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堂通道(沿江大道-农技路)道路排水工程粉喷桩工程施工方案建设单位: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设计单位:湖北省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湖北楚元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编号:编制时间:2016年12月三才堂通道(沿江大道-农技路)道路排水工程粉喷桩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三才堂通道(沿江大道-农技路)道路排水工程粉喷桩地基处理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三才堂通道(沿江大道-农技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三、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图纸,三才堂通道粉喷桩软基处理范围为道路南侧雨水砖沟基础及污水管基础部分,根据雨水砖沟及桩位布置情况,粉喷桩的施工范围为K0+640~K1+707.336,处理宽度为8.9m,采用粉喷桩加固处理地基。
共设计粉喷桩27355.2米,总根数为7733m,桩径为500mm,桩中心距为 1.2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置换率为15.7%。
水泥掺入量55kg/m,桩长根据设计图纸参考桩长结合施工电流双控,固化剂采用普通硅酸盐32.5等级水泥,设计要求粉喷桩加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 87KPa,单桩承载力达到97KPa。
图3.1粉喷桩处理软基横断面示意图图3.2 粉喷桩平面布置图表3.1三才堂粉喷桩处理软基工程量表桩号范围序号K0+640~K1+707.336 K0+640~K1+707.336 K0+640~K1+707.336 处理宽度(m)8.9 8.9 8.9桩长(m) 4.8 4.3 3.5-2.8桩径(m)0.5 0.5 0.5桩间距(m) 1.2 1.2 1.2 桩根数645 1680 5408桩总长(m)3096 7224 17035.2褥垫层(m)452.6 1174.7 3800.5四、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4.1粉喷桩施工计划时间本计划施工时间为:40天,具体开工时间以实际施工时间安排为准。
4.2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项目经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施工规范和施工工法等强制性文件。
(2)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学审施工图纸,熟悉图纸上的设计要求,做好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施工交底工作。
(3)根据业主或有关部门提供的书面水准点,认真测量基准点和标高,实施定位放线,保护好控制点,有待核验。
(4)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并按要求进行复验,合格者方可投入使用。
2、现场准备(1)施工场地局部低洼位置,施工前应用素土回填并分层压实,确保机械正常行走,地下障碍物清除。
(2)施工用电通至现场和施工道路畅通工作;(3)如场地标高低于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则需回填土,回填土应压实,以确保成桩质量。
4、劳动力安排计划三套桩机,安排操作员9人;加料工6人;机动工1人;合计16人。
五、工期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5.1施工进度计划表5.1三才堂通道粉喷桩施工形象进度表5.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确保进场机械设备良好,施工人员素质优秀。
(2)考虑本工程位置的特殊性,计划安排三套机械设备,四班组施工。
(3)认真做好后勤工作,保证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施工队进行一定程度的奖惩措施。
(3)协调好与地方及各单位的关系,排除外来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干扰。
(4)填报每日进度报表,并与每日进度计划作对比,如实际进度跟不上计划,应通过调查,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组织合理的调度指挥网络,保证材料不脱节并做好短时间的停电准备工作。
六、粉喷桩施工主要方法6.1粉喷桩施工流程本工程采用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生产的PH —5型粉喷桩钻机,主要由成桩钻机、空压机、储气罐、深度传感器、自动电子计量记录仪、供料机、电控室七大系统组成。
图6.1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6.2粉喷桩施工工艺参数根据粉喷桩试桩试验,本工程粉喷桩施工用工艺参数为: 6.3测量定位根据规划红线及设计图纸要求,由技术员进行仔细地测量定位。
6.4桩机定位将桩机运至现场组装完毕,利用自身液压系统,移动桩机至桩位上方,使搅拌钻头对准桩位,并保持搅拌轴垂直。
转下一循环6.5钻进破土待钻机定位并调平后,启动电机,搅拌头边旋转边下沉,同时开动空压机、喷射压缩空气保持喷射口畅通,松动破碎土体,直至设计深度。
下沉的速度可根据土质的硬软分别使用快、慢档,必要时还可以冲水下沉。
6.6喷灰、搅拌、提升当钻头钻进下沉至设计深度时,启动粉体发送器,打开送灰阀将水泥粉喷射到土体中,再按照设计提升的速度(一般二档),边喷粉边搅拌提升,直至设计高度(桩顶标高上50cm)可停喷。
6.7复搅、成桩为了加强桩身及桩头、桩底搅拌的均匀性,提高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的用量及复搅的长度,在原位上进行重复搅拌下沉,使水泥和土体充分搅拌,直至将钻头提出地面为成桩结束,进行移位,进入下一个循环。
七、粉喷桩施工的质量保证7.1粉喷桩施工质量要求(1)进行定位放线,应控制轴线和桩位偏差,桩位平面偏差±2cm,桩身垂直度≤1%;(2)做好材料的验收,确保材料数量和质量,做好对水泥的防范技术措施;(3)喷粉应连续,不得虚喷,固化剂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为55kg/m;(4)对于人工填土上部若含水量较少可适当浇些水,确保桩身水泥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5)确保桩长和桩径(D=500mm),确保粉喷桩加固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
(6)搅拌桩质量检验。
在成桩后三天内用轻便触探器对桩身加固土体进行抽样,观察搅拌均匀度,同时以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其贯入10cm,N10≥30击,可停止贯入。
