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版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全册)

山东大学版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全册)

山东大学版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岗镇祝陈小学1.黄河胜景2017.2.13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诗画览胜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自学并借助书上译文,大体理解古诗《浪淘沙九首》(其一)的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浪淘沙九首》(其一)。

3.通过看图、朗读等使学生感受到黄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积累一些名诗名句。

二、教学重点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

四、教学过程(一)看图片,走近黄河。

1.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

2.谁能谈一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

3.欣赏黄河的图片,谈自己的感觉。

(二)学习古诗《黄河胜景》。

1.理解诗题,学生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2.介绍诗人。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三)看课件,读通读顺。

(四)看译文,明诗意。

1.自读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简单介绍重点词语的含义: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

4.品读,深化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5.同位互相检查,指名当众背诵。

(五)温馨点击介绍黄河的相关资料,黄河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四亿吨左右,所以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

弯道多,泥沙多是万里黄河的一大特点。

(六)活动广角出示两幅黄河的图片,让学生分别说出是黄河上哪两个有名的风景名胜?(七)成长袋能够背诵下来的在成长袋里画上一颗博士星吧,能够说出风景名胜的再画一颗星。

五、板书设计1. 黄河胜景万里黄河带着泥沙,来自天涯。

浪淘沙白居易,九曲浪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大部分能通过看图朗读,自学并借助书上译文,大体理解古诗的诗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到黄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2.黄河号子2017.2.20一、教学目标1.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结合课文把它读懂,熟读成诵。

2.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感受文化名人的魅力。

3.通过欣赏、想象,体会黄河号子质朴智慧雄厚开阔的民族风格二、教学重点熟读成诵,体会黄河号子民族风格。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线路。

一条条船只或者筏子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穿梭。

黄河古道到处是暗滩激流,只有勇敢机智,经验丰富的船工才能娴熟的驾驭船只在河里通行。

船工们喊着号子,与波涛搏斗,与命运搏斗,与死神搏斗。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首船工号子。

板书:黄河号子(二)诗画览胜1.自读《黄河船工号子(一)》和《黄河船工号子(二)》2.分组讨论,交流对这两首号子的理解。

3.认识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

4.领读,范读,自由读。

5.看视频,体验船工们喊着号子,在黄河的波涛中穿梭的气势。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战天对地的英雄气概。

6.说说对黄河船工的印象。

(三)温馨点击1.请同学们再次大声背诵号子一二。

2.自读温馨点击,说一说你对船工号子的感受和理解。

(质朴智慧雄厚开阔丰富多彩)(四)活动广角1.黄河船工是从来不行“哑巴船”的。

从劳动开始到结束,号子伴随始终。

号子有好多种呢!你能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2.今天黄河上建起了一座座大桥,你知道哪几座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五)课堂评价成长袋画上一颗星星。

(六)作业设计未来的黄河大桥。

五、板书设计2. 黄河号子质朴智慧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雄厚东营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开阔……丰富多彩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多数学生已经了解了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感受文化名人的魅力。

通过欣赏、想象,体会了黄河号子质朴智慧雄厚开阔的民族风格。

3. 黄河精神2017.2.27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结合译文。

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了解“龙门”的传说;大禹治水3.了解黄河精神。

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4.背诵。

二、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精神。

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

了解黄河精神。

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2.师范读《公元渡河》唐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而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3.生试读。

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

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了解“龙门”的传说;A 找学生读一读B找学生谈谈龙门传说其实,这一传说表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7.活动广角现在,他们又在三门峡出口处建起了以防洪,方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的一项举世无双的工程。

你知道这是什么工程吗?8.学生读——背9.课堂总结:谈收获是什么?五、板书设计3. 黄河精神唐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而啼不窥家。

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六、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熟读课文,并能结合译文。

理解诗句内容。

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了解“龙门”的传说,自读自悟,了解黄河精神。

增加了对母亲河的认识。

课后还要要求学生背诵。

4.黄河颂歌2017.3.6一、教学目标1. 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2. 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3. 积累黄河文化;4. 熟读成诵二、教学重点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

三、教学难点积累黄河文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

2.自读P61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

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

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5.再读诗句——背诵。

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7.当堂检测: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

8.作业:搜集有关母亲河的更多资料,开一次“我爱黄河”的主题班队会。

五、板书设计4.黄河颂歌保护母亲河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与孩子一起欣赏了五句黄河赞美诗,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了解了其作者、朝代;积累黄河文化,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个别学生还不能熟读背诵。

5. 五岳独尊----泰山1.泰山美景2017.3.13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内容,让同学们走近泰山,了解泰山。

使同学们从小了解山东,热爱山东,将来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2. 正确理解泰山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让同学们走近泰山,了解泰山。

三、教学难点使同学们从小了解山东,热爱山东,将来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

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

4.再读诗句——背诵。

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

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

7.检查背诵情况。

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五、板书设计5. 五岳独尊----泰山杜甫《望岳》《泰山石》。

一山一水一圣人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正确理解泰山的文化内涵。

让同学们走近泰山,了解泰山。

使同学们从小了解山东,热爱山东,将来投身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6. 五岳独尊----泰山日出2017.3.20一、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三、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1.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欣赏。

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

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有图片的展示图片。

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5.检查背诵。

6.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说说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有观看过日出的同学讲一讲日出的奇观。

7.作业:继续搜集有关泰山文化的资料,与大家交流。

五、板书设计6. 五岳独尊----泰山日出《登泰山日观峰》《登泰山记》,教学反思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7. 五岳独尊----登山抒怀2017.3.27一、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

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

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

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

二、教学重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三、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欣赏、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之美。

四、教学过程1.询问资料的搜集情况,导入新课。

2.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

3.交流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文章,必要的要简单介绍一下内容帮助理解。

4.交流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了解泰山石刻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的文化特点。

5.深化拓展: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集体交流,要充分说说理由。

6.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五、板书设计7.五岳独尊----登山抒怀登泰山教学反思本节课大部分学生能熟读《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