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尿素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氢氧化钙可以鉴别出尿素和碳酸氢铵,不符合题意;B、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而氯化钾和硝酸钡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硝酸钡可以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铵,不符合题意;C、硝酸银和氯化铵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硝酸银和硝酸铵不能反应,所以硝酸银可以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硫酸钾、硝酸钾均不能反应,所以氯化钠不能鉴别出硫酸钾和硝酸钾,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鉴别两种物质一定要利用两者的不同点,加入试剂后出现不同现象,方能达到目的。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纯碱 NaOH B.酒精 C2H5OHC.生石灰 Ca(OH)2D.小苏打 Na2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纯碱是Na2CO3,错误,B、酒精 C2H5OH,正确,C、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错误,D、小苏打是NaHCO3,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3.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丙烯酸(C3H4O2)是有机分子化合物,但不是高分子;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4=8: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4.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 正确;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天然纤维,是有机物,故B错误;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D、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5.善于疏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乙醇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可制作动物标本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可以制成薄膜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向四周飞溅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引起C 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过量碘会引起甲状腺胂大缺铁生长迟缓处理废弃塑料焚烧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加热食品干燥剂可用生石灰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可作燃料,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来浸泡动物标本,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可以制作薄膜,所以正确.B.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地沿着器壁倒入水中,并及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所以选项错误.C、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错误.D、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电木具有热固性,不可热修复,所以错误.故选A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塑料及其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活经验、食品安全、燃烧和灭火、营养保健、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能源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的重要热点.6.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属于可回收物的是: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故选D考点:垃圾的分类回收7.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
已知反应原理:CH3OH+10HCl+2Na2CrO4==2CrCl3+4NaCl+X+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铬酸钠属于盐,由离子构成B.X的组成元素质量之比为3:8C.反应中未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CH3OH属于有机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铬酸钠(Na2CrO4)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反应前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1;H-14;O-9;Cl-10;Cr-2;Na -4。
反应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0;H-14;O-7;Cl-10;Cr-2;Na -4。
相差了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其组成元素的碳、氧质量比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为:12:162=3:8C、Na2CrO4 反应后生成了CrCl3,Cr的化合价由+6价降到了+3价,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CH3OH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8.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9.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酸奶中所含的脂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该酸奶一共可以给人类提供60毫克的钠C.钠在酸奶中以原子的形式存在D.该酸奶一定可以给人类提供维生素C【答案】A【解析】A、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脂肪是含碳的化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根据营养成分表无法判断该酸奶一共可以给人类提供钠的量,故错误;C、钠在酸奶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强调存在形式,指钠元素,故错误;D、根据营养成分表无法判断该酸奶是否可以给人类提供维生素C,故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A.合金为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造成的污染,故B说法错误;C. 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故C说法错误;D. 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故D说法正确。
11.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2.化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状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铵可用作复合肥B.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施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至少含两种的化学肥料,硝酸铵只有营养元素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错误;B、塑料制品丢弃以后产生造成表白色污染.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正确;C、在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正确;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能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酸,可能导致酸雨,正确。
故选A13.“毒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加工方法安全的是A.用工业盐(含NaNO2)来做食品添加剂B.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C.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低成本白酒D.用小苏打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食用亚硝酸钠(NaNO2)有毒,会对身体有害,故不可以用工业盐(含NaNO2)来做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B、塑料难于降解,也不能被细菌分解,在人体中不容易消化,所以不能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故B错误;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所以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白酒,故C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样碳酸氢钠也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焙制糕点疏松多孔,故D正确.故选D.14.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是属于无机化合物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答案】B【解析】A、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错误;B、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一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45个原子,正确;C、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12:22:11,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