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

高三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C. 盆地、谷地不易散热,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盆地
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教学ppt
30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该岛最高与最低点气 温差最大不超过 ℃
• (2)试分析A、B两地降水 的差异及原因。
• (3)在下框中绘制甲乙两 地的地形剖面图。
• (4)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 特征。
山谷 陡坡 缓坡
鞍部
山顶
山脊
认识常见等高线图的类型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地处, 中间高于两侧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012高考地理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第十九讲
《等高线地形图 和剖面图》
知识初探
一、高度的计算法 二、等高线地形图 三、地形的剖面图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500米
海平面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选择填空)
• (2)图13中河流M的
(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
• (3)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
析评价。
①选“点”:要根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海拔及
周围的环境等。如选择气象观测站,就要选择地势适
中、地面较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
障的地点。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成航道淤积。疗养院应
建在地势坡度轻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教学ppt
34
• (1)图14中,正确反映图13中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
(内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
常形成冲积扇。
教学ppt
3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 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教学ppt
33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
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分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1、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教学ppt
等高线
6
1、等高线的绘制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看一看: 说出地形名称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C、陡崖的高差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300A
250

250 B
200 F
150 100
50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300A
C 250
200
陡崖
150
100
50
B高
250


山脊 山顶
山谷

300A
C 250
200
100
300
山谷
山脊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
山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300
200
100

脊 100 200 300 B
山谷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峰
盆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教学ppt
31
(2)与水系、水文结合:
A.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
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
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
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
出方向相反。
B.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
河谷,河流流速快,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流
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
A B
如右图: 顶部A:500 ≤ HA <600 底部B: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Ⅹ (n-1) ≤H< Ⅹ (n+1)
A B
等高线地形图中基本地形类型的判读:
•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 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 丘陵、山地或盆地;
•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 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 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 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 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 形为丘陵,注记在1000米以上的地形为高原。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 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教学ppt
29
四、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应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坡度陡缓、山脉走向、阴坡、阳坡等特征,综 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B0..6分℃析/1气0候0m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 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
B
250
200 F
150
100
50 低
D 山谷


300A
C 250

B
250
200 F
150
100
鞍部
50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脊
山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2、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穿越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300
100
200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A )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
二、等高线地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