(7)在加固土龄期28天后,要求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加固土承载力,检验点数根据设计要求另定。
(8)基槽开挖后,应检验桩位、桩数及桩径质量,如不符合规定要求,应采取补救措施。
(9)要求全过程、全时段进行监理,按地质情况,了解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值,桩长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图纸会审纪要进行控制,若地质情况有较大变化时按电流值控制桩长。
做好每根桩的原始记录,每天必须由监理或建设单位代表签证。
7.2粉喷桩施工质量保障措施(1)进行测量定位时,严格使用经计量局校验过的各种压力表、计量表、经纬仪、水准仪,对测量定位放线时,做到水准点牢固,测量手续齐全。
(2)材料由总包方采购,严格把关每批材料的进场,提供材料复试报告及出厂合格证,运至现场的材料应做好保管工作,防止雨淋、风吹和硬结,失效水泥决不使用。
(3)每天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喷灰连续进行,在成桩过程中,若发生意外情况(如送灰管堵塞、停电等),应在12小时之内采取补喷措施,其复喷长度至停灰面下不得小于1.0米,否则重新补桩。
(4)喷粉机必须配备水泥计量装置,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及累计喷入量,应注意电脑显示器的显示,随时调整阀门、风压,保证送灰量的准确性及均匀性,从而保证每根桩每米的水泥用量达到60kg/m ,确保成桩质量。
(5)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喷灰时间及停灰时间,确保设计桩长。
每三天检查一次粉喷桩的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度,对使用的钻头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其磨损质量不得大于1cm。
(6)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复搅,高于桩顶0.5m停喷。
提升速度控制在0.8m/min,使水泥与土充分搅匀,确保桩身质量。
(7)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机械的垂直度,采用在机架上悬挂线锤,便于机械操作人员随时观察调整,确保桩身垂直度≤1%。
(8)每次罐内水泥加入量不得小于一根桩的水泥量加100Kg,喷射机内压力要保持稳定,压力要足够,送粉时应控制并调整好空气压力,一般控制0.6-0.8Mpa。
(9)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并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对不合格的桩应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补桩或补强等措施。
(10)施工机械将配备电子计量器、深度计量、用电计量设备,再配备一个储气罐,确保均匀送气,做到信息化施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11)施工桩径500mm,钻头最小直径不小于490mm,沉桩深度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电流控制,每天施工原始记录要整理,并经监理单位校核签证,电脑打印记录每天要张贴整理。
(12)粉喷桩施工时,严格按照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十一章有关规定执行。
八、冬雨季施工措施8.1雨季施工措施(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通报大风暴雨信息,并提早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下雨不得无遮挡地进行施工,防止因漏雨造成施工用电故障。
(3)加强施工用电管理,正确使用安全“三宝”,经常检查线路,开关及触保器,所有电线、电缆均应架空。
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备要加锁,并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4)做好整个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挖、砌筑好排水沟,设专人负责,随时随地及时疏浚,确保现场排水畅通。
(5)所有机台上均应搭设统一的防雨蓬,以防电机、电箱受潮发生意外。
(6)狂风暴雨应立即停止施工,待风雨过后再恢复正常生产,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8.2冬季施工措施(1)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通报大风降雪冰冻信息,并提早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下雪及刮风天气不得进行施工,防止因潮湿线路短路造成施工故障。
(3)每次降雪及大风天气过后,应及时检查机器线路,确保施工机械及用电正常。
九、安全措施9.1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措施临时用电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颁标准和当地供电局的有关安全运行规程,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混凝土搅拌站和电动设备集中使用的场所,应由技术人员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低压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铝线,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杆、脚手架上。
电缆线沿地面敷设时,不得采用老化脱皮的电缆线,中间接头应牢固可靠保持绝缘强度;过路处要穿管保护,电源端设漏电保护装置。
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
使用自备电源或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门设备作保护接地。
移动式发电机供电的用电设备,其金属外壳或底座,应与发电机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手持电动工具和单机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各种型号的电动设备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接地或接零。
传动部位按设计要求安装防护装置。
维修、组装和拆卸电动设备时,应断电挂牌,专人防护,防止其他人私接电动开关发生伤亡事故。
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一闸多用”。
现场的配电箱应坚固、完整、严密,应有门、有锁、有防雨装置,同一配电箱超过3个开关时,应设总开关,熔丝及热元件,必须按技术规定严格选用,禁止用丝、铝丝、铜丝等非专用熔丝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