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8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特征。

结果≥65岁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浸润性导管癌率、孕激动素受体(PR)阳性率、临床分期Ⅰ期率均低于0.05)。

结论0.05)。

3 讨论
近年来,受女性生存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等多因素影响,乳腺癌人群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

乳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36~50岁,51~60岁居其次,最低年龄段为≥65岁,与报道中亚洲高发年龄符合。

研究示,病理类型是重要的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有文献指出,浸润性导管癌为最常见乳腺癌类型,本次研究中共61例,占76.3%,与文献报道的75%~84%一致。

浸润性导管癌在≥65岁患者中发病率低于<65岁患者,但小叶癌在此年龄段发病率却成高于<65岁患者显示,相较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有相对理想的预后[2,3]。

就病理特征而言,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差,侵袭性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浸润性癌为主,且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有研究示,其原发肿瘤直径也呈较大显示,pTNM分期较晚,HER-2呈高表达,是对预后造成独立影响的因素。

我国老年乳腺癌的原发病灶明显大于年轻患者,但有较低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表明老年乳腺癌有较好的生物学行为。

有报道示,老年患者患小叶癌、小管癌及粘液癌的比例高于年轻患者,从组织学上分析,有更理想的预后[4-6]。

大量报道指出,年轻乳腺癌患者以肿瘤体积大、分期晚为主要表现,而老年患者与之相反[7,8]。

本次选取的病例,肿瘤T4期在≥65岁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表明相较其他年龄段,原发灶呈更大显示。

TNM分期中,Ⅰ期在≥65岁患者中均居较低水平,Ⅳ期居较高水平,与部分文献报道不同,可能与我国妇女未彻底接受健康普查,特别是老年群体,乳腺健康常识缺乏,无法较好的对乳房自我检查,有乳房肿物出院时,也较少到院就诊相关,促使确诊时,病灶较大,临床分期较晚,严重者甚至已远处转移[4,5]。

HER-2指标及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指标表达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期分型的基础,也可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有研究示,青年患者HER-2有较高的阳性率,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有较低的阳性率[9,10],
提示老年乳腺癌患者相较中青年患者,有更好的生物学行为。

综上所述,<65岁乳腺癌患者病情发现早,原发灶呈較小显示,但生物学行为较差,HER-2有较高阳性率;而≥65岁乳腺癌患者HER-2阳性率低,病理类型较好,但确诊时分期较晚,原发灶呈较大显示。

参考文献
[1] 穆兰,肖盟,刘伟色,等. 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天津医药,2016,44(2):205-209.
[2] 牟辉. 基于年龄分段的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差异比较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54-155.
[3] 高国璇,于大鹏,张虹,等. 青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1):122-125.
[4] 姜胜文. 大稼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管理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351-4352.
[5] 曹春,韩良军. 硝普钠抢救急性左心衰竭60例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352-4353.
[6] 李梅芳,何建蓉,沈坤炜,等.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0,4(5):39-43.
[7] 谢晓娟,汪旭,佟仲生.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山东医药,2015(34):32-33.
[8] 关会娟.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中外医疗,2013,32(34):46.
[9] 李金平,刘奇伦,吴立刚. 不同年龄段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7):590-592.
[10] 周灿,王珂,何建军,等. 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1):133-13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