里非常难过。

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

妻子凑巧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

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弱和儿子太小的缘故。

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

”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

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已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

妻子惊慌地看了看,她悲哀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

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

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

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

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异史氏说:“魂魄跟从知己,竟然会忘记自己已经死了?听说的人都表示怀疑,我却深信不疑。

叹息啊!命运不蹇,时运不济。

经历之处,总难遇合。

古今痛哭的人,只有献和氏璧的卞和和你啊;举世贤愚倒置,能慧眼识人的伯乐如今又在哪里?天下才华不凡却如叶生那样沦落的才子,也是不少,回首四顾,天下哪里会再有一个丁令威出现,让人生死跟随他呢?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