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综合资料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综合资料
在此修一座水库,则坝址应选( C ) A、1-2 B、1-3 C、2-3 D、2-4
300
400
200
100
1
600
N
500
3 4
2
友情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D
C 10<H<12
D 11<H<12
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疏密程度反映坡度缓陡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等深线
-300m -200m-100m 0m
是 B。
A
B
C
D
0 2千 米 1: 100000 0 5千 米 1: 500000
2km
1km
5km
5km
试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它也可看成是 一个地形区。你发现了什么?
2、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A B
600 500 400 300 200
A B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200
200
100
100
特殊地貌一:新月形沙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B
A 东北
N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826
Q
P
824 822
0
30m
2.3该、类Q点地对形P在点我的风国相向对可高能度广(泛H分)最布大的可地以区达是到(C米)
A A东北8<地H区<12 B 东南地区 C B西北8<地H区<10 D 西南地区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综合资料
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1)同线等值 (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
外)
(3)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学习目标 :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2. 理解常见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重、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种地形的判读 2. 常见地形图的应用
250
200
150
100 50
低
鞍部 山谷:集水线
山脊: 分水线
练习1:①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②并用箭头表示其流向。
山
300
200
100
A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D
要领4: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1、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山顶
山谷 陡坡 缓坡
鞍部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300 200 100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300 200 100
等高线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步骤1:确定剖线
步骤2:确定比例尺
步骤3:定基点
.. . . . . . . .. . . . . . . ...
步骤4:画垂线
. .. . . . .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 . . . . . . . . . . .
学习小结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绘制 2、地形图解读
三、地形的剖面图
海拔、相对高度
坡度的识别 地形的识别 陡崖的高差 三定二画
课堂练习
1、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
300 200 100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地面某点到另 一点的垂直距 离为相对高度
1500米
1000米
乙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 即海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二、等高线的绘制
山
400 300 200 100
等高面
等高距:相邻两条 等高线的高度差
等高线:海拔高度 相同的点的连线
陡崖的高度
如右图:
顶部A:500 ≤ HA <600
A
底部B: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B
d (n-1) ≤H< d (n+1)
(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
2、地形图的解读
要领3: 鞍部呈 8 字型, 陡崖等高线 重合。
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 多条等高线重叠
线之间的区域
在一起处
2、地形图的解读(地形的识别)
E
D
C
300A
250
G
250 B
200 F
150 100
50
问题: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地形的识别
山顶
低
山谷 C
陡崖
E
D
300 G
B高
250
A
100 200 300
B
300 200 100
C
100 200 300
D
2、图中四条河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c)
300
400
200
b 100
600
N
500
c d
a
3、图中A为 盆地 地形区,理由是 从等高线的 数值来看,四周高,中间低 。
300
400
200
100
600
山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特别提醒:“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坡度: AB > AC
判断坡度陡缓
练习1、下面四幅图中的比例尺和等高线间隔相等,坡度最陡的应
是 D。
200 220
200 240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20米
40米
60米
80米
判断坡度陡缓
练习2 :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
内的高度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小于小的”
◆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
内的高度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大于大的”
如图中: 100 <A < 150
0 < B < 50
练习
读等高线示意图,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C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示坡线: 示意坡度 降低的方
向
要领1: 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中 高 外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等高线向高 处凸出,中 间低于两侧
等高线凸向低
处,中间高于
200 100
300 200
两侧
100
要领2:
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