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2014年5月,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再次成功合成117号元素.该元素已获正式名称“Ununseptium”,元素符号为Uus.该原子的原子核内有ll7个质子,原子质量约是氢原子质量的291倍,是目前获得正式承认的最重的原子.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 1l7B. 174C. 291D. 408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OB. ZnC. 2ND. CO3.观察方框中的分子模型,并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种圆圈代表一种原子)()A. 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 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 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 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4.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丁互为同位素B. 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 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 甲、丙为同一种原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4.0分)5.现有①纯净的氧气,②纯净的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氯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填序号).6.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1)2 个氢原子:______;(2)氧元素:______;(3)n 个铁原子:______。

7.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_.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第 2、3 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1)下列各组元素中,组内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

①Na、Cl②O、S③F、Cl④Cl、Ar(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______。

9.组别质子中子电子A141414B263024C263026D141614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_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1.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

(2)1um 金箔包含了 3000 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

A.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B.正负电荷均匀分布C.核位于原子中心,质量集中在核上(4)1919 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

1.【答案】A【解析】解:由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为117个。

故选:A。

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解答本题.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2.【答案】B【解析】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Zn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锌元素,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种元素或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3.【答案】D【解析】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氢分子。

故A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甲烷分子等,故B正确;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二氧化碳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故C 正确;D、不同的分子里可能有相同的原子,例如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会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不同种分子的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4.【答案】B【解析】解:A、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甲、丁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互为同位素原子,故A错;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乙和丁的质子数相同,所以是同一种元素,故B正确;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甲、丙的质子数相等,所以核电荷数也相等,故C错;D、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原子,所以甲和丙不是同一种原子,故D错。

故选:B。

A、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原子;B、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D、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5.【答案】①⑤③④⑥⑦⑧②【解析】解:氧气和硫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氯酸钾、水、氧化镁和氯化钠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①⑤;③④⑥⑦⑧;②.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6.【答案】2H O nFe【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2)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氧的元素符号是O。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n 个铁原子表示为:nFe。

故答案为:(1)2H;(2)O;(3)nFe。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解析】解:(1)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2)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方程式为:2H2+O22H2O,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该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1)C;(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根据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2)根据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答案】②③铝【解析】解:(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解答,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可知②O、S③F、Cl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故选②③;(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铝;答案:(1)②③;(2)铝;(1)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解答;(2)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是铝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9.【答案】B AD【解析】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B、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其中AD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填:B,AD.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同位素是指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答案】金属55 AC【解析】解:(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故答案为:金属;55;(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

所以原子序数:Z>Y,故A说法正确;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D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想等;故B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说法正确;故选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