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
定义:指单个细菌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单一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特征:大小、形状、边缘、颜色、表面、透明度、湿润度、黏度、溶血性。
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混浊
沉淀:多见于链状排列的细菌。
菌膜:多见于厌氧菌。
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有鞭毛细菌:
在培养基中沿穿刺线并向外扩散生长,穿刺线边缘模糊。
无鞭毛细菌:
只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边缘清晰。
生化试验鉴定:糖发酵试验、淀粉实验、油脂水解试验、吲哚实验、M.R.及V.P的原理及方法。
1.淀粉水解试验
1.将固体淀粉培养基熔化后冷却至50℃左右,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2.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4部分。
3.将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在不同的部分点种,
在平板的反面分别在4部分写上菌名。
4将平板倒置在37℃温箱中培养48h。
5观察各种细菌的生长情况,打开平板盖子,滴入少量卢氏碘液于平板中,轻轻旋转平板,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
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水解,为阳
性。
透明圈的大小可初步判断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强弱,即产生胞外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2油脂水解试验
1将熔化的固体油脂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充分摇荡,使油脂均匀分布,无菌操作
倒入平板,待凝。
2用记号笔在平板底部划成4部分,分别在4部分标上菌名。
3用无菌操作将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划接种
于平板的相对应部分的中心。
4将平板倒置,37℃温箱中培养48h。
5取出平板,观察菌苔颜色。
如出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水解,为阳性反应。
3糖发酵试验
1用记号笔在各试管外壁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的名称和所接种的细菌菌名。
2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三支不接种,
作为对照。
另取乳糖发酵培养基试管3支,同样分别接入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第
三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在接种后,轻缓摇动试管,使均匀,防止倒置的小管进入气泡。
3将接过种和作为对照的6支试管均置37℃中培养48h。
4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及徳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
4吲哚试验
1用接种针将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分别接入2支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中培养
48h。
2于培养48h后的蛋白胨水培养基内加入3~4滴乙醚,摇动数次,静置1min,待乙醚
上升后,沿试管壁徐徐加入2滴吲哚试剂。
在乙醚和培养物之间产生红色环状物为阳性反应。
5甲基红试验
1用接种针将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分别接入2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中培养48h。
2培养48h后,将1支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培养物内加入甲基红试剂2滴,培养基变为红色者为阳性,变为黄色者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