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论文
3. 我院毕业生在素质能力培养上应加强以下方面的锻炼和培养方面
请在表格中打√,或填数字。5为最需要,4为较需要,3为一般,2为较不需要, 1为不需要
能力差异
5
4
3
2
1
社会交往和沟通能 力 组织管理能力
√ √
学习能力 口头与文字表达能 力 创新创业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 职业奉献精神
√ √
√ √ √
团队协作精神
国贸 1242 班 娄丁山 1220702204
国贸 1241 班 王龙雨 1220702109
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大学生素质不外乎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走 向社会应具备的能力。我们都知道,管理者的工作质量是由他们所管理的人的工 作质量来决定的,并且,企业的整个运作过程,除了一些核心技术之外,是没有 多少秘密的,可以说企业是透明的,然而,一个企业能够成功,在市场上占据一 席而立于不败之地,这关键在于对方法、措施的选择、运用、实施,而这关键也 是人,可见,人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他对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起着 相当大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群体,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 自身所有的就业能力素质,正是企业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之一。
有裨益。 2.重点培养核心竞争力。社会尤其是企业在用人时需要有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企 业一般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并不严格要求。有些企业招聘人才的第一关是笔试主 要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试题中没有任何关于计算机知识的内容,而是看重应 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潜能,是不是一块可造之材。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你有兴趣 和潜力,单位就会给你机会。人力资源部门都有明确的人才素质模式,它包括三 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经验,三是能力。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商务知识等; 经验包括本专业领域的实际经验、领导经验等;能力则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推 动能力,二是专注能力,三是影响能力,四是实干能力。 3.加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学生创新意 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教会学生如何创 新是最重要的职责,统领“传道、授业、解惑”的全过程。第二,要改变过去整 齐划一的弊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 立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要从创造型人才素质结构出发,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加厚加宽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要改革传统的考试命题和考试 方法,引导学生增强思想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加强科研与教学之 间的结合。用科研成果指导和推进课程改革,使之在科学实践中增长知识,提高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创新型人才还必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素质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 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4.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 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 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 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 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 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大学毕业生 都在为就业四处奔波,使出十八般武艺,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 114 个城市劳动力
市场供求状况调查显示,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 22%。 2011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391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75 万人,增幅达 22%;201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495 万,比 2011 年增加 82 万,同比增 幅达 19.9%。而 2011 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 2010 年实际接收安排的 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 22%。 种种数据表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 的严峻性在不断攀升,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无疑又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校风、教风、学风不严谨
√
5.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我院毕业生的优势是一下方面
请在表格中打√,或填数字。5为最明显,4为较明显,3为一般,2为较不明显, 1为不明显
院校差异
5
4
3
2
1
基础理论知识
√
专业知识
√
通识知识 英语水平 计算机水平 动手能力 适应能力 发展后劲 综合素质
√ √ √ √
√ √ √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教风与学风对学生的影响,对于选择用人是考虑的方面 由能力转变为人的品德问题,可见,如今道德已经成为第一考虑因素,在相同水 平的毕业生的选择上,注重于对于品德的选择,而其他方面则与之前一样,那些 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平。
2. 您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最欠缺的知识
三.结论与反思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措施:
1.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注重品德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 想道德素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任务。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 上影响着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挥的程度和服务指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 育方式并不局限于理论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教育内容和形式涉及学校工作的方 方面面,比较直接相关的有学生成绩管理行为管理的各项制度及管理水平,政治 思想教育、德育课、礼仪教育、各种文体活动、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 业教育中到企业进行的各种实训、实习等,这些方式对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都大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对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性排序
(注意:5 为最重要,4 为较重要,3 为一般,2 为不重要,1 为最不重要)
5
4
3
2
1
课程体系(课程安排)
√
师资力量
√
教学方式方法
√
实训实践
√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
教风学风
√
据调查,如图所示,认为在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要的是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 方式方法,实训实践,第二课堂,而对于教风学风则认为是最为重要,由此可见,
6.与其他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我院毕业生不足方面
请在表格中打√,或填数字。5 为最明显,4 为较明显,3 为一般,2 为较不明显,
1 为不明显
院校差异 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 通识知识 英语水平 计算机水平 动手能力 适应能力 发展后劲 综合素质
5
4
3
2
1
√
√
√
√ √ √ √ √ √
由以上 4,5,6 点的调查统计与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教学方式 与方法,可见综合学习与社交能力在很大一部分上决定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 择,而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与改 变,而我校毕业生在其他各种各样的能力与其他院校对比时都处于一般,这个状 况说明本校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非创新与有效,但也不是完全形式化,在一方面 上这可能是由于学校本身的教育方式与方法老套,也可能是学生学习环境与其他 其本身因素有关,才导致了这般中庸水平的出现,无非是内外结合的情况的表现, 反映出本校教育理念与方法还需要进行分析与改善,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 习态度也需要很大程度的更进与培养,才能达到内外结合的目的,综合全面的提 高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的优势。
请在表格中打√,或填数字。5为最大,4为较大,3为一般,2为较小,1为最
小
知识差异 基础理论
5
4
3
2
1
√
管理知识
√
行业背景知识
√
相关法律知识
√
外语
√
通识知识
√
计算机知识
√
据分析,如今企业对大学生的欠缺的知识比较多,例如基础理论,管理知识,行 业背景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外语,通识知识,计算机知识都觉得欠缺程度为一 般,没有很严重,也没有很充足,由此可见,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与社会竞争中, 对知识的欠缺的问题并不关注,导致现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略了专业知识与 课外知识的学习与探讨。所以大学生平时在业余时间不仅仅要在学科基础上下功 夫,有课余时间应该多看看课外知识,了解有关行业背景的知识与内容,全面提 高自己的知识存储量。
关键词:培养环境 毕业生 优势 综合素质 工作态度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大学生素质不外乎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各种走向 社会应具备的能力。首先,文化素质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已经具备的最基 本的素质。其次,道德素质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代的大学生虽 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走近我们的校园可以看到我们的大学生素质并不是想象 中那么高的,食堂窗口拥挤不堪,剩菜剩饭一大片;宿舍物品失窃,发卡捡到不 交更是比比皆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也却有存在;甚至会发现有些大学生的素质 不如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清楚的认识自己,正视自己 你不比别人强多少,现在大学生很多见,不是什么稀罕物。对于公司来说更希望 招到能够俯下身踏实工作的,富有团队意识的人。再次,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 素质是从业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都会进行体检,而心理素 质则是一个人承受压力所必须的基本能力。最后,大学生走向社会要有强大的适 应能力,耐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创新力,以及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具 有开拓精神的人。
√
诚实守信品质
√
独立工作能力
√
4.我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需要改进方面
请在表格中打√,或填数字。5为最需要,4为较需要,3为一般,2为较不需要, 1为不需要
培养方法差异
5
4
3
2
1
产学合作培养不足
√
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脱
√
节
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
培养方式方法单一