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公开课版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等高线弯曲时,凸出
部分指向低处.
部分指向高处.
鞍鞍部部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陡崖
自学指导三:
阅读教材25页图1.37,小组
讨论:思考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 有什么特征。学会用等高线来判 断地形部位。(5分钟)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
山顶 山脊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的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之差。
海拔和相对高度
500 1000
1500
水平距离
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源自珠穆朗玛峰8844 米
海平面
155米
艾丁湖
4、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新疆艾
丁湖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多少米?
自学指导二:
朗读教材25页第一段---第
二段内容和图1.36,
1、理解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地 形图的绘制方法
2、学会判断坡度陡缓的方法。
拓展:朗读26页第一段,了解等 深线。
山谷
山脊
山顶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洼地
山顶
山顶
洼地
200 300 100
3002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 等高线呈闭合曲 线,数值从中心向 线,数值从中心向 四周逐渐降低. 四周逐渐升高.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学会阅读和使用等高线地形图。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区别出山顶、 山脊、山谷、陡崖等山体的不同部位。
自学指导一:
朗读教材24页第一段---
第二段内容,了解海拔、相对 高度的定义,学会估算海拔和 相对高度。(3分钟)
自学检测一:
B_山__顶_ D_山_脊__ F_山_谷__
100
D
F
100
200
A 300C
200
300 B
E
A_山__顶_ C_鞍_部__ E_陡__崖_
B_山__顶_ D_山_脊__ F_山_谷__
F
E
1、C点的海拔是 220米,D点的海拔是 240 米。 2、B、D的相对高度是 20 米。 3、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F点爬到A点容 易还是从E点爬到A点容易。为什么?
F到A容易,因为F到A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完成基础训练20页预习尝 试1、 2、 3题。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 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思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某兴趣小组从山脚到山顶对泰山进行了 实地测量,结果高度不足1400米,这到底是 怎么回事?
自学检测二:
等高线:以海平面为起点,测量出地面上各
地点的海拔,然后把它填注在地图 上,最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 成线,这条线就叫做等高线。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
的海拔高度_相____等__
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
的高差)_相__等__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密__集___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稀__疏___
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观
山顶B
察 与 思 考
缓坡
山顶A 鞍部
陡坡
山脚C
山脚D
结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数值从中间 弯曲向低
向四周逐渐 降低
处突出
山谷
等高线的 弯曲向高 处突出
鞍部 陡崖
两个山顶 等高线重 之间低地 合的地方 (点) (线)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200
300 400
A
B
400300 200
C
200300 400
D
E
100
D
F
100
200
A 300C
200
300 B
E
A_山__顶_ C_鞍_部__ E_陡__崖_
8999米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25页图1.36及25页第一、 二段,26页第一段。思考:1、等高线、等深线 的定义。2、等高线分布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 系。 (5分钟)
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